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服用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2021-12-16 09:40杜绣琳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分阶段四联活动性

杜绣琳

(上海邮电医院药剂科 上海 200040)

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该病的产生和患者饮食结构(暴饮暴食、常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生活作息习惯(熬夜)、环境因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存在密切相关性,其中,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HP 感染最为密切,特别是活动性慢性胃炎[1]。目前,临床一般采取三联疗法、四联疗法治疗HP 感染疾病,但是获得疗效不佳,HP 根除率不高。因此,本研究探讨分阶段服用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HP 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HP 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三组,即三联疗法组(33 例)、四联疗法组(33 例)与分阶段治疗组(34 例)。三联疗法组男19 例,女14 例,年龄32 ~64 岁,平均年龄(42.68±3.18)岁,病程4 个月~8年,平均(4.22±1.18)年;四联疗法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31 ~65 岁,平均年龄(42.55±3.22)岁,病程3 个月~7 年,平均(4.11±1.22)年;分阶段治疗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30 ~63 岁,平均年龄(42.41±3.05)岁,病程3 个月~8 年,平均(4.12±1.88)年。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采取电子纤维胃镜及14C 呼气试验等证实为HP 阳性活动性慢性胃炎;②患者均为初次发病;③自愿参与本研究;④不存在精神疾病;⑤治疗期间没有服用其他药物。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病者、高血压者、糖尿病者;②存在交流障碍者;③既往实施过胃部手术者;④妊娠或者哺乳期者;⑤伴其他胃部疾病者。

1.2 方法

三联疗法组采取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次,2 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 次/d,克拉霉素片500 mg/次,2 次/d,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四联疗法组采取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等用法同三联疗法组,胶体果胶铋胶囊2 粒/次,3 次/d,分别在中餐、晚餐前半小时与睡前服用。分阶段治疗组采取分阶段服用奥美拉唑+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在第1 ~5 d 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2 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次,2 次/d;第6 ~14 d 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2 次/d,阿莫西林胶囊变为克拉霉素片,0.5 g/次,2 次/d,同时加服抗菌药物甲硝唑片0.4 g/次,2 次/d。三组患者的疗程都是14 d。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用药之后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可以正常进食。有效:患者用药治疗后疾病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用药治疗后,并未见疾病症状有任何变化,甚至疾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取14C 呼气试验检测三组患者的HP 转阴率。对比三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化道症状等的缓解时间。对比三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泻、呕吐、头晕、皮肤过敏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总疗效比较

分阶段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联疗法组与四联疗法组的治疗总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总疗效比较(例)

2.2 三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分阶段治疗组的疼痛症状、消化道症状等的缓解时间短于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联疗法组与四联疗法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s, d)

表2 三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s, d)

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三联疗法组333.11±1.154.12±1.36四联疗法组333.06±1.233.85±0.56分阶段治疗组341.23±0.592.02±0.68 t/P 三联疗法组与四联疗法组对比0.1706/0.8651 1.0546/0.2956 t/P 三联疗法组与分阶段治疗组8.4558/0.0000 8.0299/0.0000 t/P 四联疗法组对比与分阶段治疗组7.8010/0.0000 12.0048/0.0000组别例数疼痛症状缓解时间

2.3 三组患者HP 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分阶段治疗组的HP 转阴率高于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阶段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联疗法组与四联疗法组的HP 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HP 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表3(续)

3.讨论

HP 感染与胃部炎症密切相关病菌,是导致活动性慢性胃炎产生的重要病因,如果没有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治疗,活动性慢性胃炎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胃溃疡、胃出血,严重还会导致胃癌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2]。因此,对HP 感染导致的活动性慢性胃炎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帮助患者扭转疾病局面的关键方法[3]。目前临床治疗HP 感染活动性胃炎一般是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主要包括多常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与含铋剂改良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但临床实践可知,上述的疗法在HP 根除率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疗效不佳[4]。

在临床的多种新型治疗方式中,分阶段服用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研究发现,服用阿莫西林会对HP 细胞壁进行直接的破坏,以便克拉霉素更好的进入到HP 内部,发挥显著的杀菌作用,降低HP 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等药物的耐药性,促使克拉霉素、甲硝唑起到更显著的杀菌效果[5]。本文结果显示,分阶段治疗组的治疗总疗效、HP 转阴率、疾病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分阶段服用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能够获得更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HP 感染导致的活动性慢性胃炎采取分阶段服用奥美拉唑+抗菌药物治疗,获得疗效明显,患者的HP 转阴率高,用药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分阶段四联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有步骤,分阶段,有效实施高中英语写作训练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四联疗法”治疗肛裂11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