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病理切片在病理远程会诊中的应用

2021-12-16 09:40唐大峻秦胡兰孙康荣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病理切片基层医院切片

唐大峻,秦胡兰,孙康荣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重庆 409100)

病理切片图像信息通过全载玻片成像扫描(whole slide imaging, WSI)实现全数字化,形成数字切片,标志着数字病理(digital pathology, DP)的出现[1],加之高速网络的建设,为数字病理(DP)远程会诊奠定了物质基础。远程病理会诊由美国学者美国Weinstein 等[2]于20世纪80 年代最早提出,该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应用病理远程会诊已有20 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早期设备成本较高,我院为贫困地区基层医院,2013 年底方引进麦克奥迪(Motic)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系统。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13 年12 月—2019 年3 月申请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的566 例病例,探讨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医院病理科临床病理诊断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医院及病理科概况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医院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800 张,实际开放床位1 100 张。设置28 个临床病区和9 个医技科室[3]。2018 年总诊疗533 217 人次,出院36 408 人次,手术12 756 人次。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6 名,包括诊断医师3 名(副主任医师1 名、主治医师2 名、)、技术员3 名。2018 年完成病理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及细胞病理)11 043 例,申请数字病理远程会诊108 例(大多为疑难病理,部分为应临床医师或患者要求),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病例占总病理检查量的0.98%。

1.2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3 年12 月—2019 年3 月申请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的566 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4[。其中男性271 例,女性295 例。年龄4 ~95 岁,平均年龄(55.0士18.4)岁。所有病例均经患者或其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我院2013 年底引进麦克奥迪(Motic)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系统,之后对科内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熟悉设备、仪器、系统的操作。将我科需会诊病例的HE 切片和(或)免疫组化切片制作成数字病理切片[5]。通过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平台传输数字病例切片及临床和影像资料,选择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并使用PDCA 管理工具进行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申请的质量控制[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

2.结果

2.1 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结果和我院病理诊断符合率的情况

本实验内,将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结果和我院病理诊断符合率加以对比,结果表明: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准确率为93.99%。系统分类占前五位的是呼吸系统、妇产科疾病、淋巴系统疾病、软组织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见表1。

表1 566 例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结果与我院诊断符合率及确诊率比较

2.2 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结果不符合现象的影响因素

对于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结果不符合34 例,影响因素比较多,包含标本图像的不完整、图像清晰程度不够、诊断问题、临床资料缺陷等,其中标本图像不够完整有13 例,占比38.3%,图像清晰程度不够有8 例,占比23.5%、诊断出现问题有6 例,占比17.6%,临床资料缺陷有7 例,占比20.6%。

3.讨论

远程病理会诊是一项新兴的病理适用诊断技术,应用现代数字化显微切片扫描技术,通过互联网传递病理学的图像进行远距离的诊断、教学和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质量,明确诊断疾病。在数字化切片扫描系统产生之下,新型的诊疗技术广泛被运用在临床作业中。把病理切片按照计算机技术进行全切片数字化图像转变,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阅读视野逐步扩展,制片质量逐步增强[3]。制作数字化病理切片主要通过计算机、全自动扫描设备和显微镜完成。经显微镜实施切片扫描处理,在此之后创建清晰度高的数字化图像,在计算机中完成操作之后,对图像实施存储、压缩。

相较于传统切片而言,数字化病理切片特点具体为:(1)浏览、传输数据更为便捷。经储存后的病理切片方便医生随时浏览,且能在不同的倍率基准上实施分析诊断。(2)管理、存储更加方便。经创建数字切片的方式,在实施数据库管理时,能降低传统切片中出现切片受损、丢失等不良情况发生率。储存也更加方便。(3)方便开展远程会诊以及临床教学。该系统能令操作人员实现任意位置浏览病理资料。另外也能提供相当便捷的导航体系,进而确保了医生对样本实施处理、标注[7]。(4)速率更快。这种数字病理切片能实现高通量扫描。就此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扫描处理的速率,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现如今,于各地基层医院中,疑难病为长久困扰病理科医生的难题。落实远程会诊,能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断有效率。经此法处理,顶尖的病理专家能给予科学性更强的建议,令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1]。此外值得说明的是,远程会诊也能实现为患者节约开支,经济性强,减少家属的经济压力及奔波求医之苦,为医院诊疗提供保证。可见,基层医院内开展数字化切片病理远程会诊,不但能够提升患者诊治疾病的有效性,另外也提高基层医院诊断疾病的能力水平,可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疾病效能,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应用。

本文结果显示:566 例病理远程会诊,系统分类占前5 位的是呼吸系统13.07%,妇产科11.84%,淋巴系统11.13%,软组织10.95%,泌尿系统7.42%。绝大部分会诊病例能及时确诊,满足临床范围内患者治疗的需求;且可以不断提高我科病理诊断水平和制片及诊断质量控制水平。可以了解到数字化病理切片运用的价值,然而应注意到图像不够清晰化、标本图像存有缺陷和诊断差异均是影响远程病理会诊正确性的因素[5],即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结果不符合34 例,影响因素比较多,包含标本图像的不完整、图像清晰程度不够、诊断问题、临床资料缺陷等,其中标本图像不够完整作为影响数字化病理会诊不正确的显著因素,标本图像不够完整有13 例,占比38.3%,图像清晰程度不够有8 例,占比23.5%、诊断出现问题有6 例,占比17.6%,临床资料缺陷有7 例,占比20.6%。

综上所述,依托病理会诊平台,给予少见的病例加以正确解读是比较关键的,因此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加入专业化的培训工作,积累丰富临床诊断经验,明确数字切片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应更多的提高数字化病理切片运用质量控制,推动医学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病理切片基层医院切片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后插三·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