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

2022-03-18 01:26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芮含琴
成才 2022年9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 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芮含琴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艺术院校肩负着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重责,而艺术人才品德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因此,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高低间接的影响着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提高艺术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1 提高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充分把握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在校大学生是这种特殊性的主要来源,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重心、学习方式、性格表达以及自身的道德约束力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首先,学习重心,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学习重心更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这种状态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形成,学习重心的倾斜导致了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方面可能会比普通大学生更有难度。其次,在学习方式上,艺术院校大学生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所区别,很多艺术院校的专业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思政课的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安静专注,动静反差带来的矛盾使得认真专注的上好思政课对于部分艺术院校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在性格表达方面,艺术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所以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会相对感性,更加勇于彰显自身的独特性,这点从他们平时的衣着举止就可窥见一二。最后,“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自身道德约束力相比普通大学生而言也是较弱的,他们的道德观念基本还是在情感的层面。”加之,近年来西方价值观地不断涌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道德观带来了冲击,如今很多艺术院校的大学生都存在崇尚功利主义、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各种问题。文化基础薄弱、重专业轻政治、习惯于相对自由的课堂以及自身道德约束力弱这些都是存在于艺术院校大学生身上的特点,充分把握这些特性是艺术院校后续采取措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

2 提高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点是改进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2.1 坚持守正创新原则,改进教学内容

坚持守正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原来的教学内容中,不断引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改进,达到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培养人才的目的。

首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的融合,挖掘艺术作品作为德育资源的价值。艺术作品尤其是红色艺术作品往往包含着宏伟坚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把它们引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在面对音乐专业的同学时可以将抗战红歌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将艺术作品引入课堂时,不能仅仅只是将它们作为例子一带而过,而是要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挖掘作品与课堂内容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对艺术作品的深层解析不仅能让学生对艺术作品创作的意义有更好的把握,还能加深他们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抽象理论的理解,从而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其次,加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统一性。随着实践课程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加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协调统一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让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再通过实践教学来反馈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运用到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率,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学习理论知识。

另外,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艺术院校思政课的发展应紧跟时代的脚步,教学内容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艺术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艺术院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时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授课内容,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创新教学方法

除了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十分重要,只有保持二者同频共振,才能让学生对思政课喜闻乐见。

首先,注重网络教学平台的打造,使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互联网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十分熟悉,同时疫情的出现加快了线上教学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注重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使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艺术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新尝试。教师在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线上的精品课程的同时也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利用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注重网络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线下的思政课堂,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其次,加强课堂互动,推行“参与型”课堂。突出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参与型课堂实行的基础,与传统灌输式的课堂相比,它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与交流:一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交流,例如对艺术创造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程内容的感悟、理解、运用等方面进行自我表达,并结合自己的艺术专业进行艺术创作来具体阐释,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增加他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开展以学生专业为基础的特色校园活动。校园活动作为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重要平台,在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关注度,学生在参加校园活动的同时也能实现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展特色校园活动,例如,在节日之际开展与之相关的古典舞比赛、红歌比赛等。校园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 提高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着眼点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在艺术院校思政课堂中,不管是对学生个性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关键环节都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对艺术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注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师风师德、艺术修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首先,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主义艺术人才的培育者,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坚定的政治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原理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任何时候都能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一名肩负时代重任的合格青年。

其次,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师的“教”与“学”都是围绕“德”展开,因此,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都十分的重要。教师的言行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艺术院校内,艺术院校的学生更加感性,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相对而言也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不仅仅只是一名授课的老师,更是品德方面学习的榜样。

另外,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并不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而教师艺术素养的缺乏,会导致师生无法建立良好的沟通,所以艺术院校在培养思政课教师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注重教师的艺术修养。教师在提升艺术修养的过程中会增加对学生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艺术修养的提升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供了基础。艺术作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良好渠道,思政课教师艺术修养的提升能更好地发挥该渠道的作用,达到提升思政教学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