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同的“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路径

2022-04-20 01:46吴宝锁田良臣刘登珲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文科文科实验班

吴宝锁,田良臣,刘登珲

(1.江南大学 教务处,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一、“新文科”卓越人才呼唤多学科协同共育

美国希拉姆学院2017 年率先提出“新文科”的概念,即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国内关于“新文科”的“新”的内涵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即学科样态的交叉性、学术旨趣的实践性、学科创新的多元性。有学者立足学科目的,指出新文科建设要在传统文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意义。还有学者从学科创新角度出发,强调认识新文科要关注新的研究问题、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理论视角等[1]。不论学术旨趣的综合性、学科创新的多元性,其本质都在强调从复杂实践境遇和多元理论视角出发丰富文科的内涵和外延,寻求文科与实践与其它学科的内在关联,具有跨学科的本质属性。跨学科人才质量成为衡量新时代文科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尤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既要对学术发展负责,又要对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择业就业以及终身发展负责,单纯的学科本位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人才发展需求。如何构建支撑毕业生综合素养发展的跨学科培养体系,成为当前“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关键。

当前针对新文科人才培育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建构的“应然”层面,缺乏“实然”层面的行动研究。[2]实践中的“分科主义”制约了新文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推进。尽管不少学校提出新文科人才培育项目,但更多是从教学层面的微观探索,缺乏整体的、系统的、统整的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如何围绕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统整化的课程体系成为破解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3]构建均衡、多元、多层次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是新文科改革的核心。

我们提倡“多学科协同共育”,即围绕“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多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协同育人的学科生态环境。如何切实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统整化的育人协同系统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突破口。

二、共育“新文科”人才的多学科协同路径

卓越人才培养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江南大学立足于新时代国家对卓越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实际情况,参照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改革,依托于“行知实验班”教学改革试验田,探索卓越人才培养路径。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探讨专业基础与学术视野、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与责任意识等多维兼顾,协同多元主体力量推进大学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行知实验班以“知行合一”为目标,以“三跨三融通”为引领,即“跨学科选修课程、跨时空学习体验、跨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承与创新融通、理论与实践融通、学问与人生融通”,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教学改革深水区,开展系统性协同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实施培养体系(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载体(包括实践创新、项目孵化、悦读体悟和导师引领)、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批判性育人环境和多维保障体系一体化的综合性改革,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过硬的实践能力、敏锐的创新精神、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卓越人才。

(一)“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学科-学科”协同

学科间协同旨在构建统整化的课程体系,帮助学习者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为探讨学科交叉意义上的多维模块课程体系建构,行知实验班精心设计了五类多模块课程,如图1所示。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多维能力与多模块课程体系共同建构、共同推进的协同改革。同时,依托于信息化背景,建构与上述课程体系密切相关的优质教学平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研究等方面实现有效互动: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多维模块课程协同体系,实施多元多维培养;二是推动利用信息技术多维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改革,开展研讨式、对话式和网络式教学;三是开展规范化的分段设定目标的多维实践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拓展第二课堂内涵。

图1 多模块课程

在系统化人才培养基础上,行知实验班探索特色人才培养载体,实施人才培养特区,培养卓越人才。培养特色载体采取一、二课堂互动的形式,自第一课堂拓展至第二课堂。从项目载体、导师载体、实践载体和悦读载体等四个维度开展改革探索,如图2所示。项目载体主要使学生广泛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和社会研究,使学生多渠道、多维度深度参与实践研究,激发研究兴趣,提升科研能力;导师载体主要为学生配备人生导师、项目导师和专业导师,学生与导师一对一、全方位、多维度深入交流,近距离感受导师的人格魅力、渊博知识和严谨治学态度,实施重要他人的教育引领;实践载体主要包括认知社会、热点分析和专业实习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和企业参与实践,让学习更接地气;悦读载体主要涵盖品读经典、尚读科学、研读社会和赏读艺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从阅读中品味生活、感受科学的魅力、体悟社会百态和享受艺术的愉悦,塑造健全人格。

图2 培养特色载体

(二)“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的“学科-实践”协同

学科与实践协同旨在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实现“转识成智”,形成批判性解决问题的跨学科素养。行知实验班立足无锡、辐射苏南地区和全国、放眼全世界,建立校内和校际之间、国内和国外、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合作联动机制,强化学生的跨校、跨区域和跨国交流能力,如图3所示。一是开展跨专业培养。开设基于“教育学”“文学”和“艺术学”的跨学科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修,为学生宽广的知识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设立跨专业研究课题,学生跨专业组队开展研究,实现不同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让思维不断碰撞出新火花。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在另一专业领域内达到相当深度水平,为交叉创新添力。二是开展“跨时空”培养。组织学生赴国内高校交流学习,与不同高校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体验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和不同高校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拥有第二校园学习经历。开展网络课程的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开展小组自主学习,实现思维碰撞。鼓励学生网上修读国外优秀课程,拓展思维,了解异域文化。三是实施“跨文化”培养。组织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长期的交流交换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接触前沿研究。组织学生与国际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图3 “三跨”实践探索

(三)“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的“学科-人生”协同

多学科协同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统整实现学科与学习者人生志趣的有机统合。开设专题类知识讲座,涵盖阅读能力、知识拓展、科研工具、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等类型,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学科交叉等,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多维能力与多元素质共同建构、共同提升,着眼于“传承与创新融通”。学生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开展学科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技活动、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项目,使广大学生投入、经历、参与和体验实践,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论转向实践,由校内走向校外,由学校迈入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每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学业与发展探索,实施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导师科研项目和与导师定期汇报交流,实现导师和学生零距离交流互动,学生感受导师治学做人之道,严谨治学态度,探索科学之路,培养祖国至上和家国情怀的精神。用导师丰富的人生智慧,启迪学生心智,当好学生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学生实现“学问与人生融通”。

行知实验班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畔杏坛、创新实验室和网络教学平台,打造开放、协作、自主的学习氛围和批判性学习环境,以大讲坛、工作坊、研习营、交流会和辩论赛等采取专题式和项目制等形式开展多元化培养。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的艺术课堂和各类高水平展演活动,为学生打开艺术之窗,为学生赏读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研究基地和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各类创新研究和实践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开放实验室制度,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湖畔杏坛既有名家讲座,亦有研本对话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传授与吸收的翻转,学习环节前置,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后作业,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实时互动,同学之间也相互交流。考核贯穿教学始终,课前作业,课堂回答,课后作品都计入成绩,整个考评环节串联起所有课程点,以过程性、激励性评价取代一考定成绩。

三、“新文科”卓越人才育人成效与评价

通过多学科协同的“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核心素养、专业知识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表达能力、跨学科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主动实践意识、勇于探究能力等方面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学术视野深入拓展,实践能力持续加强,创新激情深度点燃,科学素养显著提升,责任意识不断激发,“社会责任感强、科技创新力高、终生学习力足、就业竞争力优、人格健全性佳”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达成。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自我认知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行知班的学生整体情况好于普通班的学生,某些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包括学习自觉性较高,平均一周去图书馆或自习室3次以上的频率比其他学生高出10.6%;每天的时间安排合理,认为安排合理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5.75%;学习主动性比较强,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频率比其他学生高10.8%;学习内驱力强,认为学习主要是完善自我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3%;自主阅读时间长,平均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2小时以上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2.2%;有明确的阅读规划,阅读时有明确的计划或目标,比其他学生高5.5%;探究意识强,从老师那里获得过学术帮助或展开科研讨论,比其他学生高14.3%;同伴交流频繁,课后与同学、舍友进行学习、研究等相关事务的频率比其他学生高17.3%;阅读量大,每月课外阅读3本以上的比例比其他学生多5.5%;自信心强,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10.2%;目标明确,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比其他学生高4.5%。

(二)学生的跨学科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跨学科、跨时空和跨文化”三跨人才培养理念的引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训练、专业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跨学科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全部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师生研学共同体初步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团队合作能力和追求卓越的进取心得到增强,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中屡获佳绩。近3年来,1名学生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1名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业推介项目并作路演展示,1名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选省级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奖项。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比例为100%,91%参与各类学科竞赛项目,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班。

(三)学生的主动实践意识与探究能力显著增强

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行知班近3年毕业生平均升学率92%,毕业班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学生超过 95%,海外读研率26%。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表现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运用调查方法开展研究的能力不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断高涨,紧跟新时代发展形势,紧扣国家发展需求,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社会一线,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和表扬。如大学生推普脱贫团获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司和共青团中央表扬,“教育科技扶贫”社会实践团获得省级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4名学生获评学校“十佳大学生”。

四、“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完善“新文科”人才培养制度、优化保障机制,是提升“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心剂。通过建立保障机构、优化政策支持、健全质量体系、倡导质量文化等多个途径,可以为行知实验班的运行保驾护航。

(一)建立卓越人才培养保障机构

为保障行知实验班改革试点顺利进行,江南大学成立行知实验班卓越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所在学院院长和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和学生工作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任成员,统筹协调人才培养各项事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生选拔、分流、教学、研究和实践等各个环节,确保人才培养按照既定的方案高标准执行。同时,配备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选修、学业指导、发展引导并进行班级事务管理;配备专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日常事务管理。班级还成立了自我管理委员会,负责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二)提供卓越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

行知实验班设有专门的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学生一对一选配导师,设立荣誉导师,选聘学术造诣高、教学水平高、具有海外研修经历和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担任导师。导师指导学生等同于教学科研工作,给予指导工作认定,让更多的导师潜心投入培养工作。导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等,与教师承担课内教学工作一样得到同等认定;指导学生获得奖项,将获得额外的专项奖励;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湖畔杏坛、创新活动、教学工作坊、行知沙龙和学习分享会等均获得相应的教学工作认定。

(三)建立卓越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

江南大学为行知实验班建立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质量监控体系,全程、全方位监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树立质量意识,建立了分流淘汰机制,对于有课程不合格、规定项目未完成和综合考核不达标的学生进行分流淘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建立规范、监督、反馈全链条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各培养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开展检查评估和督促落实工作;建立动态的科学合理的人才素质指标评价体系,不断反馈优化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运作;建立特别荣誉体系,对于在培养过程中特别突出的学生给予单项荣誉奖励,颁发特别荣誉奖章和奖金,用于激励引导全体学生向优秀看齐,追求卓越。

(四)建立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新文科建设中,借鉴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从人的成长与发展出发,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形成人才培养能力矩阵支撑,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独立的人格,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新时代“宽度+纵深”知识面的T型人才为导向,跟踪评估课程建设效果、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能力达成度,建立培养成效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略,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切实做到评估、改进、跟踪、提升的人才培养改革闭环。从新文科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体系出发,不断丰富新文科的学科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不断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评估和测量,不断优化过程建设,持续推动新文科的实践发展。

(五)构建OBE导向的育人文化

行知实验班基于“学生为本、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持续提升的质量文化。江南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度、教学资源支持度、学生的学习收获度、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等,建设荣誉班级质量文化。瞄准人才核心竞争力,关注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在满足国家专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接专业认证标准和体系,做好专业培养方案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文章。根据学生需要具备的满足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具有可实现性、可衡量性的毕业要求。通过制定明确的培养标准,将培养要求分解成具体的指标点,逐项落实到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考核评价方法中,并建立健全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形成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培养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监控反馈循环改进体系。选配最优秀的师资,实施卓越教学,采取小班化、研究型、任务多、要求高、互动强、考核活的“卓越课程”建设。为学生打造开放、协作、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创新性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学习和成长需要,促使课程目标逐渐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提升型”转变。通过问题引导的研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翻转课堂等激发学习活力,提高研究性课程教学比例,营造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氛围,实现从“教”课到“学”课,从“听”课到“问”课的转变。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新文科”人才培养更是如此。通过行知实验班这一平台,江南大学尝试在国家“新文科”建设宏观背景下探索基于国情校情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尝试为世界贡献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文科”人才培养经验。“新文科”建设方兴未艾,行知实验班的探索也有待深入。在产出导向、能力导向、发展导向的指引下,未来“新文科”人才将持续从新文科培养体系创新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产出,而行知实验班也将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支点。

猜你喜欢
新文科文科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