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的时事导入法探讨

2022-03-18 01:26南通市第二中学张健花
成才 2022年9期
关键词:时事阿富汗课本

■ 南通市第二中学 张健花

1 高中历史教学中时事导入法的重要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我们映入脑海,首先想到的会是“枯燥”“无趣”,让同学倍感历史知识与她们有着较远的距离感,无法产生共鸣。因此,好的导入能够点亮教学课堂为知识有效输出奠基。教师若能基于课本,在此根本上结合生活上的时事“热点”进行导入,贴近学生认知范围,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体验感,首当其冲抓住其兴趣,激发学习求知欲,使学生踊跃探索历史,进而使课堂教授顺利进行,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探索历史,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2 利用国内时事导入

2.1 采用国内重大活动热点时事导入,发挥时事的时效性

国内近期发生的重大活动事件在具备较强时效性的同时更是备受学生关注的热点。导入热点时事,使其进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更容易产生话题共鸣,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积极性。

例如,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党的十九大时事内容引入“中国近代史关于中共十一”的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讲授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党的十九大是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序幕,其中在会议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做报告等资料。明确讲授此次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课本,让学生容易深刻记忆。

通过介绍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阶段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承担筹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对激励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将党的十九大与历史课程中“中共十一大”所召开的背景相对比,既能展现两次会议召开的重大意义,亦能相较出两次大会在不同背景下所关注的重点亦有偏差,进一步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不同之处以及不同作用。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既贴近学生生活时事热点,增加话题讨论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又联系到历史课本,回归历史课本知识,激发同学探寻历史的求知欲,深刻记忆,培养学生历史感,提升教学效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2.2 利用科学家时事导入

在网络信息飞速传播的现代,网络覆盖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点,信息传播速度飞快,因此为我国做贡献的科学家的信息事迹能够传播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众多伟大的科学家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坚守在科研的一线,网络传播使人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实况,深刻体会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与使命感。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教师教授“现代中国的科技”中可以导入“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时事热点,开展学生对“袁隆平爷爷”的事迹互相了解讨论活动。进而引发学生对他的事迹讨论总结发言,最后由教师补充讲解回归课本。讲解课本中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先后发明了“三系法”,为中国人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等事迹,加深同学们对重点知识的记忆。通过导入袁隆平近期资料,更好地打开学生的脑洞,激发学生讨论热情,立足课本结合时事,高效学习历史课程。另外可以在讲授“两弹一星”时,播放央视播出纪念东风一号导弹发射六十周年的纪念片,通过观看纪录片,既可以丰富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兴趣,又能结合历史,渗透课本知识,让学生体会现今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先人的努力奋斗;通过纪录片讲述老一辈东风航天人不畏艰险,无私奉献,面对挑战不畏困难的精神,奇迹般地用不足三年的时间在大漠深处建设起我国第一个陆上综合导弹试验靶场,打破苏联专家预测的至少十五年的说法,先辈克服缺少技术人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等所带来的影响,自己人拿起笔刻苦钻研,努力实践导弹试验理论等事迹,结合课本,综合两弹一星知识,让学生亲近的、设身处地地感受先辈无私奉献,致力爱国主义事业,促进历史知识的记忆,灵活运用材料回答历史问题。

2.3 利用我国重大科学技术进展时事导入

我国航天事业备受人们的关注,同时在学生的心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太空的神秘、航天事业的伟大,一直是学生心中的向往。教师在课堂上引用航天科技成果进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链接课本历史,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能力,顺利达成历史教学情感目标。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近期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迎来重大转折点的热点新闻事件,吸引学生兴趣,给予学生学习动力,进而再去联系课本历史,讲解现代中国的科技这一课程中的航天工程,通过现今航天发展同课本历史中的航天工程进展进行对比,体验国富民强,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改变,建立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例如“近期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升空”这一时事登上微博热搜引起我国人民的热烈讨论,天和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是中国在航天科技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可以将这一时事资料引入课堂,讲解由我国自主研究的天和一号作为我国空间站组成的一部分,意义在于满足太空实验,提供给宇航员在太空中长期的适时居住场所等,满足宇航员进行太空作业的要求,为我国日后空间站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导入历史课堂,可以呈上航天历史启下现今航天事业进程,增强课堂趣味性,结合课堂知识让同学对历史有主动探索欲,促进历史教学顺利进行。

3 国际时事导入

3.1 利用他国政治时事导入

历史是开放的,是面向世界的,因此高中历史课程不仅有中国史,还有世界史。课堂上在对世界史进行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国际上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而抓住课堂主体,对课本知识进行教授。因高中生在校学习时间长,与外界时事接触减少,使其关注不到时下热点,所以教师通过让国际重大事件进入课堂,既可以吸引学生上课专注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国际重大事件中学习历史知识,进一步结合历史课程中的重大事件,提升学生的历史感。与国内时事相比,国外国际时事更能吸引学生,通过导入国际时事,可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之情,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例如中东问题至今未解决,其仍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当今中东形势仍动荡不安,局面依然严峻。课堂上教师在教授“中东历史”及“强权主义和霸权政治”过程中可运用现今中东问题形势来进行导人。中东问题至今也无法解决是因为涉及因素过于繁杂,最重要的是宗教方面问题,其次也是一直有别的势力插手干预局面,使其自然资源、水源、领土纷争不断等,保留这些问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讨论中东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剖析及理解繁杂问题的方法,培养深入问题的素养,增强历史洞察力。

3.2 利用外交时事导入

我国一直奉行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路线,愿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同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联系,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外交时事导入课堂教学,既能丰富学生国际时事知识,开拓国际视野,也能更好地了解历史,与课堂上的历史知识产生共识,深刻记忆关键历史知识点。

例如阿富汗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在2021年8月塔利班同阿富汗发起战乱,最终塔利班建立新政府,教师可以导入这一时事热点,运用到讲解“强权主义和霸权政治”这一课堂上,讲解阿富汗虽一直驻扎美国军队,但最后还是被塔利班攻克,美国军队退出阿富汗领土,塔利班取得胜利这一资料。导入在阿富汗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后,我国依旧同各方保持联络,中国支持阿塔建设稳健的宗教策略,遵守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中国外交部表示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愿,不干涉他国内政,也绝不允许他国干涉我国内政等资料,既可以丰富学生对于国际时事认识,又可以结合历史强权主义和霸权政治去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认识到我国外交政策,从中感受我们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我们革命先辈拼命为我们建设的和平生活,进而达成历史情感目标。通过导入在阿富汗局势还未稳定时,我国作为阿富汗的邻国,我国具体提出从六个方面帮扶阿富汗的资料,讲解因阿富汗战乱不断常年与国际脱节,在疫苗接种上资源稀缺,我国首先帮助阿富汗疫情防控问题;其次保持对阿口岸开放,依旧保持中阿贸易合作;再次帮助解决阿富汗难民管控问题等。通过我国对于阿富汗的帮助导入,渲染大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激励学生学习历史,开拓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推动全方位发展。

4 结论

时事导入法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有着重大意义。历史教师面临着更大要求的挑战,教师要提前备课,搜集整理更多的国内外时事,将这些热点时事与所要教授的历史知识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鉴赏历史的能力,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时事阿富汗课本
时事半月谈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时事政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阿自杀袭击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