经胸超声结合左心声学造影诊断左心房巨大黏液瘤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2021-10-29 01:48柴思敏冯德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孔型房间隔囊性

柴思敏,冯德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通信作者 冯德喜 fengdexifengzhuo@126.com

1 病例简介

女,47岁,主诉:间断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伴活动后气促20 d。体格检查:桶状胸,心界稍大,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示:左心房占位(图1A)、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图1B)、左心房、右心增大、肺动脉压力增高、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左心声学造影检查考虑黏液瘤(图1C)。患者于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行左心房肿物切除术及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见心脏以左、右心房增大为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大小约1.0 cm×0.9 cm;肿物位于左心房内,边缘清楚,大小约8.0 cm×5.0 cm,其内可见多发囊性分隔,分隔内可见血性液体,肿物蒂位于房间隔缺损上缘左心房面;中等量淡黄色心包积液。病理:大体标本为一浅分叶实质性团块,呈半透明胶冻状,黄色,间有陈旧性出血区域,质脆,易破碎脱落,包膜菲薄,未见坏死及囊腔(图1D)。病理诊断:黏液瘤(心房肿物,大小8.5 cm×8.0 cm×5.0 cm)。术后顺利康复,半年后随访,患者无黏液瘤复发,彩色多普勒示房间隔水平未见分流信号。

图1 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巨大混合回声肿物(箭头),大小约7.7 cm×5.5 cm,附着点不清,其内可见多发囊性无回声区,舒张期肿物部分堵塞二尖瓣口(A);胸骨旁四腔心切面示房间隔中下部回声中断,宽约0.9 cm,彩色多普勒可见一束双向水平分流信号被左心房内肿物阻挡后,一分为二绕行于肿物(箭,B);经左侧肘静脉注射2.5 ml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后观察,肿物借一细蒂附着于房间隔中部,其内仅可见稀疏造影剂填充(箭,C);病理镜下见间质黏液样变性(箭),及成簇的间质细胞弥漫分布(箭头),无核分裂象(HE,×100,D)

2 讨论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多数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脏肿瘤的发病率极低,其在尸检中的发病率仅为0.001%~0.28%[1],其中原发性心脏肿瘤更为罕见。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一种成人原发性心脏肿瘤,目前学术界一致更倾向于黏液瘤细胞起源于原始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瘤体多数发生于卵圆窝处,呈有蒂息肉状凸入心腔,少数无蒂而广基,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超声显示其内部回声强度随黏液成分的比例高低及分布而不同,内部多为实性且回声均匀一致[2],以囊性形式出现的黏液瘤很少见[3]。本例为左心房巨大黏液瘤(部分囊性变)合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较为罕见。

患者以咳嗽、气促等肺动脉压力增高为临床表现,TTE可见房间隔中下部缺损,使得房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增加,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三尖瓣关闭不全。但同时左心房内巨大黏液瘤,因蒂的连接,可对房间隔缺损起一定的封堵作用,以减少房水平分流量,从而减轻肺动脉压力。但部分囊性变的瘤体越长越大,可随心动周期往返于二尖瓣口与左心房腔,且于舒张期堵塞二尖瓣口,阻碍左心房血液进入左心室,形成类二尖瓣狭窄,导致充盈时间缩短,左心房增大,彩色多普勒清晰显示受肿物遮挡一分为二的房水平分流信号。

TTE无创且便捷,但因声窗小易受肺内气体遮挡,该患者为桶状胸,透声条件差,加之肿物蒂较细短且近缺损房间隔上部,单纯TTE无法清晰分辨该肿物是否有蒂与房间隔相连,也无法准确判断其与周围心肌的关系,加之内部回声不均,部分囊性变,肿物性质和手术方式无法确定。因肿物若为黏液瘤,虽然为原发性良性肿瘤,但其瘤蒂及周围结构新生血管的存在可导致肿瘤复发[4]。超声造影的优势在于可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部位及对周围组织浸润情况,还可以显示肿瘤血供是否丰富。恶性肿瘤因其内部新生血管丰富,造影剂明显填充,表现为高血供。本例为低灌注乏血供,边缘光整,并可见一细短蒂附着于房间隔中部,临近缺损部位。结合病史、二维超声特征及声学造影综合考虑该肿物为良性肿瘤,更符合黏液瘤。诊断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一致。

总之,TTE结合左心声学造影,在该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详尽的信息,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猜你喜欢
孔型房间隔囊性
Φ18mm热轧带肋钢筋三切分孔型优化及装备改进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微张力定(减)径机厚壁孔型优化
四种方法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比较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全浮芯棒二辊孔型中轧管金属变形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