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大学生流行语分析*

2021-12-06 07:47李向群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模因流行语语言

李向群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交流工具,而且还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环境中大学生的流行语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大学生的流行语具体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被大学生广泛应用的一种口语与话语形式,大学生流行语包含了高频词、短语、特定的词句模式等。当代大学生流行语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多元文化思想,而且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动态以及人生观等。[1]可见,基于模因论的大学生流行语分析不仅对于我国当代汉语流行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模因论概念解析

模因最早在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了meme这个词汇,在本书中其主要含义是指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繁衍与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相类似的一种物质。[2]我国语言学领域的何自然教授则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将理查德·道金斯所提出的meme汉译为“模因”。在语言学范畴内,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语言、话语的传播以及衍化的规律,部分语言学者提出了语言模因论,认为语言的传播与衍化类似于生物的基因现象,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因是通过遗传而进行繁衍的,基于模因论下的语言是通过模仿传播而实现衍化的。同时,何自然教授还提出了“凡是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模因现象,语言在人类的交流过程中会得到不断的复制以及传播,所以也存在语言模因现象”。[3]语言模因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发展,是依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语言使用者在生活过程中对于语言的不断模仿、复制以及传播才使得语言模因得到稳定的发展,而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同时也对于模因的成功标准做出了详细的描述,为模因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概括而言,成功模因的三个标准分别是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人类生存环境中任何一种事物在发生竞争,事物进行对比时,只有依靠自身的保真度、多产性以及长寿性才能更好的彰显自身的优势,在对比中获得胜利并且得以长远发展。模因论除了这三个标准以外,模因的成功复制与传播还需要经历不同的生命周期,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同化。成功模因的发展必须能够借助自身的优势不断的去感染新的个体,才能更好的吸引注意,逐步渗透到新个体中。[4]所以,模因还必须要具备可注意性、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这样才能实现模因的成功与发展;二是记忆。模因在个体在能够长时间保存,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影响,进而实现全面的传播,对于周围的新个体影响才会逐步增强;三是表达。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模因必须要够将其优势充分的释放出来,才能更好的被新的个体所认可、接受与感知,而实现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语言的交流;四是传播。模因是需要自上而下的传播的,而在模因的生命周期中,传播是模因生存的重要媒介,是模因延续上下贯通的桥梁,对于模因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模因论下的大学生流行语特点与表现形式

基于模因论下的语言模因我们细分为词、字、句、段以及篇等的不同体现。所以,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与表现形式也需要通过这几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流行语复制与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且流行语也是大学生一种交流的重要话语方式。所以,大学生流行语不仅具备流行语的主要语言简洁、传播速度快、范围较广以及社会影响力较高等特点之外,还被大学生特殊的角色定位赋予了新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学生整体文化素养与知识水平较高,同时思维较为活跃,所以大学生流行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与知识内涵;二是学生流行语产生与盛行的目的主要是大学生为了缓解自身学习压力,营造较为轻松且活跃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所以大学生的流行语更加具有幽默的特点,这不仅对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还丰富了高校的校园文化。所以,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不仅可以真实且直观的反映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与状态,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通过对于大学生流行语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状态,无论是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对于我国汉语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与重要的意义。[5]

(二)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的表现形式

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的表现形式研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首先,词的复制与传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变化,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与高效,使得以词汇出现的模因现象在高校校园中广泛传播。如,在汉语中“郁闷”一词往往是表达自身内心的烦闷。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郁闷”以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大学生往往会在生活、学习交流过程中会在表达时脱口而出,并且还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同时,高校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个性鲜明,往往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更加喜欢标新立异,所以他们往往会为传统的汉语词汇赋予的新的内涵,并且会得到广泛的复制与传播,而且基于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与更加强烈的创造欲。所以,词的创造、复制与传播成为了大学生流行语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次,句的复制与传播。大学生在经过系统与全面的中学教育后,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与内涵,而且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更加丰富、精力更加充沛,这使得他们往往更加愿意运用简洁明了的句子来完成自身意愿、情感的表达。而句子的表现往往会以祈使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形式进行表达。这些句式的表达既可以有效的反映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以及思想动态,也可以反映大学生快言快语、思维活跃、果敢直率的特点。而且句式流行语表现形式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与应用,成为了目前大学生流行语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最后,篇的复制与传播。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后掌握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所以,在实际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创新思维,将诗词歌赋原有的内容进行创新与替换,进而形成符合其思维与生活、学习情境的有新内容组成的篇章,并且还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同时,大学生往往会借助诗词歌赋高雅艺术形式与丰富文化内容来描述学习生活,表达自身的情绪与想法,这样仿写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反差,使得仿写文章更具趣味性而广受欢迎,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如,有大学生就将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仿写为“酒醉不知归路,误入校园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这样的仿写在大学生流行语中比比皆是,不仅是大学生流行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为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向。

三、基于模因论的大学生流行语模因复制与传播原因

大学生流行语不仅是时代发展与语言演变的重要表征之一,更是当代汉语流行语发展的重要表现,加强大学生流行语模因复制与传播原因的分析不仅是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与运用流行语,而且也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优化的重要理论支持。大学生流行语的发展与变迁也可以理解为是语言模因与模因主体之间的不断交互的一个时间过程。而在整个交互过程中不仅仅是语言的简单复制,而是更多的依赖于模因主体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流行语言。大学生作为流行语的主要主体,可以有效的借助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语境,基于特定的环境与语境下对于流行语进行创新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使得流行语发生不断的变异现象。而这种变异现象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还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诉求,有效的将其个人的情绪、情感等通过流行语所表达出来。因此,基于模因论的大学生流行语模因复制与传播的原因分析要从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作为流行语模因的重要主体,其自身的原因对于流行语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首先,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储备力量,他们在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后,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具有加高的文化素养,同时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所以他们不仅拥有活跃的思维、张扬的个性与充沛的精神,同时往往由于其较强的自我意识,导致大学生往往会挑战规则与权威,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他们更加注重创新,为了体现自身的个性以及幽默智慧,使得自身的语言表达更具个性与吸引力,大学生往往会对于传统的语言使用进行创新,进而创造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情感与意愿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与词汇,基于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使得大学生流行语模因被广泛的复制与传播。这即表现出了大学生追求个性化成长的心理诉求,也为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指导。

其次,效仿心理的驱使。基于效仿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使得大学生会主动去接触与使用流行语,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实现了流行语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可见大学生效仿心理的驱使也是流行语模因复制与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发展的重要先锋力量,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代前沿产物,而且各种信息新闻等内容对于大学生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这无疑为大学生流行语的变异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础条件与丰富的模因。而且具有丰富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在效仿效力的驱使下往往能够结合不同环境、语境以及社会公共事件创造出更加幽默诙谐的语言,或者为词、句、篇等赋予新的内涵。如,前几年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我爸是李刚”经过不断的发酵与创新,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流行语。再如,目前社会中比较流行的有“欧力给”“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蛇精病”“鸭梨很大”“厉害了word哥”“硬核”“宝藏男孩”等等这些词汇。而在实践交流过程中如果熟练的运用这些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语不仅可以增强沟通交流效果,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有效的营造轻松幽默的交流环境与氛围,使得交流双方能够更加轻松与融洽。所以,效仿心理的驱使即是大学生流行语复制与传播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也是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优化的重要参考依据。

最后,大学生情感、情绪与压力宣泄的内在需求。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社会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影响下,不仅会在学习方面会面临较大的压力,而且在情感方面也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目前高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中学学习阶段备受父母的照顾与关怀,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在脱离父母呵护步入大学生活后,往往在面对人际交往、生活压力、学业压力以及就业压力表现的无所适从,而且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尚不成熟的时候面对众多的压力往往表现更多的是无所是从,而大学生基于这种情况下往往只能通过流行语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宣泄自身的情感以及利用流行语来缓解自身的压力,进而更好的实现自我调节,努力的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如,“想法很大胆,现实很骨感”“鸭梨很大”等就是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压力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此外,部分大学生家长往往过度的强调了望子成龙的期望,这样意愿的表达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压力,而且由于现实与期望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会使得学生压力倍增,所以大学生职能利用流行语来表达自身内心的情绪与压力。高校流行语不仅仅可以反映大学生的实际状态与思想动态,而且也是校园独特的氛围与学生活跃思想的一种重要表现。积极流行语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面对压力与挫折,还可以有效的丰富校园文化与校园生活。所以,整合与优化大学生流行语成为了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优化的重要研究与发展目标。

(二)社会原因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生流行语模因复制与传播不仅仅涉及到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且还包含了社会原因。大学生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的便捷与高效,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在面对庞大的信息数据进行信息数据交互时,人们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利用间接的语言来完成交流,这样既可以实现效率的提升,也可以使得交互双方能够产生新鲜的感官刺激,进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也充分的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现状。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社会的影视广告、时尚人物或者社会焦点事情中出现的流行语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复制与传播。如,电视广告中的“脑白金”、影视剧中的“忽悠”、社会中的“来了老弟”“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等,这些流行语在校园中广泛的传播,逐步演变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可见,社会原因也是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模因复制与传播重要的原因之一。

综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流行语成为一种语言发展的新形态。而模因论打破了传统文化进化规律的限制,被广泛的应用到了语言研究领域中,基于语言模因的作用下,大学生流行语在复制与传播过程中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可见,基于模因论下大学生流行语的分析,一方面,可以窥探校园流行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掌握学生实际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教学指导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表现形式、内在原因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优化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这对于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以及优秀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模因流行语语言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语言是刀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模因论分析
流行语,考试作文中可用否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巧借 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我有我语言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