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书写中的文化表征

2022-10-21 09:25庞秀慧
当代作家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马车乡土阳台

庞秀慧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体量不断增大,人们主动地营造各种景观:一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记忆,慰藉着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焦虑与压抑;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异和消费文化的渗透,这种景观既混杂了西方园林的特点,又体现出阶层的隔绝。人们试图在景观中打造精神家园,但因缺乏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传统的综合考虑,导致城市景观书写呈现出极为混杂的内涵。

阳台的私密性功能更重要。人只在有安全感时,才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感受和本性。在某种程度上,文学对城市景观的叙述深刻地体现了主体的分裂与重建。在付秀莹的《他乡》中,小梨的情爱一直是拘谨的、约束的,但是她在阳台上看到了远处的风景,对未来有所希翼时,很快便有了巨大的满足感。阳台也提供给人们培育自然景观的场地。小梨的阳台长满了植物,阳光照进来,把阳台“弄得斑斑驳驳的”。如果空间足够,住宅内部的景象往往也是模拟了乡土景观。在孙惠芬的《吉宽的马车》(作家出版社,2007)中,吉宽制作了一个马车模型,这是一匹前蹄扬起的老马拉着一辆木轮马车的形状。当他把这个模型挂到墙上之后,整个大厅顿时有了“田园、乡土的气息”。老板黑牡丹触景生情,说自己出来了就没想回去,但是每一回过年都要把从家乡带出来的一挂茧壳挂起来。

猜你喜欢
马车乡土阳台
猫阳台(一)
猫阳台(四)
猫阳台(二)
江澜新潮
连一连
园长变马车
地铁
闭门造车
乡土分外妖娆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