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建水紫陶的数字化保护策略

2022-04-07 13:10马楠
河北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建水数字化信息

马楠

(云南艺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通过生活实践所创造并世代相承、口耳相传的活态文化记忆,凝结了民族智慧和精神文化的文明遗存,蕴含着民族独属的文化基因。建水紫陶,作为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技艺,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重庆荣昌安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正式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独具匠心,造型种类丰富多样,不仅凝聚着当地民众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还是云南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载体,与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密切相连。

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现代人居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迫使建水紫陶逐渐散失了原有的手工艺文化生态环境,使其在传承和保护方式上受到束缚。以师承传艺、口手相传、静态藏品展示为主的传统保护手段已难以解决目前的传承困境,无法有效而全面地对其进行活态保护和传承。如今,5G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所具有的存储长久性、操作便捷性、展示丰富性、传播广泛性、参与互动性等优势对建水紫陶开展数字化保护,将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再利用,扩展传播领域及呈现路径,全面提升社会民众对建水紫陶的重视度和认知度,扩大其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无疑是促进建水紫陶革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推动建水紫陶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的概念

媒体(media)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信息载具(vehicle),通常情况下,我们可将媒体理解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或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和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体的诞生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阶段,那些承载并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信息的岩画、竹简、石碑等可成为古老的媒体形式。现代社会中的报刊、电视、广播和户外等,被称为传统媒体。而“新媒体”的概念则是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它的产生标志着科技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进步。国际上对“新媒体”的定义,一般是基于通过各种数字化技术和现代信息设备载体,连接到互联网进行查看访问的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以交互式的用户反馈和创造性的参与形式,如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视频、游戏等。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互动性,它可将传播的内容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渠道实现连接和对话,让全世界各地的人共同参与、分享、评论同一个话题,且具有范围广泛且形式多样的特点。所以说,新媒体是基于数字化和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的艺术和技术上的新形式,不但能够丰富参观者的参与体验方式,还能增强体验者的感官体验[1],是一个群体共享的互动性平台的多元化体现。

二、新媒体对建水紫陶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目前,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化保护,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并具有相当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开发了高精度3D扫描系统,并开展了博物馆和古遗址的数字保护的研究和应用[2]。国内在数字化保护的运用上,从数字故宫的网上虚拟展览,到敦煌诗巾、数字长城、兵马俑的数字化展示等项目,都取得了在新媒体视域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标志性成果。

新媒体作为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段为基础,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参与方式的互动性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其特征以数字化、超文本、互动性、虚拟性等为主。新媒体以数字化的呈现形式,使人们的传统生产生活、思想观念和娱乐方式都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作为一种处理信息的技术,即将诸多繁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被度量计算的数字、数据,根据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再将它们转变为一系列可存入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的技术[3]。对建水紫陶开展数字化保护,一方面能为建水紫陶的保护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将其具体的手工艺文化以活态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呈现;另一方面还能革新建水紫陶的传承形式,将建水紫陶的手工艺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无限性、共享性和可再生性数字化信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领域进行传承,从而成为受众能够认知、共享和互动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以此激发建水紫陶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建水紫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建水紫陶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建水紫陶盛产于云南的建水县,始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因其在传统制作材料中所用的紫色、白色、红色、黄色、青色五种陶泥,又被人们称为五彩云陶。建水紫陶采用书画点染、精雕细刻、彩泥镶填、高温烧制、抛光打磨等工艺流程,将中国传统文人书画、民族图案、残贴装饰艺术集于一体,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民族审美趣味。它所体现出来的美学观念,是一种蕴含了时间、空间和历史的文明之美,一种带着古朴、含蓄、浑厚、苍拙的残和缺所创造的极致之美,体现了中华传统审美的诉求[4]。这其中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古朴典雅,还充满了民族文化的风韵和民俗生活的气息,使之成为云南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在旅游文化产业的推动下,建水紫陶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全县从事建水紫陶生产、经营的相关企业(作坊)个人达到80多户,从业人员2000多人,拥有梭式液体气窑45.5立方米[5]。但是,随着对建水紫陶产值效能和经济效益需求的不断提升,现代机械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正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由于目前建水紫陶市场尚未形成统一性和权威性的行业生产标准,现有市场中各类紫陶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中低端的日用陶和美术陶趋于饱和,本该具有较高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的高端艺术陶则显得尤为缺乏,这就造成了对建水紫陶制作技艺保护和紫陶文化传承的困境和问题。

(一)缺乏对数字化保护的利用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建水紫陶的数字化保护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也没有针对性地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建水紫陶开展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仍停滞在理论层面的商讨和研究。虽然,建水紫陶博物馆网站早已上线启动,但选择的展示方式还是以比较传统文字+图片形式为主。网站中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不够周密完善,用户不能进行下载、共享和参与互动。具有代表性的紫陶传承人,也未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四层分级制建立相关的数字资源信息,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建水紫陶的数字化保护利用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现有的传承方式单一

建水紫陶目前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子承父业、师徒传承和学校教育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主要通过一边口头上的教授,一边以行为示范的方式进行传承。这种传承形式效率不高,比较传统落后,缺乏有效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容易受到传承人个体知识水平认知和思想观念差异的影响,造成在传承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技艺和文化传达与理解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全面而有效地做到对建水紫陶精神、文化内核的准确传承,影响到建水紫陶艺术价值的呈现。

(三)缺乏多样化的传播途径

由于目前对建水紫陶数字化保护的程度较低,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数字化的传播途径还有待加强开发。加之建水紫陶制作技艺的传承,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师徒授艺传承、口手相传的方式进行,除了建水紫陶相关的传承人、从业者和专门的研究学者,能够熟知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对建水紫陶的认识都比较片面局限,难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信息传播途径去充分认识到建水紫陶的价值所在。

四、建水紫陶的数字化保护策略

(一)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库

建水紫陶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造型种类繁多,样式丰富多变的艺术特点。通过对建水紫陶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库,能够快速便捷地将建水紫陶的传统造型和现代造型进行有效的归类,并达到对其信息资源的长时存储,方便信息的即时查看和资源调用。首先,将建水紫陶从功能和用途的角度进行区分,可分为:茶具类、文房用品类、日用品类、装饰艺术类四个类别。然后,根据建水紫陶的不同分类,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相关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在这一过程中,需保持对建水紫陶全面、有效、准确的信息采集和记录,要避免掺杂进现代的、技术的和人为的因素。应做到对其手工艺文化内核原生态的保护,以及民族精神本真性的客观记录。接着,利用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资源信息进行编辑整理,做好数字图像的标注和分类。按照各类图像的特性,与体验者的检索文字、数据资料进行结合,展现出图像的完整信息,使其具有数字信息传播本质和特性,为数字资源的检索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最后,基于建水紫陶的数字信息,搭建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结合超文本“多线性”的叙事结构框架,链接、节点、结构的修辞方式[6],用户可以深入了解建水紫陶的制作技艺、造型特征、历史文化价值等信息,使受众能够更加快速便捷、清晰明了地认识到建水紫陶的独特魅力,达到对建水紫陶数字化长时存储和保护的目的。

(二)搭建交互式虚拟展示平台

虚拟展示平台包含了三维建模、灯光材质、动画设计、渲染特效、字幕、配音、编辑合成等制作环节。借助Unreal Engine 4虚拟引擎软件,在建水紫陶数字信息资源库基础上进行交互式虚拟展示平台搭建,一方面利用3D Studio Max、Cinema 4D、Maya、3D扫描、3D相机、Blender等三维数字技术,对特色建水紫陶珍品构建三维数据的模型。另一方面,通过摄影制图法,利用VR全景相机拍摄采集视频,运用AI智能精准测量进行快速建模,形成多维度的互动沉浸式体验,不仅可增加现有建水紫陶的图像信息保存方式,还能丰富建水紫陶在媒介传播、资源展示的路径,增强民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全面提升社会民众对建水紫陶的认知度,扩大其对外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力,促进建水紫陶的传承和保护。

(三)搭建数字化智能交互传播平台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智能交互传播平台,主要将建水紫陶通过运用订阅号、公众号、小程序和App等新媒体形式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传播。该平台主要分为文化信息、娱乐活动、交易平台、关于我们和个人中心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文化信息,其中包含了历史文化、紫陶传承人和风物名胜三个内容,主要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其中,历史文化方面主要展示建水紫陶的历史起源、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紫陶传承人方面主要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规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四层分级制,对传承人的生平简介、代表性传承技艺和获奖荣誉进行展示;风物名胜方面主要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人文建筑和特色景点。第二个板块是娱乐活动,分为虚拟体验和宣传推广两个内容。虚拟体验主要通过沉浸式交互游戏,让受众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以制陶游戏的方式,体验建水紫陶从泥料、拉坯、塑形、装饰、刻填、烧制和打磨的工艺制作流程;宣传推广主要是传播、展示紫陶文化和产业品牌建设发展。第三个板块是交易平台,包含了线上订购、专属定制和线下店铺三个内容,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选购不同类型的紫陶产品。第四个板块是关于我们,用户可在使用过程中即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参与话题讨论,做到信息沟通的互动和参与性。第五个板块是个人中心,包含了用户个人信息和消费记录两个内容,方便用户进行个人信息的编辑和管理。

五、新媒体对建水紫陶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对建水紫陶的数字化保护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数字化的保护手段为建水紫陶的传承带来了存储长久、操作便捷、展示丰富、传播广泛、参与互动的全新发展路径。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在采集与储存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和整合建水紫陶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可为建水紫陶的长久保护提供良好的保障。另一方面,数字图像的编辑处理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建水紫陶的全方位、多样化和立体化展示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新媒体丰富的视觉感官和趣味的交互参与感,为建水紫陶扩展了传播领域和社会影响力,这将有利于建水紫陶在开展传承和保护的同时,推动紫陶与民族文化、数字文旅创意产业的联动融合,激发建水紫陶产业经济的全面繁荣和发展。

六、结语

在万物皆媒的数字化时代,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对建水紫陶开展数字化保护,不仅能使建水紫陶适应于当今数字时代的传承需要,还能以活态的视觉展示形式呈现出独具魅力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为建水紫陶的传承和保护、民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和发展,探寻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借鉴与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建水数字化信息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建水陶艺新观察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博览历史盛景 品读紫陶意蕴
——建水紫陶博物馆的探索之旅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小字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