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视作品指导体育教学的功能方法探究

2022-03-18 01:26上海体育学院朱经纬
成才 2022年9期
关键词:影视体育教学

■ 上海体育学院 朱经纬

用影视作品指导体育教育主要基于行为学习理论,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用合适的影视作品指导或辅导体育教学,通过模仿—习得—提高—创新的路径,实现对知识、训练、心理、比赛的提升作用,现就其功能、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 影视与体育教育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民军队把系统化开展体育运动作为增强军队体质的重要工作来抓。20世纪30年代,郭有守发表了《电影事业之出路》,明确指出要把电影作为宣传体育运动的工具,要通过体育使国人强健,并且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从此开创了中国影视与教体的融合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女篮5号》《一个女教练的自述》等作品在表现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同时,也生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回忆勇攀珠峰的《攀登者》是通过体育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完美实践。

2 影视作品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影视作品对体育教学起到的意义在于:相对比书本学习而言,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直接、规范的试听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和指导实践,其主要功能表现在8个方面。

2.1 学习知识的功能

作为体育运动本身而言,现场现身教学和指导的方法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理知识、训练知识、比赛知识、心理知识。作为线上教学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疫情期间出于锻炼身体的需要,线上体育视频已经成为普及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运动项目的有力手段。

2.2 伦理道德养成的功能

出于传统偏见,体育人往往被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优秀影视作品所表现的顽强拼搏、团体合作、追求和平的体育精神,往往具有跨时代、跨国别和跨种族的特点。美国电影《弱点》反映了在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歧视之根深蒂固与救赎的尝试。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反映了印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以及普通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电影《攀登者》以回顾我国运动员首次成功攀登珠峰的历史,完美地展现了家国情怀在体育人心中的愿景。

2.3 寓教于体的功能

教和学作为对立统一关系,教学目标方法同学习目标方法如何做到统一,体育教学具有先天的优势,体育类影视作品在表现目标—过程—结果方面优势显著。一部优秀的体育影视作品让观众看到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往往通过目标选择的纠结,实现过程的挫折,激烈比赛的紧张等一系列节奏感,成功地把故事推向高潮。欣赏体育影视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美国电影《卡特教练》更加简单直接地将体育服务于整体教育的意义,实现了运动成绩和学业进步的完美统一。

2.4 激励斗志的功能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躺平”一词,大量年轻人逃避现实而当起鸵鸟。回顾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体育救国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意志,蒋南翔“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校训,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英雄斗志,苏炳添创造黄种人百米纪录的奇迹,无不生动地告诫世人:从贫穷弱小到世界第二号强国,不是靠“躺平”实现的。《妈妈的神奇小子》记录了残奥会冠军苏桦伟成长的真实经历,也阐释了所有奇迹都是辛苦付出的过程,是同自身和外部进行抗争的结果。

2.5 审美的功能

体育的美主要体现在运动员自身体型、形态和气质上表现出来的美感,运动队服装举止整齐划一的美感,运动过程中带动观众的节奏感,表现肌肉爆发力、速度和力量的冲击感,表现技术娴熟的动作感,表现持久耐力战术策略的智慧感,球迷的形态、着装、举止所表现出来的人气感等。影视作品通过夸张和特写运用等拍摄手段,更有利于表现这些美感。此外,由于影视叙事的故事性特点所表现出来的喜剧感、悲剧感等,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审视自身和所从事的体育事业。即使不从事体育事业的人,也能从体育影视中很好的欣赏到这些美感。

2.6 心理情绪引导与调节的功能

对普通人而言,适量的体育活动能够起到精神愉悦的效果。对运动员而言,训赛所经受的运动量要远远大于普通人所承受的数量,加之训练过程枯燥,比赛场上变数较多,结果胜负往往对运动员情绪影响较大。对于一部分心理承受较弱的人,很可能诱发应激反应综合征(PTSD),因此对其跟踪观察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非常必要。影视往往能够将运动员代入其中,令其更加全面地看待过程和结果,从而比较容易放下悲观心理,正确评估目标—表现—结果之间的关系。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中,教练对队员和球队,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很有借鉴意义。

2.7 指导或预测实践的功能

近代以来许多科幻小说、影视作品最终都在现实中得到实现。一些体育类影视作品也是如此,比如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中很多夸张的艺术表现桥段,在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排球应该向其他运动项目吸取技术营养的命题。美国电影《洛奇》则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一位没有排名的业余拳击手是否有机会取得社会认可的机会。体育影视作品丰富的题材和内容,既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对体育自身技术、训赛的发展,同外部的关系演变,对其他行业的启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预测意义。

2.8 规范底线警示警戒的功能

体育事业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充斥者正邪斗法,兴奋剂与反兴奋剂,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中国台湾电影《破风》中记录了使用为取得成绩使用兴奋剂的情节,美国纪录片《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记录了不法分子勾连高校教练录取体育特长生的故事,美国纪录片《吹哨人:美国体操队性侵丑闻追踪》曝光了美国单项协会的有毒文化问题等。此类影视作品指出了体育运动的道德底线和行业红线,具有重要的警示警戒意义。

3 影视作品指导体育教学的方法

体育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具备很强的实践性,根据项目不同,场地与设施也不相同,运动员以体能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身体训练,以比赛为目的的技战术训练,都各有特点和要求。行为学习理论指出,模仿是习得和提高的必要过程。因此搭建刺激—反射—评价机制为核心的教学系统,可以把影视的指导作用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发挥前述8个方面的功能。

3.1 体育教学系统构建分析

以教学构成的要素来划分,体育教学系统可以包括教师、学生、场地设施、评估考试等4个子系统。

(1)教师子系统,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材教具、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学成果检测等6个方面。

(2)学生子系统,包括意识形态、知识学习、心理情绪、身体基础技能、训赛实践、评估考试等6个方面。

(3)场地设施子系统,包括线下的教室、训练场、比赛场、居家及其他运动场所,以及线上的手机、智能终端和云数据,共8个方面。

(4)评估考试子系统,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状态、体能状况、技战术水平、临场发挥等5个方面进行跟踪检测与评估。

3.2 影视在体育教学系统中的运行机制

单纯从物质形态看,影视作品属于教材教具,但是作为教学中的穿透性元素,影视涵盖在系统各方面。这是因为影视作品所发挥的作用是通过人的神经系统进行传递,影响着人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着肌肉骨骼的操纵能力。这就说明,影视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教材教具,它不单纯是从知识习得和辅助训练的方式来对学生发生作用,而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来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用。

3.3 影视教学的基本方法

(1)根据教学目的选择不同影片或片段,制定相应的观影计划和评估办法。(2)教师应提前对影片进行全面了解,提出本次观影所要达到教学目的以及评估办法,同时制作学生观影自我测评表格及相关问题。(3)观影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对重点桥段进行讲解,对非重点部分适当讲解。(4)对学生观影自我测评表格进行解读,对未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可深入了解具体原因。必要时将影片推送到学生手机等智能终端,以便学生课后继续观看。(5)对学生训赛过程实施录像,包括学生个人和运动队集体表现情况进行录像。每次训赛结束时,由学生和运动队填写自我测评表格及对其他队员的评价表格,教师对运动员和运动队的表现测评表格。(6)结合影视、学生训赛录像、自评表和他评表、教师测评表,逐个分析学生和运动队在情绪、体能、技战术、赛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找出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7)进行下一课目教学之前,教学两个方面同时对本阶段教学和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场景回顾。

4 结论

影视作品对体育教学对意义在于创造了一种更加生动对形象和场景教学,建立在刺激—反射—评价基础上对教学系统,有利于更好完成教学目标。随着影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影视作品将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并将对体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

猜你喜欢
影视体育教学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影视风起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