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气管切开患者撤机后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2-16 09:40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脱机治疗仪血气

陈 丹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重症医学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对于重症医学科(ICU)而言,气管切开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抢救措施,在气管插管后的5 ~7 d 内给予气管切开处理便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必要的并发症,将机械通气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从而降低病死率[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气管切开处理后,将使得人工气道无气体湿化、温化、净化等效果,一旦撤机,将容易递增咳痰难度,使得痰液较为黏稠,加重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功能下降等不良情况,需要反复机械通气治疗[2]。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呼吸湿化治疗仪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可,将其用于ICU 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便于有效提升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气指标[3]。为了进一步探究其疗效与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我院就诊的82 例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9 例,年龄22 ~68 岁,平均年龄(45.63±3.58)岁,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75.23±3.02)h;试验组男性23 例,女性18 例,年龄23 ~67 岁,平均(45.87±3.66)岁,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74.86±2.89)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疾病均确诊,给予切管切开3 d 后病情稳定;②具备撤机的标准;③具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水平;④体温在38 ℃以下;⑤血红蛋白值≥70 ~90 g/L。排除标准: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未达到3 d 或者存在新鲜渗血患者;②呼吸状态不是十分平稳、血氧饱和度不够稳定的患者;③不存在自主呼吸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撤机后给予双鼻道(5 L/min)+面罩(10 L/min)双路吸氧治疗,其中将吸氧管与氧气湿化瓶进行连接,并严格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相应速度的吸氧治疗,每日对管路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试验组患者气管切开撤机后给予呼吸湿化治疗仪(AIRVO2型),并妥善连接双鼻道鼻导管,撤机之后,吸氧流量保持45 L/min 左右,严格依照患者实际病情将吸氧流量逐渐减小(5 L/min 的减小速度),每日对管路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撤机后不同时间点(6、12、24、48、72 h)的血气指标检测水平,包括SpO2、PaO2、PaCO2;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脱机成功率、撤机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脱机成功率、撤机费用比较

试验组的肺部感染率为7.32% 低于对照组的24.39%,脱机成功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且试验组日均撤机费用低于200 元的百分比为80.49%,高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脱机成功率、撤机费用比较[n(%)]

2.2 两组患者撤机后血气指标值比较

两组患者撤机后6、12、24、48、72 h 的血气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撤机后的血气指标值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撤机后的血气指标值比较(± s)

SpO2/%撤机后6 h 撤机后12 h 撤机后24 h 撤机后48 h 撤机后72 h试验组4199.43±0.25 99.10±0.38 98.68±0.69 98.37±1.22 98.30±1.24对照组4198.72±0.45 98.62±0.50 98.22±1.04 97.72±1.31 97.31±1.15组别例数PaO2/mmHg撤机后6 h 撤机后12 h 撤机后24 h 撤机后48 h 撤机后72 h试验组41 106.58±12.45 106.39±11.59 105.73±13.15 103.69±13.20 103.58±12.47对照组41 104.74±13.55 104.26±12.58 103.71±13.20 102.15±11.56 100.78±11.89组别例数PaCO2/mmHg撤机后6 h 撤机后12 h 撤机后24 h 撤机后48 h 撤机后72 h试验组41 36.58±2.45 37.10±3.05 37.78±3.12 38.35±3.58 39.30±4.13对照组41 38.48±3.40 39.42±2.93 40.37±3.87 42.22±3.08 44.48±4.56组别例数

3.讨论

对于ICU 患者来说,气管切开接呼吸机是常见的一类治疗方案,可帮助患者将呼吸道梗阻症状及时解除,便于气道的畅通,将血氧饱和度指标水平进一步递增,以防出现脑组织缺氧等现象,保证一定的临床疗效,降低疾病致残率与致死率[4-5]。但是实际进行操作时,由于较多的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发展迅速,存在意识障碍、反复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使得撤机时应继续通气序贯治疗[6]。其中面罩连接呼吸道管路,可实现对患者的吸入气体加湿、加温操作,气体逐渐到达患者的终末支气管与肺泡,从而达到一定的抗感染与气道湿化疗效,将痰液黏稠度降低,以防气道黏膜受损等情况出现[7]。

本次收治了82 例ICU 气管切开治疗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双鼻道+面罩吸氧治疗,试验组给予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撤机费用大部分较低,日均在200 元以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撤机后的血气指标检测值可知,试验组撤机后不同时间点的SpO2水平、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该类呼吸湿化治疗仪的优势主要包括:(1)便于有效调节氧浓度,保证氧流量的稳定,每分钟2 ~60 L,能够保证患者的氧气需求量[8];(2)对管路进行加热后的效能较高,可将水汽冷凝情况有效降低,保证了较高的密闭性,能够快速加温加湿处理;(3)管路内的加热丝为螺旋形,可对内部的冷凝水、氧气等均匀受热,使得呼吸道分泌物始终处于水化现象,湿度较高;(4)操作步骤较为渐变,可帮助患者将吸氧舒适度进一步提升,以防出现分泌物黏稠等导致的细支气管阻塞情况,使得气道阻力、压力进一步下降,降低了肺部感染事件,还有利于及时排出气道的分泌物,以防对患者呼吸道黏膜造成不必要的刺激,降低气道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帮助患者恢复呼吸系统功能,保证了较高的治疗效果[9]。

综上所述,对ICU 气管切开患者撤机后给予呼吸湿化治疗仪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肺部感染率,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脱机治疗仪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