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等级评估表在门诊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16 09:40镡秋彧李玲玲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高风险门诊

镡秋彧,陈 冰,李玲玲

(1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医务部 广东 深圳 518000)

(2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门诊便民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00)

门诊预检分诊的依据主要是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根据治疗优先原则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对就诊患者快速进行准确分类和病情风险等级评估,方可及时识别高风险病情并予以快速处置,并指导治疗先后次序。例如针对急危重症患者要优先就诊、优先快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实施妥善的气道管理,迅速转运急诊抢救室进行救治,提高抢救效率[1]。传统的门诊患者安全管理虽可做到及时预检分诊,但是易造成分诊错误,导致少数患者病情延误甚至猝死,是诱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怎样提升患者安全管理质量,建立高效、便捷的病情风险评估体系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2]。本院在门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评估表评估病情风险,并对评估频率及方法加以统一,同时联合应用追踪方法学分析总结存在的评估问题并加以不断改进,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实施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 年7 月—12 月本院门诊就诊患者520 例,其中应用风险等级评估表前260 例,应用风险等级评估表后260 例。应用前的患者男女比例为74/186;患者年龄介于19 ~76 岁之间,平均年龄(47.82±10.13)岁;就诊科室:内科门诊56 例,外科门诊45 例,产科门诊73 例,妇科门诊86 例。应用后的患者男女比例为79/181;患者年龄介于19 ~76 岁之间,平均年龄(47.82±10.13)岁;就诊科室:内科门诊51 例,外科门诊50 例,产科门诊79 例,妇科门诊80 例。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前后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病情风险评估前对门诊就诊患者采取常规分诊管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以及安全指导等。应用风险等级评估表进行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病情评估及处置。通过建立实施高风险病情评估体系,从一般情况(面色、意识、反应)、呼吸系统(呼吸音、呼吸深度、呼吸频率、有无辅助呼吸)、循环系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温湿度、出血征、尿量)多方面进行快速评估。对不同风险等级患者快速识别、规范处置、及时转运,其中1 级濒危患者要马上送入抢救室抢救;2 级危重患者马上送监护室监测生命体征、对症处置,时间在10 min 以内;3 级急症患者分配到急诊区候诊,每间隔30 min 评估一次病情,优先开具治疗单、检查单;4 级非急症患者分诊到普通诊室候诊,每间隔1 h 评估一次病情。同时定期开展病例讨论、质量控制,强化门诊高风险患者安全管理。(2)业务培训。分导诊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时,护理工作能力、对量表理解、对相关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皆有可能对分值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甚至有的分导诊人员将高风险评估为低风险,致使患者未得到及时处置、干预。科室内组织分导诊人员加强学习,促使其理解、掌握风险等级评估表每一条目的具体意义,保持护士对量表的理解程度能够处在相对统一的水准,尽量规避由于主观理解差异而出现的评分偏差。与此同时,科室内开展风险评估表实例示范操作现场演示,由同年资中对量表掌握熟练度较高的分导诊人员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每周开展一次,实现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现场选出病例后,实施“老带新”一对一带教。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同时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现场指导,对其评估表的使用准确性进行考核,借此锻炼其应用准确度和熟练度,同时进一步提升高年资分导诊人员责任感。(3)开展环节管理,一般日常护理的沟通内容大都是医嘱执行问题,针对风险评分交接工作也需要进行逐一登记,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交接,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检查、考核,评估工作质量,也是反映有效执行护嘱的有力证据。借此降低漏登记评估次数,同时也有助于规避口头交班出现错误后相互推责的现象。(4)尽量避免护理中断事件,中断事件主要指的是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延缓当前事务或突然打断、分散注意力的外来行为,对于漏填护理评估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遇到突发情况多、病情重危患者时,已造成护理中断后的评估缺陷。因此,尽量与各方通过积极沟通避免发生护理中断事件,进而减少评估缺陷。

1.3 观察指标

(1)风险评估执行率=分诊护士分诊患者使用门诊患者分诊评估表人次/分诊总人次;(2)评估准确率=复核评估表评估病情级别和初评级别相符人次/初次评估人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信息通过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与正态分布相符的变量采用(± s)描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分类变量通过百分比和例数描述,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前后的风险评估执行率

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后分导诊人员对高风险患者的风险评估执行率较应用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前后的风险评估执行率对比(例)

2.2 比较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前后的风险评估准确率

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后分导诊人员对高风险患者的风险评估准确率较应用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前后的风险评估准确率对比(例)

3.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向好发展,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大幅提升,虽然常规的安全管理方式对于患者康复提供了一定保障,但由于欠缺针对性、系统性,致使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出现[4]。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对分导诊人员应用风险等级评估表执行率与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低年资分导诊人员欠缺专业知识,客观上引起评分不准确,有些护士缺乏法律意识及受工作态度影响导致主观评分不准确[5]。(2)有些差错的出现是在录入数据时由于电子病历系统出错或电脑出现故障等导致数据无法上传。(3)受其他人员打扰、环境嘈杂等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护理评估中断。

本研究中,通过制定、督导规范使用门诊患者风险等级评估表,以提高分诊人员对就诊患者病情评估准确率,提升识别、筛查高风险就诊患者的能力,及时进行干预处置或实施救治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6]。结果显示,风险等级评估表应用后分导诊人员对高风险患者的风险评估执行率、评估准确率较应用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风险等级评估表的制定和应用,本质上是对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改进和发展,该方法可以针对患者提前评估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而为患者制定出合理且对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针对具有潜在风险的患者便可以提前且迅速的实施护理[7]。同时,该方法的表格化内容使分导诊人员能更清晰、更容易的理解,也有利于患者本人和家属的了解。在具体实施中,风险评估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有一个充分的说明和分析,用于指导分导诊人员工作。护士结合自身经验及风险评估表,加强对细微之处的安全管理,并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从而更熟练地掌握风险等级评估表的应用技巧,提升评估准确性。

综上所述,风险评估表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分导诊人员对高风险患者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病情评估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门诊患者安全管理,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高风险门诊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门诊支付之变
睿岐喘咳灵治疗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证经验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高风险英语考试作文评分员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