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炎培职教思想对增强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启示

2021-12-28 15:53覃日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协同职业

覃日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适应新发展、贯彻新理念、主动融入新格局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对于提升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索经验十分值得借鉴。

一、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困境

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催生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的数字经济特征,产业结构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数量和质量需求大幅提升。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提质增效阶段,只有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才能肩负起为高质量经济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普遍存在专业与产业对接契合度不高、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技术服务能力较为欠缺等诸多问题。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较低

1.部分专业设置过热

据统计,2019年,全国14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布点设置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分别有409所、534所、616所,也就是说,全国有将近三成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这三个专业。其中,河南省拥有76所高职院校,其一半以上的学校都设置了这三个专业,布点数分别为44、41、56,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设置率高达74%。在广东和江苏两省情况类似。

2.专业与地方产业需求契合度较低

由于每个地方的产业结构都具有独特性,在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的数字经济战略发展的具体方向和举措上就会各有特点,职业院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各地职业院校需要根据地方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方向,选择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确保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契合。然而,目前各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呈现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没有切合地方智能化、数字化产业发展新要求。

3.部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色不鲜明

由于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上没有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没有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充分论证,没有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和学校自身建设基础,盲目跟风,部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理论实践一体教学等专业建设上缺乏自身特色。[1]41

(二)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缺乏政府保障机制和学校自身长效运行机制,导致校企在师资引入与培养、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方式研发方面的职责不明确,重视签约挂牌,忽略实质推进,合作效果不明显,对“三教”改革驱动力不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受到制约[2]。

随着图书馆服务不断拓展,文化活动逐渐丰富,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也需要不断与之相适应,从传统藏书、借阅空间发展到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又发展到社交空间、新技术体验空间、创客空间等[6],现在还需要着力打造文化展览与活动空间。虽然当前很多图书馆在现有空间条件下通过灵活组配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发挥空间特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但终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各种问题。

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偏重学历学位等资格准入,技术技能导向性不强。尤其在师资紧缺、招聘门槛又过高的情况下,往往只能通过招聘应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生师比和日常教学运行保障问题。但是,应届硕士毕业生大多缺乏工作经验,技术能力较弱,而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双师”素质能力教师的培养周期也较长,在培养机制和条件畅通的情况下,通常也需要5-8年。另外,学校全职引入生产一线的技术行家渠道不畅,企业水平高的兼职教师因生产实际需要,难以长期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因此,学校严重缺乏既懂教学又能紧跟时代技术技能、“文武双全”的双师型教师。

在教材编制方面,没有跟上“智能+”产业升级步伐,内容和形式的动态更新不足。虽然一直强调校企共同编制教材,但由于企业方很难保证充分时间深度参与教学研究,挂名现象较多,教材大多由学校单方编写,内容比较容易滞后于企业实际。

在教学方法方面,缺乏以学生素养、管理、创新、技术技能等复合型人才需求为中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缺乏企业实操项目与任务环境,教学方法以“讲解—接受”传统式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兴趣。

(三)技术研发服务能力较为欠缺

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专业建设优势,为政府、企业和社区等提供技术技能培训、业务咨询、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等服务。但是,当前职业院校大多侧重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而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研发方面的服务较为欠缺。究其原因,一是职业院校教师和教学设备等资源充足,技术教育和培训业务效益回报快;二是技术研发投入大、运行周期长,职业院校还未能像本科院校一样,具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完善的保障机制,从事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和工艺升级等领域的教师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不足;三是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渠道比较单一,缺乏市场拓展意识,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二、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精粹

黄炎培先生主张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强调不能机械地教授学生技术技能,还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一技之长,还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塑造敬业乐群的优秀品质。

民国时期,社会人才紧缺,但学生毕业却无一技之长,习而不得、学未致用,“毕业即失业”,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生活与劳动相脱离的现象非常严重,黄炎培先生感慨“今青年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比比皆是。苟长此不已,教育愈发达,失业者愈多,满地皆高等游民,成何世界”[3]。为此,黄炎培先生提出大职业教育观,要求“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他深刻指明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发展职业教育不只是教育内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参与。[4]

虽然时代在变化,但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仍然历久弥新,对当前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思考和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提升策略

在黄炎培先生的大职业教育观启示下,职业院校联合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搭建“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人平台,梳理各方需求,明确协同目标和职责,制定运行保障机制;利用四方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度,促进“三教”改革,提升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最终提升社会影响力。

(一)搭建四方协同平台,提高社会参与度

职业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职责,但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开展均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的,所以,职业教育主要产品与服务是人才培养。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数字化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创新与服务等方面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需求。开展四方协同育人,需要明确协同内容、对象、目标和管理机制,才能确保长效运行。

如以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为学生为例,四方协同体系建设需根据学生成长过程规律和需求,梳理出职业启蒙、招生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就业服务和社会回炉培训服务等服务过程。能够助力每个服务过程实现,也同步满足其发展需求的合作伙伴即协同对象。首先,职业启蒙环节如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为增强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协同行业可为研学旅游业,协同企业可为地方区域范围内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而政府可为教育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其次,在招生环节,协同企业可为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政府则是县级及以上招生主管单位。人才培养环节可根据专业建设、课程、教材、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和教师培养以及企业需求等内容,梳理具体协同对象。再次,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结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确定各方协同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最后,以“政府引领,多元参与、合作执行、资源共享、成本分担”的原则,建立协同合作的动力机制、日常运行保障机制、动态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结合具体项目开展需要,再深入建立职教集团、产业学院、协同创新院等平台之下的二级组织机构,形成“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体系,既系统解决了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活动问题,又满足了各方在新经济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的需求。

(二)加强专业规划与研究,增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度

1.突出专业建设特色

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整体规划水平,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尤其是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的数字化专业。一是夯实规划制定的前期基础。在四方协同育人平台架构下,遴选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专家组成的专业设置规划团队,基于地方行业企业调研报告和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提升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整体规划科学性;二是结合区域特点,在专业规划目标、实施进度安排、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等方面深入策划,提高专业规划可行性;三是加强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系统研究,组建由“政校行企”四方构成的研究团队,对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现状和优化机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提出决策建议;四是整合资源,聚焦优势,将职业院校优势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相融合,打造重点特色专业。

2.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信息化管理,获取产业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动态数据,促进分析、决策,实现宏观调控。一是要健全对接产业、便于动态调整、可以自我优化的专业建设发展管理机制,促进专业教学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二是要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状态数据管理,利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对招生、实习、就业、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三是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依据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横向、纵向分析专业建设结果,将无法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予以预警或撤销,实行动态调整,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1]42

(三)产教促“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匹配度

1.引入与培养并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1)优化教师来源

面对“双师”资源不足问题,黄炎培先生明确指出,在学历和职业经验无法兼备的情况下,优先引入职业经验者,他们熟悉行业企业运作,实践操作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有利于实训教学改革。因此,借助四方协同育人平台,政府和学校应该实施全职和兼职教师选聘的“倾斜政策”,大力引入行业企业大国工匠进课堂。

(2)加强教师培养

借助四方协同育人平台,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依托地方国有企业、大型民企,校企共建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挂职锻炼和继续教育研修机制,打通“双师型”教师成长晋升通道,激励教师自我提升。二是实行“引企入教”模式,开展校企教师和师傅结对子,引导教师掌握地方产业的新技术、新工业、新发展、新产品等,深入研究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

2.校企联动,改革培养方案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职业院校需要紧密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对职业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开展充分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目标为要求,以学生适应将来实际工作要求为着眼点,开展面向学生职业素养、管理创新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编制,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衔接。

产教融合可深入教学项目、实训场所设计、设备捐赠或采购,最大化地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工作、技术创新与服务,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也符合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观。因此,在具体课堂教学模式上,应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操作演练等形式,突出“行动导向”的特征,强化过程实践。

3.行企参与,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工具,是校企联动设计教学内容的载体、产教融合的直接体现,更是加快“三教”改革的必要步骤。因此,需要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生产技术人员、职业研究专家、职业院校领导和专任教师等构成的编委会开展教材编制。课程体系设计以工作任务、项目课程为主线,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实训项目,采用“活页讲义”“模块教学”方式,渗透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素养。[5]

(三)加强科研,提高技术创新服务效度

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体现,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可以紧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向农村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为乡村发展赋能;也可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缺领域,面向大中小型企业,大力开展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还可以面向社区,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家庭幸福生活赋能。除此之外,职业教育在成果转化、工艺改造、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服务更是体现职业教育高端的外部效能。通过加强科研,借助四方协同育人平台,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人才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甚至深入地方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工艺改造、技术创新与推广等,促进地方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

四、结语

运用黄炎培先生的大职业教育理论,职业院校联合政府、行业和企业搭建“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专业精准对接产业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发展,为大中小型企业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为产品升级提供技术研发和工艺改造,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职教智慧。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协同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