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芽孢杆菌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疗效观察

2021-12-16 09:40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芽孢病症腹痛

黄 宁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 广西 玉林 537000)

小儿功能性腹痛(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FAP)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尤其在近几年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逐渐转变下,更导致该病症的发生概率出现了逐年上升的发病趋势[1];经相关研究数据调查显示,在儿童群体中,FAP 病发率可达到0.5%~7.5%,病发后往往会导致患儿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2]。因而在该病症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加以干预十分重要。本文选取本院2020 年1 月—12 月收治的84 例FAP 患儿,分析将地衣芽孢杆菌应用于患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1 月—12 月收治的84 例FAP 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 ~9 岁,平均年龄(6.77±0.23)岁,病程4 ~11 个月,平均(4.52±1.33)个月。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85±0.56)岁,病程4 ~12 个月,平均(4.69±1.4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经患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此次纳入患儿均与FAP 临床诊断标准相一致,且近3 个月无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史;②参与患儿及家属均知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脑肺肾并发症患儿;②伴有感染或有器质性病变患儿;③营养不良患儿;④依从性不佳患儿;⑤对此次研究药物过敏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开展综合治疗干预,主要包含膳食治疗(指导患儿以高纤维素膳食为主,同时指导其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适当饮水等)、心理行为干预(主要通过注意力转移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以缓解患儿腹痛感,减轻症状)及药物干预等。在药物治疗中,对照组予以消旋山莨菪碱片(国药准字H33021706;产自杭州民生药业;规格5 mg)口服治疗,单次服用剂量为0.1 ~0.2 mg/kg,3 次/d。观察组则予以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国药准字S20073008;产自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口服治疗,单次服用剂量为250 mg,3 次/d;两组患儿均需持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小儿临床疗效、病症改善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恢复食欲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依据患儿病症改善情况评估:①痊愈:腹痛消失,且随访3 个月无复发;②有效:腹痛次数减少3 次或以上,疼痛减轻明显;③无效:仍有腹痛,且疼痛次数无变化或有增加。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2.2 病症改善时间

观察组患儿腹痛缓解时间及恢复食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s, 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s, d)

组别例数腹痛缓解时间恢复食欲时间观察组424.59±1.225.44±1.36对照组426.25±1.368.25±1.64 t 5.8888.548 P<0.001<0.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3.讨论

在临床上,FAP 是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病症[3];从导致FAP 发生的因素来看,饮食不当是首要因素之一,其次精神因素与遗传因素所致。此外,对于小儿来说,其自身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也是导致腹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4-5]。在该病症发生后,往往会对小儿进食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再加上腹痛的频频发作,往往会严重影响小儿食欲及机体健康,进而大大降低小儿营养摄入,影响其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6]。对此,在该病症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加以干预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症的西医疗法往往缺乏特效药物,一般需采用常规药物缓解患者腹痛症状,但长期用药往往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故用药争议性较大[7]。因而采取科学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对该病症进行治疗十分关键。

地衣芽孢杆菌是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活菌制剂,其针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一系列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拮抗作用,而针对乳酸杆菌、拟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等有利菌种则能够发挥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8-9];同时,在其进入机体肠道内还能够快速生长繁殖,进而促进机体肠道正常益生菌的补充,重新构建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提升,达到调整菌群失调的目的[10]。对此,此次研究主要以本院收治的84 例FAP患儿为例,分组对比了应用地衣芽孢杆菌与山莨菪碱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予以地衣芽孢杆菌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山莨菪碱治疗的对照组的80.95%,且病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的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显示,在FAP 治疗中,通过予以地衣芽孢杆菌干预能够有助于促进患儿肠腔内pH 值的降低,进而改善其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在山莨菪碱应用中,能够发挥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并抑制其蠕动的作用,从而帮助患儿缓解疼痛,但其也会由于抑制唾液腺分泌的作用而引发口干、面红等副作用。而地衣芽孢杆菌则属于肠道益生菌之一,在该药物进入患儿肠道后,能够针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一系列致病菌发挥拮抗作用,进而有效促进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的生长,进而全面发挥调整患儿肠内菌群失调情况的效果,实现治疗作用。同时,在该药物进入机体后,还能够促进机体产生一系列抗菌活性物质,进而促进致病菌杀灭效果的提高。不仅如此,在该药物作用下还能够通过夺氧生物效应促使肠道缺氧,有助于促进厌氧菌的生长。故在该药物应用下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患儿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大大规避药物副作用的发挥,提升应用疗效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FAP 患儿治疗中,予以地衣芽孢杆菌干预效果显著,既能够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病症,也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故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芽孢病症腹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