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认知情境下的单元教学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2022-05-07 04:03广东陈文洁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心理

广东 陈文洁 王 志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规定下如何展开单元教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以来人们持续探讨的热点话题。一个单元的教学离不开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但如果只是简单叠加和机械推进,认为教完一篇课文就算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学生就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学习碎片化,知识能力难以迁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有研究者指出,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深层意味,是“迫使教师的教学从一般字词推敲、语句品味、表达手法的赏析、文体知识的了解中超脱出来,向以研究重点篇目、思考核心问题、培养核心素养等方面为学习目标转移,因而也促使学习方式向更注重比较和研讨、更有选择性的方向转变。”

群文阅读这一设想正是针对当下单篇阅读、片段孤立解析、量少质次、无序低效的阅读状态提出的。而“比较阅读”是实施群文阅读的有效途径。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比较,整合也需要比较,而比较又是为了归纳总结,形成“认知图式”和“核心理解”,让学生由了解到理解再到迁移运用,最终能够运用学科核心观念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一个单元的学习,固然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知识,实现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启发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从理解一篇课文到理解其他同一母题的文章,由文本投射到生活,在学习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科核心概念为引领,获得持续性理解。

群文阅读最重要的方式是比较阅读。比较点的选取是成败的关键,是主次搭配,还是平均用力?倪文尖教授认为,比较教学必须体现辅助关系,不能肆意地扩大“群文教学”的外延,不要随意地打乱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各学习任务群的课文编排组合。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中,《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个文本被编者组合在一起,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篇散文描写的是同一个城市的景物,《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的北平,《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的清华园。文本作者都是带有传统情怀的现代文人,拥有中西融合的教育背景,并且文本都写于国家危难之际。显然,《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的主次搭配是我们进行比较阅读单元教学设计的绝好素材。

一、基于单元主题与核心任务确定教学目标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鲜明的主题倾向,这从其单元导语所列的学习目标、单元选文的题材和主旨,以及单元学习任务所强调的学习重点中都能看出来。比如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其单元导语指出:“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据此,编者把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定为“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教材还在“学习提示”中给出每一篇选文的要点,比如《故都的秋》,“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单元学习任务”再次强调,“本单元的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折射出民族的审美传统”。继而提供了相关的研讨话题:阅读《故都的秋》,分析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显然,我们可以梳理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自然情怀,也能明确核心任务——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基于此,我们把教学的核心任务确定为体会《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在这个核心任务之下,我们细分了两个具体任务:

1.郁达夫和朱自清对景物的选择有什么共同的偏好?

2.两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哪些共同的审美追求?

二、依托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搭建教学框架

真实情境是活动展开的重要依凭。什么是真实情境?《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情境”,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课程标准》对“情境”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分析两篇散文在选取景物上的共同点,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社会生活情境,如“平时你是否特别留意过身边的自然景物?哪些景物曾经激起你心灵的涟漪,引发你对生命的感悟”,有明确、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强调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域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至于在语言文字材料内部体验丰富的情感,通过表达和交流等“倾吐”过程实现个人创造和意义建构则属于个人体验情境。而“民族审美心理”这一概念则是语文学科本体问题,即学科认知情境。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融合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文本与任务之间的关联,笔者针对本节课特意安排了“研习提示”板块。这一板块主要有三个功能:

一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学习体验感。这就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更重要、更有新鲜感、更有难度的语文学习内容是什么。以《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为例,我们首先要考虑什么才是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新鲜内容,将初中语文知识放在高中语文中学习也未尝不可,但肯定不是优先选项。这时,引入新的学科概念“民族审美心理”就恰如其分了。这样的单元学习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集中精力在富有逻辑性的多项学习体验中“温故而知新”,在真实情境中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尝试用新概念重解旧问题。

教师讲解时可以用幻灯片展示“民族审美心理”的定义:审美心理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影响下形成的生理—心理机制的具体反映,包括审美感受、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审美心理具有民族性与传承性,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审美传统。伤春悲秋,登高怀远,宁静淡泊,竹之虚怀若谷、宁折不弯,莲之高洁、坚贞……均已成思维定式,而传承千年的思维定式背后的心理图式,就是民族审美心理。

二是提示重点难点,给师生以教和学的抓手。对于一节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应该自问“我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我们在备课时,要注意一节课的各个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服从于这一要求。目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仅仅是教师的目标明确,学生仍比较茫然的现象依然普遍。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清楚教学目标,还要让学生也清楚,否则,学生不知道教师将把自己带到哪里,也不知道调动自己哪些方面的经验来投入学习,更无从做好学习的准备。只有双方都明确了要达成的目标,默契协作才能取得实效。所以笔者确定教学重点:探究两篇散文景物描写的共同点和其中蕴含的传统审美追求。确定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独特的审美倾向、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能在深刻把握审美旨趣与景物表现的互动关系中,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并进行生活情境中的创意表达。

三是指示学习路径,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先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所描写的景物,前者主要有破屋、浓茶、青天、驯鸽、破壁腰、牵牛花、落蕊、秋蝉、秋雨等;后者主要有荷叶、荷花、荷香、月、流水。然后提供一个思维框架,如下表:

一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便是围绕“问题解决”来实现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项语文能力的获得与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才是让学生有发展的“跑道和台阶”,才能让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产生关联。

三、学习活动的过程结构

先从地点上入手,《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描写的是同一个城市的景物:一个是集中在北京城人海中的一处破屋,除此之外,还有桥头树底、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而另一个是“日日走过的荷塘”。它们的共同点很明显,都是寻常生活里容易被忽略的景物。

从色彩基调上来看,两篇散文都不是色彩艳丽、热情奔放的暖色,而是单一朴素、恬淡宁静的冷色。在课堂中,学生通过直觉和教师的引导得出答案并不难,但这并不见得有真阅读和真理解。学生有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只顾着提取信息,或寻找某个细节,根本不知道全文写了什么,更谈不上反复诵读,吟咏品味,字斟句酌了。温儒敏先生说,设计“任务驱动”,“任务”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只为了“任务”去阅读,也不能只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参加讨论去阅读……很多课文都是经典,让学生接触经典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应该把课文纯粹作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材料或者讨论问题的“支架”。这就涉及在群文阅读中如何对待经典阅读,如何落实单篇精读精讲的问题。

为规避上述弊端,我们在群文联读的基础上,进行单篇精读,这里也不用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指向任务,可以说是文本细读和文本准读的合体。例如《故都的秋》,郁达夫写道:“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郁达夫为何重点写枣树,不写柿子、葡萄。这个问题通过替换比较,引领学生对郁达夫写景选材独特之处进行深刻品析,也考查学生能否在文学文本与个人生活之间建立关联。秋日全盛时枣子的“淡绿微黄”的颜色与全文主色调一致,与柿子绚丽的颜色相比,更能体现故都秋日的“清”,也契合中国文人清淡朴素的传统审美心理。柿子红彤彤,很漂亮,很鲜艳,给人以丰收的满足和喜悦,不符合郁达夫悲凉的感受。葡萄果实累累,非常诱人,和柿子一样往往是丰收的象征。而枣子的外形零落、分散,并不起眼,给人的感觉就是淡淡的,不张扬,很朴素。至此,学生也可以理解作者对牵牛花的审美偏好,“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其中体现的也是清淡朴素的传统审美心理。

再看《荷塘月色》,朱自清对荷叶、荷花、荷香、月光、流水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荷”的清新雅致和“月”的缥缈朦胧,也能够体会出朱自清营造的清净淡雅的意境。可是对于“水”,几乎没有学生留意,教师就要主动打破阅读盲区设置以下问题:

1.在写荷塘月色的时候,朱自清还提到了一个意象——流水,作者究竟看到流水了吗?为什么要想象一下流水的样子?

2.“水”有什么特点?与哪个意象接近?

3.古人喜欢将清水朗月合并一起来写,你能举些例子吗?

4.“上月下水”体现了何种文人趣味?

经过层层铺设问题,师生交流讨论,学生能够形成这样的认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营造的“月光”“流水”之境就是中国古代诸多诗文中反复出现的澄明境界。朱自清对于荷塘月色的喜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在那片月色下,在那荷塘里,寄托着一个知识分子最深沉的情感,更体现着一个中国文人对于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此,再去寻找两篇散文共同的写景特征和审美心理就水到渠成了。朱自清和郁达夫都是在竭力追求一种“淡雅”,因为“淡”而“雅”中蕴含着超越了日常世俗的趣味。日常的趣味,可能是浓艳的、趋向于“俗”的。而“雅”往往靠近有文化有修养的文人,故“淡雅”中往往蕴含着“高雅”的意味。

在“给人的感受”方面,我们可以选取《故都的秋》中“破屋喝茶”这一场景来分析。整理并提炼课堂对话如下:

师:郁达夫选择的“破屋”除了体现沧桑感和衰败感之外,还有什么用意吗?

生:相比故宫这种名胜,“破屋”没人在意,因而很清静,一个清静的环境可以让他细细品味景物。

师:怎样品味景物?

生:细数日光、看牵牛花,编排布局如何使牵牛花更美。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闲适之情,那么,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出他的闲适?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不是来回走动、兴奋难平;有“浓茶”相伴——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品茶观景显示出一种典型的古代名士趣味,激动、喜悦、沉醉都放在心里,表面上却波澜不惊。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教师要把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多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积累,很多比较项目都可以交由学生进行,教师适时启发、引导,注意问题的梯度,让学生的思考与回答有参照模板,有具体的指向,起步容易,上手就不难。

四、检测学习成果,评价学习过程

通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的群文联读,学生可以完成“体会两篇散文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个学习任务,而我们的任务设计不仅注重学习活动自身的整合,也更多地延伸到真实的语文生活中,从而联通语文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价值。由此,教师设计了用于检测学习成果的任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和安居的标准不断提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房地产广告,请你尽可能地搜集广告文案,并分析其中的审美指向。

任务要求班内学生根据地域划分为各个小组,实地查访和网络搜索结合,全面收集家乡城市的楼盘广告语,在审美风格和美学倾向上的分析也有让人亮眼之举。为达到学习成果可视化的目的,确保成果可供检测、评价,师生共同制订了上述任务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项目评价要点覆盖的区域全面、无遗漏文案的要求客观、准确、完整文案的指向结合地方特色、城市文化、经济水平,传统审美和现代风尚多方位分析分析报告有理有据,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有启发性;拒绝常识性表述,不能词不达意、言之无物,杜绝虚无空泛。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以上评价量表覆盖了从调查开始的准备到实施过程的要求,同时包含对错误的预判,便于任务的实施和自我反思。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式互相渗透。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心理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荷塘月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荷塘月色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