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对化学教学策略的影响

2022-03-18 01:26佳木斯大学杜婉莹周淑晶
成才 2022年9期
关键词:选科教室化学

■ 佳木斯大学 杜婉莹 周淑晶

1 新高考的实施对化学教学策略的影响

1.1 对学校化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

学校要对教师及其学生、家长开展新政策的宣传普及,新高考的来临势必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学习化学人数变得不固定,需要教师的数量也不一定,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各高校大多专业招收化学考生居多,尤其近几年对于医学专业的大力扩招,同学们也表述绑定“物理+化学”将来好选专业、好就业,所以模拟选科发现,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选择化学的人数都较多,但化学老师的需求量和教学制度安排却并不能对应学生的需求。新高考中提出的“选科制”和“走班制”的新模式倡导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但学生对于自己未来规划上还是有一定的盲目和不确定,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就业规划指导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选科,高中教育评价模式的绝对评价也向相对评价和综合评价转型。

1.2 对化学教师教课方式上的影响

新课标比照旧课标的内容发现,增加了许多提高学生素养方面的内容,积极落实以德育为基础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针对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发现,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单一讲授法,很多关于实验部分的知识也都是靠语言讲解,所以造成学生无法直观感受、生硬的记忆量大,所以新高考的改革下教师要增强化学实验中情境创设的部分。化学是一门建立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高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就需要化学教师通过实验趣味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化学是一门比较切近生活的学科,教师可以多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化学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针对新高考模式,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入选科制和“走班”制的教学模式,融合自身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学科将来的工作方向和实际用处。

1.3 对化学教师教课内容上的影响

针对以往的化学教材和课程目标教师更多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高一第一章接触化学计量,高一学生的化学基础还比较薄弱,面对抽象难懂的化学计量部分学起来较吃力,很多高三学生也反映总复习时面对化学计量部分仍有困难。新教材更注重本质的体现和学生分析能力,让学生抓住基础,进行探究,万变不离其宗。以实验为地基展出现象,得出本质,大量的本质结合到一起可以进行理论推导。在实验上增加了很多内容。根据调查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制让学生感到很盲目不知如何选择,一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擅长和兴趣,尤其如今,学生选科与将来报考专业息息相关,更是强调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当下感兴趣的原因也过于片面。新教材还添加了很多化学史以及实际生活的知识,辅助学习化学,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方式,把化学更生活一些,教师在讲授中逐步渗透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学生选科上提供一些指导素材。

1.4 对化学教学目标设立的影响

新高考改革下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化学科学素养,并且根据新型报考模式——不同专业需要不同的考试科目,对于学生在高一时候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更具体到职业化,以至于学生学习化学的目标不仅仅需要学习课本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化学科目在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教学之前教师对于三维目标要重新确立,知识与技能上增加对实验的深层次理解和职业规划理解性;过程与方法上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增加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通过教师的个体分析了解化学的发展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树立科学意识为将来科研事业培养人才。

2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学策略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1 学校层面

2.1.1 向有经验的学校学习解决学校的盲目性

新高考制度已经在其他试点实施已久,其中的优缺点也逐渐显现,而对于黑龙江省的新高考施行是将要参照上海地区的,对于佳木斯地区的新高考安排也应该积极向上海地区以及其他开展过的省份学习,新的政策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变可谓是空前绝后。针对新高考的“选课制”和“走班制”,仿照大学的教学方式,可是面对高中生要达到的学习程度,却不能完全参照大学而是要向其他高中学习。选课制一定程度上遵照了学生的自主权,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由,而“走班制”也并不仅是换教室上课那样简单,新高考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性,却造成了学校管理的麻烦。面对其他省份的施行,不同学校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佳木斯地区也应该结合这些学校政策上的优点,针对自身的特点,开创适合自己的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以便使学校取得好成绩。

2.1.2 增加教室数量解决新课改中“走班”制的问题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2021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明显增多,即便按照旧制度的教学实施,教室数量也不足使用,尤其现在新高考的进行,“走班制”的施行更需要更多教室来支持教学的实现,而且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针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实验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所以就需要学校提供更加科学的实验室。针对新高考的“走班制”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尤其教室的安排上和课堂的纪律都要加强关注。“走班制”需要一定空教室备用,这与旧制度是大有不同的,传统的教学制度是不需要备用教室的,而且针对化学学科,教师大多只停留在实验展示阶段,并未让学生有过多的实验尝试,所以新的制度下,组织安排学生实验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建议个别教室不宽裕的学校应及时想好对策,增建教室和实验室。对于佳木斯地区新高考选考制度教室安排,可以参照多次模拟选考情况。

2.2 教师层面

2.2.1 加强教师对新高考政策的接受度以增强新高考的实施效果

根据调查发现,新高考的制度实施处于初期阶段,教师和学生也都处于刚认知的阶段,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虽然同处于盲目时期但却担任着指导学生的职责,如果教师都抵触新制度那对于新高考的开展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面对教师的抵触心理据分析可以总结两点:第一,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新的制度,教师表示不知能否会适应,部分老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存在担心。第二,对于新教材的变化,教师要重新整理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面对新高考教师要结合新教材和新课标调整教学方案。

2.2.2 改革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化学课标要求

针对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发现,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标要求以化学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为基础教育学生,让学生具备化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知识与技能上增加了要求是:教导学生去了解化学与生活、科技、生产和科学方面的联系。过程与方法上:强调学生的动手、观察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技能处理简单的生活问题,达到学有所用。对于实验部分,要求在教师安全指导下把更多的演示实验变为先教师演示后学生实操的实验,这样学生可以增加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体验化学的科学奇妙,实操一遍也对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结果记忆更深刻,理论知识学习也更深刻。

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要能够适应改革环境,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引导和职业规划,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教学特点应对新改革的实施,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更喜欢化学,教师要利用好新教材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或者实际操作的方式展现化学的美丽和科学。

3 学生层面

3.1 加强学生的积极性适应新课改提高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从系统学习提升到多方位的学习,不同的学生也有自己不同发展学习需求,所以新高考强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求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和未来发展。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那对于学习需求和规划合不合适也只有自己知道,新高考弱化了教师对教学的主导性,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考试上也增加了“选科”的制度,尽可能消除了强制性的学习形式和“大众式”的学习效果,学生就应该把握住优势,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科目和未来规划。

3.2 加强学生的规划力适应新课改“选课制”的要求

学生在选择上要更理智,如今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强调,学生选科的科目要结合未来专业的选择,学生要多结合老师的意见、多查找感兴趣专业的未来发展和要求,不盲目跟从,充分展现自我,有自己的计划安排,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的表现出来。佳木斯地区的高中学生虽未正式施行新制度,但教材已经使用了新的版本,学生应结合新的教学目标和教材,掌握新的高考动向,结合自身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学生也应多于教师进行交流,面对新高考局势,只有相互配合、交流才能使新高考更好地进行下去。

猜你喜欢
选科教室化学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