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2022-05-30 10:48徐晓霞
环境 2022年7期
关键词:广东环境保护美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1+1+9”工作部署重点任务,明确了我省未来5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坚定不移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同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生态奇迹。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度创新的不断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不断深化。核心要义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总书记无论是出席重要会议,还是到地方考察,始终心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到实践不断丰富、拓展和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中,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任务,更加自觉地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干在实处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南粤大地结出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关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对广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2018年,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时要求我们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2020年10月,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把“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宝贵经验之一,要求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潮州调研时特别强调要抓好韩江流域综合治理,让韩江秀水长清。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饱含着对广东山山水水的深情厚爱,对广东人民的殷切关怀,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

近年来,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气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先行,实现连续七年全面达标,2021年全省AQI达标率为94.3%,PM2.5平均浓度降至21.7微克/立方米,率先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率先构建大气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稳步提升,原有9个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劣,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0.5%,茅洲河、练江由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0.2%,创国家实施考核以来最好水平。绿色日益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完成,基本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8.7%,广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广东大地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遵循,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都得益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最深切的体会、最宝贵的经验,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也是我们奋进新征程,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再创新辉煌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勇毅前行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迈上新征程,总书记、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战略全局,对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定》等系列重要文件,为新征程上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今年2月,我省高规格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对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4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施工图、路线图。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1+1+9”工作部署,强调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为我省未来5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当前,虽然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相比,同建设美丽广东的目标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作为经济和人口第一大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建设美丽广东目标任务,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

一是深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走稳走实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强化“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建立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深入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低碳技术。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重点河库支流、城乡黑臭水体、珠江口邻近海域,强化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以臭氧防治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推进珠三角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是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牢牢守住生態环境安全底线。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构建“一链两屏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紧盯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高风险领域,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最大限度降低各类突发事件的环境影响。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不断完善生态监管体系。

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深入开展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引导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本文系2022年6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徐晓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猜你喜欢
广东环境保护美丽
环境保护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广东舆情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