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12-16 09:40钟兴军石华亮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亚群栓塞支气管

钟兴军,石华亮(通讯作者)

(渝北区人民医院介入科 重庆 401120)

支气管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病死率、发病率均较高,典型表现是胸口疼、咳嗽、发热等,且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较为多见[1]。现阶段支气管肺癌化疗、栓塞均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可以杀灭肿瘤细胞,减缓肿瘤生长,不过相关报道指出[2],较之全身静脉化疗,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通过直接在病灶局部注入化疗药物,可以造成肿瘤血管闭塞,提高疗效。基于此,本文就支气管肺癌患者接受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我院接诊的50 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47 ~71 岁,平均年龄(59.0±9.5)岁,腺癌3 例(12.00%)、鳞癌22 例(88.00%);观察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9.4±9.1)岁,腺癌5例(20.00%)、鳞癌20 例(80.0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基于影像学、病理检查等确诊为NSCLC;②预计生存期不少于6 个月;③不宜行手术治疗;④近2 个月未使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且未行放化疗治疗;⑤阅读知情书后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适宜手术切除者;②化疗禁忌证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哺乳、妊娠者;⑤心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全身静脉化疗:第1 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药品厂家:哈尔滨誉衡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958;用药剂量:1.0 mg/m2)+0.9%氯化钠溶液(药品厂家: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037;用药剂量:250 mL),1 次/d;第2 ~4 d 静脉滴注顺铂(药品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461;用药剂量:30 mg/m2)+0.9%氯化钠溶液(用药剂量:250 mL),1 次/d。观察组行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行局麻操作,采用Seldinger 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且将5F Cobra 型导管插入患侧支气管动脉,凭借造影剂确定靶向后,于患者体内注入化疗药物,所用化疗药物同对照组,之后以明胶海绵栓塞。

1.3 观察指标

(1)T 淋巴细胞亚群:采集5 mL 空腹静脉血,按照3 000 r/min 的转速处理,保存于-80 ℃环境备用,再按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全部病例血清CD4+、CD3+、CD8+[3];(2)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液样本采集、处理方法同上,再按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瘤胚抗原(CEA)[4];(3)临床有效率:①疾病进展:出现新病灶,肿瘤增大幅度超过25%;②无变化:有个别新病灶,肿瘤增大幅度低于25%;③部分缓解:无新病灶,肿瘤消退幅度超过50%;④完全缓解:无新病灶,肿瘤完全消失;⑤临床有效率=(部分缓解率+完全缓解率)[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D4+、CD3+、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高于对照组,且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s,%)

注:组间治疗前比较,P >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时间CD4+CD3+CD8+观察组 25 治疗前 31.79±1.27 51.98±2.79 26.47±2.52治疗后 36.46±2.58 58.45±2.98 21.47±1.11对照组 25 治疗前 31.35±1.65 51.35±2.65 26.46±1.29治疗后 32.36±3.35 53.42±2.69 25.88±1.3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A125、CEA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 s)

注:两组间治疗前比较,P >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时间CA19-9/(μg·mL-1)CA125/(μg·mL-1)CEA/(ng·mL-1)观察组 25 治疗前 76.36±7.02 77.99±7.03 55.34±4.90治疗后 27.87±3.77 29.76±2.17 19.64±3.05对照组 25 治疗前 76.98±6.78 78.57±6.74 55.31±4.08治疗后 51.46±4.98 50.53±4.97 29.65±3.75

2.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支气管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且以NSCLC 较为多见,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进展至中晚期,缺乏手术指征,通常会进行放化疗、靶向治疗[6],并且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相关报道指出[7-8],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更能促进肿瘤细胞缩小、坏死。

本次研究表明,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癌有较好疗效。顺铂+吉西他滨是当前治疗NSCLC 的标准化疗方案,可以杀灭癌细胞,降低病死率,不过随着化疗剂量增加、时间延长,容易提升骨髓移植、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风险[9],影响化疗整体效果。本次在观察组采用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该法通过导管在肿瘤组织局部直接注入化疗药物,可以阻断血流,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10],加之支气管栓塞可以闭塞肿瘤组织血管,所以有助于促使肿瘤细胞缩小、坏死[11],因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 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临床有效率更佳,提示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能够减缓、抑制肿瘤生长,增强疗效。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期间,一方面需要注意控制灌注化疗药物浓度及推注速度,另一方面也需使用、稀释非离子对比剂,以便避免高渗透压损伤脊髓,减少脊髓缺血。

综上所述,由于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对于支气管肺癌患者有显著疗效,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亚群栓塞支气管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