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欣妥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12-16 09:40王佳丽王晨希万桂兵叶剑峰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例数心功能常规

王佳丽,王晨希,万桂兵,叶剑峰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研究表明[1],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为慢性心力衰竭(CHF),分析病因与心脏结构、功能异常有关,患病后患者有外周静脉淤血、水肿及血液灌注不足等表现。经流行病学显示[2],此病约30%患者可并发持续性房颤(PAF),其属最常见持续性心律不齐,机体患病后引起持续高心肌耗氧量、诱导临床呈心肌缺血等症状,约>90%的群体,患上述2 种疾病后,有睡眠障碍、呼吸短促、胸痛及水肿等表现,若疾病持续进展、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如何对症用药改善心功能、成为临床亟须解决的难题。廖文君[3]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治疗此病的常见用药,其可改善患者不适、控制病情,但疗效欠佳、用药副作用令人担忧,效果不理想,鉴于此,本文分析PAF 伴CHF 患者行对症用药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100 例PAF伴CHF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科研组,各50例。科研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45 ~73 岁,平均年龄(58.26±4.23)岁,病程2 ~11 年,平均(6.38±1.17)年,BMI 值19 ~26 kg/m2,平均(22.34±4.26)kg/m2,基础病:冠心病19 例,高血压18 例,风湿性心脏病13 例;常规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46 ~75 岁,平均年龄(58.39±4.34)岁,病程3 ~14 年,平均(6.49±1.38)年,BMI 18 ~25 kg/m2,平均(22.05±4.17)kg/m2,基础病:冠心病17 例,高血压16 例,风湿性心脏病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字确认“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年版)”相符[4],伴PAF;②NYHA 分级为Ⅱ~Ⅲ级,呈胸闷、水肿表现;③病程≥2 年、年龄45 ~75 岁;④可独立沟通;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慢性、全身性传染病;②免疫缺陷、凝血异常;③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④血压<95/60 mmHg;⑤<3 月内发生急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⑥用药禁忌;⑦精神障碍;⑧中途退出。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抗凝、控制摄入水分、缓解心脏负荷等常规疗法,服用以下药物:常规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治疗。科研组:初始单次口服25 mg 诺欣妥(厂家: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批准文号H20170344,规格50 mg×28 s),1 次/d,持续服药1 个月,根据患者血压波动、增加剂量为最大耐受量,控制最大用药剂量为≤20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记录6 min 步行距离(6MW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2)生活质量:参考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5](LiHFe),有疾病情况、社会关系、体力状况及情志调理,各维度总分20 分,得分越低越好。(3)临床疗效:显效:症状消退,心功能提高2 级;有效:症状缓解、心功能提高1 级;无效:病情加重[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用药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用药前,且科研组6MWT、LVEF 指标高于常规组,LVEDD 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s)

6MWT/mtP用药前用药后科研组 50 341.65±2.18 540.82±18.37 76.1312<0.05常规组 50 341.39±2.27 423.72±17.29 33.3838<0.05 t 0.584132.8228 P 0.5605<0.05组别 例数LVEF/%tP用药前用药后科研组 5033.51±3.2552.38±5.9619.6553<0.05常规组 5033.49±3.3743.41±5.7610.5111<0.05 t 0.03027.6524 P 0.976<0.05组别 例数LVEDD/mmtP用药前用药后科研组 5057.82±5.1641.23±2.1420.9999<0.05常规组 5057.74±5.2350.86±2.348.4907<0.05 t 0.076921.4741 P 0.9388<0.05组别 例数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科研组LiHFe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疾病情况社会关系体力状况情志调理科研组 509.22±0.63 6.18±0.39 10.13±1.25 9.37±1.52常规组 50 11.19±0.45 9.27±0.24 17.16±1.32 15.24±1.29 t 17.992547.713827.343920.8200 P<0.05<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科研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有文献指出[7],PAF、CHF均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普通人群比较,患上述疾病者生活质量更低,因此如何认识、控制疾病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仍是心血管内科的关注热点,结合实际、尽早制定对症用药方案,对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有积极作用。研究报道[8],诺欣妥治疗此病能提高疗效,其属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抑制剂,是全球首发的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经口服用药可发挥保护心脏、舒张血管及利尿等功效,分析用药机制为:用药后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脑啡肽酶,避免兴奋交感神经、扩张心血管,抑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延缓心血管重构、促进机体排泄尿钠,减少释放醛固酮、抑制心室肥厚,缓解心脏前后负荷、稳定病情,继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效果较理想。

本文结果显示:用药后,科研组6MWT、LVEF 指标高于常规组,LVEDD 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诺欣妥用药改善心肌收缩、提高射血分数,缩小左室舒张末内径,对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科研组LiHFe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诺欣妥用药能促进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控制疾病进展、效果较理想;科研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与王琳[10]报道一致。因此诺欣妥用药可增强药效、控制疾病,缓解个人经济负担、避免浪费医疗资源,达到远期疗效机制,具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PAF 伴CHF 患者行诺欣妥治疗能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增强药效、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例数心功能常规
常规之外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心功能如何分级?
别受限于常规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