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16 09:40黄见平陈彩云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病情护理人员疾病

黄见平,陈彩云

(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一科 广东 韶关 5120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呼吸道气流受限为表现的肺部疾病,其发病因素具有多样性,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喘息以及呼吸困难等,会降低患者的通气功能,进而引起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1]。为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给予其良好的护理干预势在必行。综合护理能够充分以患者为核心给予其护理干预,可以保障护理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相比于常规护理其效果更为明显,存在一定的推广价值和意义[2]。对此本文主要目标就是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COPD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的100 例老年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0 例。参照组男42 例,女8 例,平均年龄(71.36±1.50)岁;观察组男44 例,女6 例,平均年龄(71.42±1.5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由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③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脏器功能损伤、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患者;②沟通、交流困难患者;③临床基本资料欠缺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展开综合护理:(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简单介绍住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使其可以充分信任护理人员。与此同时要依照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讲述疾病知识和内容、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效果等。安慰鼓励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2)心理指导: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其病情复发率较高,因此患者经济压力以及心理负担沉重,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以及抑郁等情绪,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抵抗治疗的现象。对此,护理人员要疏导患者情绪,鼓励安慰患者,尽量对情绪强烈波动进行避免,同时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评估其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情绪,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性需求。(3)呼吸功能训练:依照患者的检查结果对其呼吸能力进行评估,并依照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呼吸运动计划,如可以展开有氧运动等,并依照患者的耐受性对运动时间、运动量等进行合理调整。(4)环境护理: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动,及时清洁、消毒室内,避免灰尘对患者带来严重刺激。与此同时还要及时更换床单被褥,降低感染风险。(5)排痰和雾化护理:为患者讲述咳嗽、呼吸的正确方式、技巧等,咳嗽过程中轻拍患者背部,进而促进其痰液的尽快排出。雾化治疗期间,要强化护理干预,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询问其感受,及时对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完成雾化治疗后,则要对相关器械设施实行清洁和消毒处理。(6)口腔及皮肤护理:进食后告知患者使用温水进行漱口,并使用棉签对口腔中分泌物进行及时清洁。于睡前擦拭患者皮肤,确保皮肤清洁。(7)生活指导:告知患者禁烟酒,避免患者病情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要依照患者的饮食习惯、病情恢复情况等制定饮食方案,告知其对钠盐摄入量进行合理控制,并减少肉类摄入,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告知患者多食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与此同时,要对饮食进行细化,和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和交流、使饮食的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日常饮食期间要对荤素搭配进行重视,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多喝水,进而促进痰液的尽快排除。此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行腹式呼吸以及呼吸体操指导,依照患者的现实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告知其在晴朗天气到户外活动,如可以慢跑、散步等。(8)系统性功能训练:依照患者的生活能力、患肢能力等制定锻炼计划,进而实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锻炼不仅能可以放松患者机体,还可以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能够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机体恢复训练期间,要将体位呼吸和腹式呼吸方式等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展开科学有效的训练。此外,护理人员还要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9)出院指导: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为其讲述需要加以注意的相关事项,并依照其现实情况制定康复训练方案,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告知其充分休息、合理饮食,以电话、微信随访等方式动态了解患者的训练情况以及病情恢复情况,进而依照其病情变化对护理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参照组展开常规护理。遵照医生叮嘱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依照其现实情况讲述疾病产生因素以及负面情绪对患者病情的不利影响,使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肺活量(FVC)、第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以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水平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采用QOL 测评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焦虑、抑郁、社会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低,则其生存质量越高,并详细记录[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比较(± s)

MMEF/(L·sec-1)观察组 503.12±0.50 1.91±0.75 4.95±1.72 2.30±0.87参照组 502.11±0.72 1.33±0.65 3.40±1.04 1.85±0.66 t 8.1474.1325.4522.913 P 0.0000.0000.0000.004组别 例数FVC/LFEV1/LPEF/(L·sec-1)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分数越低表明生存质量越高。

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 504.85±1.00 4.79±0.98 4.55±0.98 4.09±1.06参照组 505.90±1.18 5.68±1.60 5.61±1.29 5.17±1.01 t 4.8003.3544.6265.215 P 0.0000.0010.0000.000组别 例数焦虑抑郁社会活动能力

3.讨论

COPD 常见于老年人群,因为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再加上一些患者合并其他各种基础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则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呼吸受阻,对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提高肺性脑病风险[4]。受到病情影响,患者的负面情绪严重,不仅能会对患者疾病治疗以及预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5]。相比于传统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能够使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获得充分展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需求[6]。

在综合护理干预中,心理护理的实行,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利于病情恢复[7];早期运动指导的实行,对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极为有利;缩唇呼吸、呼吸体操、腹式呼吸的实行,能够进一步强化患者的肺功能,对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以及减少疾病产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8]。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能够确保机体营养均衡,对于强化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极为有利,能够促进患者恢复;环境护理的实行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能够降低灰尘对患者咽喉部所带来的刺激[9];排痰和雾化护理能够促进痰液的尽快排出,能够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减轻患者痛苦;而口腔护理的实行可以使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有利于降低患者感染风险[10]。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参照组,并且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护理干预的实行,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同时对于提高其生存质量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极为有利。

综上所述,通过对COPD 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获得显著强化,生存质量提高,能够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病情护理人员疾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