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终末期结肠癌患者希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9-01 03:29张淑珍刘齐芬刘兴玲江佳瑶罗美
关键词:疗护终末期结肠癌

张淑珍, 刘齐芬, 刘兴玲, 江佳瑶, 罗美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肿瘤中心,广东 东莞,523000)

结肠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消化道疾病,多发于直肠与结肠的交界处,有较高发病率[1]。结肠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但终末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极低,患者生存期较短,部分患者因无法面对即将死亡的现实,容易产生消极心态,导致痛苦增加[2]。有研究[3]表明,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干预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其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安宁疗护可通过给予临终患者积极、整体的照顾,帮助其有尊严、不留遗憾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4]。本研究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80例终末期结肠癌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于 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终末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研究内容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① 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5];② 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 合并脏器功能严重损伤;② 伴有精神系统疾病;③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2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综合护理 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4周。①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及时协助其完善各项检查,护理人员协助医师评估其病情,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案。疼痛严重的患者可接受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干预。② 护理人员每周举办1次30 min的健康宣讲会,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健康宣教,包括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化学治疗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的要点等,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发放健康手册,嘱咐患者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指导其日常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养成良好习惯,并适当运动。饮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维持身体所需营养。③ 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消极状态的患者进一步的心理疏导,并鼓励其积极主动地抒发内心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勇敢面对疾病,积极治疗。

1.2.2 安宁疗护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安宁疗护4周。组建由医师、护士和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安宁疗护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参与护理工作。

1.2.2.1 认知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其进行交流,医师全面评估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随后根据评估结果一对一地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讲。① 对知识掌握薄弱的患者,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每天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强化其认知。② 通过提问或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认知错误或认知不准确的患者及时给予纠正。护理人员每周定期组织至少2次的座谈会或讲座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其更加准确、深入地了解疾病,正确认知癌痛等。心理师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内心想法,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相互鼓励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1.2.2.2 症状控制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聊天、音乐等方式分散转移其注意力,降低疼痛敏感度;对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给予一定剂量的止痛药物,同时加强巡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有异常情况时,须及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加剧患者疼痛。当癌症晚期患者饮食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时,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维持身体所需营养。

1.2.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与家属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理解和尊重患者,鼓励其倾诉内心想法。指导患者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告知患者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不需要过度恐惧、担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嘱咐家属给予患者关怀陪伴,尽量满足其需求,完成患者心愿,指导其释放内心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帮助患者舒适地度过最后的时光。鼓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体会生活中的温暖。

1.3 观察指标

① 使用Herth希望量表(HHI)[6]评估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的希望水平,该量表共12项问题,3个维度,每项问题均为1~4分,每个维度有4项问题,分值越高则希望水平越高。② 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7]评估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量表中的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4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均为百分制,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③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其中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希望水平比较

2组患者在护理4周后的HHI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HH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4周后,2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2组在护理2周和4周后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护理4周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2周后(P均<0.05),且观察组在护理2周和4周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结肠癌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但只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痊愈。终末期癌症由于癌变、癌痛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多数患者在晚期还会出现肿瘤转移,导致贫血、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加剧疼痛,严重影响其生存期质量[9]。对于临终的终末期癌症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更注重提升其生存期生命质量,让患者在温暖舒适的氛围中有尊严地度过最后的时光。

安宁疗护又称姑息疗法、安宁和缓医疗、临终关怀等,是指由医护人员及社工、心理师等人员组建的护理团队[10]。安宁疗护注重患者的姑息性治疗,而非完全放弃治疗,对患者进行舒适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减轻痛苦,提升生存质量,让患者有尊严、不留遗憾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4周后的HHI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安宁疗护可以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安宁疗护重视疾病终末期患者的内心感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精神支持等,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感体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使患者准确、深入地了解疾病,从而勇敢面对疾病。卫锦秀等[11]的研究显示,安宁疗护可以有效调节结肠癌晚期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护理后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安宁疗护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其疼痛。这是由于安宁疗护鼓励家属参与护理工作,让家属和患者一同面对疾病,减轻了患者不适。安宁疗护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使得其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同时帮助其放松身心,有助于减轻痛苦。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饮食指导和疼痛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终末期的代谢需求,提升疼痛耐受力,从而减轻疼痛程度,生存期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对终末期结肠癌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后,患者的希望水平有所提升,疼痛程度有所减轻,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疗护终末期结肠癌
安宁疗护护士人格特质与安宁疗护胜任力的相关性研究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关于宁波构建有序、高效、规范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思考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甘肃省启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助“癌”为虐的细菌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终末期癌症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