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2022-05-30 04:16罗江良
环境 2022年7期
关键词:黄埔区全市文明

罗江良

“十三五”以来,广州市黄埔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细国家和省市各大决策部署,办成办好各项指标任务。通过政策引领、改革创新,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对标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

近年来,黄埔区紧紧抓住“十三五”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对标对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探索一条既快速发展经济又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模式。

黄埔区不断强化政策支撑引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共建珠江三角洲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黄埔区积极融入珠三角地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群工作,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方案、“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的出台,为黄埔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引和制度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黄埔区统筹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

以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强化督察问题整改,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印发《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暨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督办通知》《生态环境督查工作专报》,逐一对照督察反馈意见中的问题立行立改、持续整改,以改善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有关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精神,率先在全市探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出台全市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构建全市首个区级“1+1+N”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通过实施生态环境绩效考核办法,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统筹资源环境与产业布局的全面发展,深入构建“生态、生产、生活”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发挥引领示范

黄埔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发扬“敢为人先”精神,推动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民生福祉。

注入绿色发展“新动力”。黄埔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贯穿落实,率先在全国和省市先后出台“低碳16条”“财政绩效10条”“氢能10条”“绿色金融10条”“专精特新10条”“元宇宙10条”等有力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科技创新,紧扣“绿色经济”找准路径,打造以新能源、节能环保为主导的绿色主导产业体系,布局六大绿色产业集群。率先在全省开展碳中和专项研究,推动全省首个排污权交易金融项目落地,完成全市首个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配备街镇环保员锻造铁军,组建专家智囊团,聚集院士专家为区域环境治理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发挥示范书写“黄埔经”。成立区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重督办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近40项重点工程落地落實,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生活等六大领域32项考核指标全部合格,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显担当,建成全市首个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展馆,为全市提供“两山论”实践黄埔样板,助力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贡献黄埔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谱新篇”。建成碧道超40公里,创建近50个绿色社区,有轨电车和中国红双层巴士穿梭黄埔,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公厕20座,一级公园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连云路口袋公园获全市营造金奖,乌涌获评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环境目标考核连续多年在全市获评“优秀”,环境竞争力跃升全市第一。荣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中国营商环境十佳经济开发区”“中国最幸福感城区”等称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

黄埔区以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为抓手,不断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企业绿色改造、企业转型升级四方面共投入资金超530亿元,完善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控监测网络。

上线运营全国首个区级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系统。集成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监管等七个子系统,科技创新获国家版权局颁发专利证书。对园区污染源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监控,实现及时办理办结环境污染投诉,妥善处理处置环境应急事件倒逼污企自觉深度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率先在全市构建“一街一站”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精准施策,建立11个行业159家VOCs排放企业特征库,有效推进VOCs减排和臭氧污染防治。率先在街镇建设集PM10、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等污染因子的国家标准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实时全监控各街镇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提高污染天气预判、应对能力及区域联防联控能力。

在全区重点流域建成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全区重点一级支流、水功能区、交界河涌建设16座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站,改变了以往手工监测的传统模式,实现每4个小时自动采集断面水样,在线监测水质五参数、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因子。对河涌断面基本信息、实时监测因子浓度、近期报警信息及水质类别占比等进行存储和分析。

建成土壤调查与场地修复技术研发示范基地。投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推进建设全省首个土壤环境调查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强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实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严查建设用地新增污染,严控农业面源污染、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和监管审批,不断强化污染防治责任落实。

建成广州东部工业固废处置项目。通过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环评和做好指导服务等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广州东部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建设,建成了包括回转窑焚烧处置、等离子熔融处置、物化污水处理和废旧包装桶清洗4大危险废物工艺处置线,处理处置外收危险废物16大类,处理能力达7.8万吨/年,进一步实现工业危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十四五”砥砺奋进开新局,黄埔区全面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2021年,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PM10年均浓度同比改善幅度全市排名第一。接下来,黄埔区将以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黄埔。

猜你喜欢
黄埔区全市文明
黄埔区会元学校:元宵义卖助献爱心
搜城
黄埔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