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抗体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

2021-12-16 09:40许爱萍曹季军王金湖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药物性免疫性病理学

凌 伟,李 勇,许爱萍,曹季军,王金湖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太仓 215400)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引发的不同程度类型的肝脏损害,患者在临床中常会出现恶心、乏力、腹痛等症状[1]。自身免疫性肝炎则是指异常自身免疫系统介导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肝病,在临床的表现上与药物性肝损伤有着极为相似之处[2]。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中,除了药物的作用外,还可能是通过免疫介导炎症反应所引发的肝损伤,加上2 种疾病在临床表现有着较多相似之处,在诊断中,往往比较困难。2 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有着相似的特点,但治疗原则不同,若在临床中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在患者诊断时为其给予正确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护人员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临床的检查中,也更依赖于病理学的检测。本次对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抗体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展开相应的分析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0 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50 例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中,男性13 例,女性27 例,年龄30 ~76 岁,平均年龄(52.9±5.2)岁;药物性肝损伤组中,男性20 例,女性30 例,年龄32 ~74 岁,平均年龄(54.8±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综合诊断,确诊患者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或是药物性肝损伤;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有饮酒史,在入院前有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②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有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史。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抗核抗体(AN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KM)、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LA)以及肝穿刺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包括ALT、AST、ALB、TBIL、TBIL、ALP、GGT 等相应指标。(2)对患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3)检查后,对两组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肝功能指标的对比中,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ALT、AST、ALB 和TBIL 的指标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HE1、ALP 和GG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s)

指标药物性损伤组(n = 50)自身免疫性肝炎组(n = 40)tP ALT/(U·L-1) 307.34±214.81 222.91±178.18 1.996 0.049 AST/(U·L-1) 318.79±160.21 240.27±213.28 1.994 0.049 ALB/(g·L-1)39.23±6.9126.08±8.418.144 0.000 TBIL/(μmol·L-1)276.48±169.23 139.57±87.28 4.643 0.000 CHE1/(KU·L-1) 16.67±7.5215.88±5.480.556 0.579 ALP/(U·L-1) 176.38±164.29 191.23±195.34 0.392 0.696 GGT/(U·L-1) 225.52±196.75 232.41±168.65 0.176 0.861

2.2 两组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药物性损伤患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除ANA 外,其他指标均低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情况比较

药物性损伤患者在汇管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情况呈现出更高的趋势,浸润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和肝细胞玫瑰花样结构的发生情况则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情况比较

3.讨论

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都对患者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在临床的诊断治疗期间,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有药物所引发的病症,在诊断中有着更大的相似性,使得患者病情的确诊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决定变得更加困难[3]。

在对2 种疾病的检查诊断中,药物性肝炎主要由于药物的肝毒性和代谢产物毒性导致,特别是对慢性疾病药物的服用,如心血管疾病、免疫类疾病的患者都多会出现药物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不同药物性肝炎的患者,停药后肝功能的指标会有所上升,少数患者会由于肝损伤严重,造成肝衰竭死亡[4]。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则主要以免疫抑制剂的服用为主要治疗方法,药物的作用使生化指标得到恢复,肝细胞的损伤得到缓解。由此可知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患者的相关指标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理学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在肝功能免疫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均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在ALT、AST、ALB 和TBIL 的指标上,药物性肝损伤明显更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药物性损伤组的血清抗体阳性率较自身免疫性肝炎组低,同时在血清指标的比较中,药物性损伤患者也有较低的趋势;在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中,药物性损伤患者在汇管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情况呈现出更高的趋势,浸润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和肝细胞玫瑰花样结构的发生情况则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率更高[5]。由此可以通过此类检查的相关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效的准确地对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分析判断。

综上所述,在检查中,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血清抗体、肝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此种检测,可对患者的病情进一步鉴别和诊断起到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

猜你喜欢
药物性免疫性病理学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