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课程思政发展能力路径探索

2022-03-18 01:26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张晓琴
成才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政治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张晓琴

职业技术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办学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职业教育与思政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值价观,这也对职业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职业大学教育中提升教师思政能力水平,如何有效促进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提升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夯实教师专业能里、转变教学思路、顺应改革形势,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资源相融合,全方位、网格化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整个教育和教学全过程是实现高职技术大学教育的有效探索途径。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是研究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思政理念说,这种观点是对传统思政课程的突破和创新,有学者分析认为传统思政课程面临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局限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思政教育“孤岛化”“两张皮”现象,进而提出将思政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实现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共同育人的效果。二是思政教育融入说,主要是在课程设计、教学开发、教学评估和教学考核等环节,设置思政教育元素,推动课程思政教育。三是思政教育范式说,该观点主要认为从课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入手,从中提炼课程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等价值,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建立共同的情感认知、价值认同和行动的政治方向。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发展,其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共同的思想价值认同。

2 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课程思政之目标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部分学校在专业课程中生硬地插入一些思政内容,没有很好地完成课程思政的任务,也没有达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课程思政应立足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利用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重视度与认可度,从不同的视角,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操守、文化自信、身心健康等方面实行塑造与引领。

3 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课程思政现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思政课程建设提出来新的要求,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度关注,通过思政课程设置、教师思政能力提升等举措,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高职大学课程内容设置不均衡,存在轻就业、重技能教育,轻德育、轻人文的现象。高职业技术大学生源比较复杂,普高单招和单招生源也有一定的比例。此外,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充分认识,也尚未完全接纳“课程思政”的理念,总体表现出缺乏学习兴趣,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与此同时,一些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识偏差,甚至将思政教育主观的划归为学生处、思政课程、思政教师、班主任的工作范畴。因此,教师既没有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素养,没有持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也忽视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思想政治的引导。再者,与专业思政教师相对,对于非思政教师而言,在思政研究方面仍存在课程专业能力不足、基础薄弱等问题。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中,思政教育元素未深度融合,在教学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考核等工作上缺乏探索研究。因此,课程思政教学道理任重道远。

4 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课程思政发展能力之路径

4.1 提升思想理论水平

教师要肩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责任。高职大学课程思政中,教师是作为关键的因素,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首先提升高职技术大学教师思政教学专业能力是首要之举,要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论述,奠定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教师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其次高职大学要加强课程思政化研究项目支撑,鼓励、引导教师结合自身专业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专业领域思政发展道理,挖掘专业中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思政价值。最后要强化课程思政化发展考核,要结合专业实际,研究制定课程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等系统性课程思政化发展路径,同时通过以考促学、以考促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化建设步伐。

4.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职业技术大学教师除了要提高知识储备,加强业务能力、提升人文底蕴,积极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外,还要逐步掌握“课程思政”的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整个过程。职业技术大学教师也要向学生传递政治导向、师德师范、专业知识、思想道德、核心价值等课程思政的内容。此外,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师德师风会成为同学们的典范或榜样,也会成为反面教材。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等也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文化育人、精神成人、专业成才等方面,通过实践加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正确的是非观,端正的职业态度,掌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

4.3 夯实教师专业能力

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课程思政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体验。此外,利用好第二课堂,加强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使第二课堂和专业课堂充分协同发挥作用,深化其思政教育功能。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移动终端、新媒体、第二课堂等平台,使学生喜闻乐见,学有所得。实践类的课程,以实务操作、情景模拟、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通过启发引导式教育,将思政内容融入平时的专业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夯实专业知识,注重教学设计。专业教师要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专业发展动态,阅读相关书籍、期刊论文,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此外,职业技术大学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完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深入挖掘出思政育人元素。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习到专业知识、还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积极主动、踏实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参加思政研修,深入实践锻炼。职业技术大学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利用观摩与实践,座谈与研论、专题讲座等机会,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思政素养,通过培训学习培养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结合的自觉意识。同时,职业技术大学教师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利用假期时间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参加实践研修,构建“翻转课堂”、“微型课堂”、开展现场教学、情景体验式教育,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感悟整理力量和智慧,作课程思政的践行者。此外,专业课教师要利用进企业机会充分认识行业发展动态,深入实践锻炼,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根据职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开展切实有效的课程思政。

5 结语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课程思政发展能力,既要提升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还要夯实教师专业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始终,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富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政治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