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研究

2022-05-10 02:21缪莲英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交叉

缪莲英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研究

缪莲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后勤保障处]

后勤安全是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到高校事业发展和大局稳定。文章结合文献评阅,运用轨迹交叉理论,系统分析导致高校后勤安全事故的原因,从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健全后勤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切实措施,以期为提升高校后勤安全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高校;后勤安全;轨迹交叉理论

后勤安全是后勤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到高校事业发展和大局稳定。近年来,高校后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意识不到位、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本研究运用轨迹交叉理论对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探讨完善高校后勤安全管理机制。

一、高校后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构建

(一)轨迹交叉理论概述

轨迹交叉理论主要用于研究安全事故的致因,最开始由工业事故研究者斯奇巴提出,该理论强调一个生产系统一般由人、机、物构成,它们同处于一种环境中,生产操作人员和机械设备两种因素对事故的发生都有影响。[1]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的轨迹中,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接触(交叉),就会发生安全事故,这样的事故过程被称为运动轨迹,着重强调人和物的相互作用[2]。如图1所示。

图1 轨迹交叉理论的示意图

(二)高校后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

根据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轨迹交叉理论模型,得出高校后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当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出现时,若无有效的事故控制措施,便会发生后勤安全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图2 高校后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

二、高校后勤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安全意识不到位

有些高校师生员工认为后勤安全工作应由保卫处负责,甚至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将安全制度和责任抛诸脑后,将安全知识束之高阁,此种思想体现了师生安全意识的淡薄。[3]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广泛开展,宣传内容空洞乏味,教育形式过于单调,安全文化氛围不浓厚。有些高校没有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大多数由部门工作人员兼任,兼职安全员难以保障有充足的精力承担安全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这样容易导致安全管理不细致、隐患排查不及时、整改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

2.后勤队伍力量薄弱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做好后勤安全管理的基础。现有后勤人员很多是由改革过程中分流转岗而来,普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失衡,积极主动性不强,梯队建设缺失,很少有机会通过参观学习、外出进修等方式提升能力。[4]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后勤人员组成较为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安全培训,专业技能较弱,操作不规范,大大增加了后勤安全管理的难度和风险。[5]后勤管理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师生的需求。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1.设施设备陈旧老化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消防、饮食、建筑施工、设施设备、治安保卫、水电气暖、学生宿舍、实验室等方面,关系着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也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发展。有些校园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水电管道线路等陈旧老化、故障或存在缺陷,未能得到及时维修改造,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

2.安全基础设施不完备

有些高校重视科研、教学设备的购买和平台条件的改善,往往忽略了安全设施设备的购置,对安全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规划设计不合理,增加了各类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有些高校的实验室因改造条件的限制,将办公用房改为实验用房,水电气、管道线路等布局不能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有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随意摆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6]

(三)管理欠缺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有些高校安全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由于各部门在安全管理中责、权、利不清,容易造成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在组织、协助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6]有些高校未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责任难以落实。有些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多年未修订或不完善,缺少安全考核合格上岗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等,不符合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要求,存在安全隐患。[7]

2.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

有些高校没有制定配套的监督考评制度,安全监管体系未能从顶层做好整体设计,责权利关系未明确,对师生员工约束作用不强,监管不够,缺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8-9]安全检查力度不够,流于形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未能督促整改,对未能按时整改的部门负责人也没有按规定处罚追责,安全监管制度形同虚设。

三、高校后勤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强化培训,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

1.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高校师生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把安全稳定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事故分析,培训员工危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10]通过安全知识大讲堂、微课堂、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等形式,围绕安全清单制管理、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内容,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将后勤安全教育贯穿在科研、教学、生活的全过程,不断增进师生对安全的意识和理解,引导员工学习应急知识,提升安全技能,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二)优化硬件,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1.完善安全硬件设施

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全面提升高校安全的硬件设施。保障有充足的安全建设预算用于升级改造实验室安全防护、危化品库房、视频监控系统、出入管理系统等设施设备,更换过期的灭火器、不合理的水电布局等陈旧安全设施,定期维护电梯,创建平安校园。加强高校安全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避免因后期改造等产生安全隐患,增加安全管理的成本。

2.加强安全环境管理

强化现场管理和巡查检查,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设施设备、作业环境等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应急照明、防护用品、消防器材是否按要求配备,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在寒暑假、入学离校、重大节假日等节点,对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实验室、重点库房等进行安全大检查,抓好校园安全管理,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9]危险废物、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等要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处理。

(三)完善机制,健全后勤安全管理体系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重点围绕校园消防、危化品(危险废物)、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房屋建筑和在建工程等高风险领域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建立问题隐患排查清单,形成问题隐患整改台账。高校要明确部门职责,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责令整改,对能够现场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到位,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限期整治到位,对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11]

2.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对安全风险进行摸排并分类,建立健全风险等级评估机制,对重大节日、活动前后加强安全风险预判,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危险源等管理制度,排查确定不同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要及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12]加强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围绕重大危险源、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高危作业等因素确定安全风险等级,编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坚持全链条精细管理,筑牢高校安全防线。

3.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建设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和应急预案,采用“策划 (Plan)、实施 (Do)、检查 (Check)、处理(Act)”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化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治安、危化品、学生宿舍、食品、车辆、建筑设施等安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执行考核,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传播安全理念,制定高校安全生产行为准则,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员工贯彻执行,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实现以文化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

综上,后勤工作是高校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承担着为科研、教育教学和教职工、学生生活提供保障的重任。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对提升高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 Petra Andersson, Frank, James J. A Literature Survey of the human reliability component in a man-machinesystem[M].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bility,1988,37(1):24-34.

[2] 李颖. D公司安全事故的致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7:19.

[3] 陈涛,旷文敏,常振兴.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 38(6): 13-15+40.

[4] 缪莲英,郑鹏,赵伟,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院校后勤保障实践与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21(04):46-47+50.

[5] 党欣,惠悦.基于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实现高校后勤安全水平提升[J].大众标准化,2020(17): 240-241.

[6] 杨立成,陈彦军,崔长欢,等.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9): 185-188.

[7] 田志刚,郭子萌,佟瑞鹏.基于致因机理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与危机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 38(6): 265-268+286.

[8] 缪莲英,郑鹏.基于SWOT的医学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对策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09):30-32.

[9] 唐国良,安卫平.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4(01):73-76.

[10]杨守国,姚亚金,庞拾亿,等.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煤矿事故分析[J].煤炭工程,2019,51(5) : 177-180.

[11]吉华,李洋.高校后勤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01):15-17+43.

[12]吴胜辉.医院后勤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探索与实施[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04):85-88.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1年研究生职业素养工程重点支持项目“新时代医学院校文化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DY20210201)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交叉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连数
连一连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