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进展

2023-01-11 18:31李健平于文征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列汀移植物西格

李健平 于文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llo-HSCT)是目前难治性血液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术后非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GVHD 是allo-HSCT 后出现的一种不良免疫反应,传统上根据移植后的发生时间分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皮肤病变是GVHD 最常见也是最早期的表现,其次是胃肠道和肝脏,并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及组织,在接受allo-HSCT 的患者中GVHD 的发生率可达40%~60%,死亡率甚至可达15%,因此GVHD 的预防成为移植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从环孢素(CsA)被单一应用于GVHD 的预防,到联合应用甲氨蝶呤(MTX)形成标准预防方案,再到强力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的应用,HSCT术后GVHD 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对GVHD 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脐带血(UCB)及新型药物,如西罗莫司(SRL)、霉酚酸酯(MMF)、西格列丁等也逐渐在GVHD 的预防中崭露头角。本文将对预防GVHD 的最新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1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机制

1.1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是allo-HSCT后供者移植物中的T 淋巴细胞攻击移植患者体内各器官所引起的特有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移植后100 d之内,主要累及肝脏、皮肤及胃肠道。其病理生理过程大致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移植前的预处理触发组织损伤,随后释放大量外源性(如脂多糖)和内源性分子(如肿瘤坏死因子)激活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导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从而导致供体T 细胞对宿主同种抗原的识别增强;第二阶段:供体T 细胞与宿主抗原呈递细胞(APCs)在移植后早期相互作用,提供共刺激信号,导致供体T 细胞激活并扩展为辅助T 细胞(Th)、细胞毒性T 细胞(Tc)和Th17/Tc17 亚型;第三阶段:细胞毒性T 细胞通过配体和受体的相互作用到达靶器官,造成组织损伤[2]。

1.2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 与aGVHD 相比,累及的器官范围更广泛,且作用机制更复杂,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由供体免疫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尽管cGVHD 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为炎症反应,但是其更常见的病理改变是纤维化,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组织。其病理生理过程也可分为三步,组织损伤引起的早期炎症;慢性炎症引起的B 细胞和T 细胞免疫失调和最终导致组织纤维化[3-5]。

2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药物

2.1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作为预防GVHD 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IL-2 介导的Ca2+依赖的T 细胞转录和活化信号转导通路,阻断T 细胞由G0期向G1期的增殖发挥作用。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CsA 和TAC。自Storb 等[6]提出CsA 联合MTX 预防GVHD的方案,证实了CNI 联合MTX 可以有效地降低GVHD 的发生率,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CsA 与TAC在预防GVHD 疗效优越性的对比研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中证实了TAC 联合MMF 可降低血液恶性疾病患者aGVHD 的发生风险,并且与同期使用CsA 联合MMF 的疗效对比中具有显著优势。从药代动力学角度来看,该研究证实使用CsA 和TAC对MMF 活性代谢物霉酚酸(MPA)的清除率存在差异,因TAC 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同时接受CsA 的患者MPA 的浓度在稳态下低于使用TAC 的患者,稳态下低MPA 总浓度与HSCT 后发生严重aGVHD 的风险增加有关[7-8]。因此,TAC 及CsA 在预防GVHD 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且TAC 比CsA 有更强的免疫抑制活性,对于发生GVHD 高风险的患者使用TAC 收益更高。但有研究报道,CNI 可引起肝肾毒性、神经毒性、高尿酸血症及代谢性疾病,对具有相关风险的患者应及时关注该方面指标变化[9]。

2.2 西罗莫司 西罗莫司(Sirolimus,SRL)的结构与TAC 相似,但作用机制与TAC 不同。SRL 可与细胞内免疫亲和素FKBP12 结合,阻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结合,进而阻断IL-2 等受体信号传递,阻断T 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1期至S 期的进程,同时可以抑制T 细胞的增殖及活化、抑制B 细胞产生抗体,具有抗真菌、抗纤维化、免疫抑制及抗肿瘤作用,这种免疫机制在SRL 发挥抗GVHD 中起到重要作用[10]。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SRL 不仅具有强大的抗排斥反应能力,而且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无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且对糖皮质激素耐药/依赖的aGVHD 具有治疗作用[11]。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接受SRL/TAC 组的患者Ⅱ~Ⅳ级aGVHD 的发生率为18.6%,而MTX 组中的患者其发生率为48.9%(P=0.01),Ⅲ~Ⅳ级aGVHD 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17%(P=0.45),cGVHD 发生率在两组中分别为40.4% 和41.9%(P=0.89)。证实了SRL联合TAC可以显著降低HSCT 后aGVHD 的发生率,且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12]。在Pidala 等[13]的研究中,将74 例患者按1∶1 随机分配到SRL/TAC 组和MTX/TAC 组中,到移植后的100 d 时,SRL/TAC组Ⅱ~Ⅳ级aGVHD 发生率为43%,而MTX/TAC 组的发生率为89%(P<0.001),中重度cGVHD 发生率在SRL/TAC 组和MTX/TAC 组分别为24%和64%(P=0.008),从该研究结果中观察到SRL/TAC 在Ⅱ~Ⅳ级aGVHD 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TX/TAC 组,而后者的疗效优于GVHD 预防的标准方案MTX/CsA。因此,无肾毒性的SRL 可以有效的降低GVHD 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在预防GVHD 的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关资料报道使用SRL后肝静脉闭塞症的发生率较标准方案增高,因此对于具有该方面高风险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14]。

2.3 霉酚酸酯 MMF 是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是一种对T 和B 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的免疫抑制药物,MPA 是MMF 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高选择性活化淋巴细胞以及增强免疫抑制药物的作用,现已成功与CsA、SIR、TAC 等药物联合用于GVHD的预防。在Ramzi 等[15]的研究中,88 例患者接受MTX 和CsA(对照组)治疗,46 例患者接受MMF、MTX 和CsA(MMF 组)联合治疗,结果表明,MMF 组aGVHD 发生率为21.6%,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0.9%,其GVHD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MF 组。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100 例患者接受CsA 和MTX联合MMF(500 mg/d)短疗程30 d 的治疗,aGVHD累积发生率为16%,其Ⅱ~Ⅳ级aGVHD 和Ⅲ~Ⅳ级aGVHD 的累积发病率分别降低到9.5%和1.0%,并且该100 例患者中只有1 例发生了严重的aGVHD,3 年累积cGVHD 和广泛cGVHD 的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3.3%和28.2%[16]。相关研究也已证实MMF联合CNI 可显著加快植入速度,减少黏膜炎的发生[17]。但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提出CsA 联合MMF 在allo-HSCT 中可导致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TRF)及aGVHD 发生风险,引起更差的预后及生存期(OS),而选择免疫抑制作用更强的TAC 联合MMF 是一种更合理的替代方案[18-19]。因此,MMF 联合CNI 及MTX 对HSCT 后的GVHD 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常规CNI 联合MTX 方案,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具有更有利的影响。而对高危患者GVHD 的预防,MMF 联合强免疫抑制剂TAC 可为患者带来更优的结果。

2.4 西格列汀 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目前主要应用于2 型糖尿病的治疗。在一项研究西格列汀能否促进脐带血移植疗效的试验中,研究者发现aGVHD 发生率显著下降,并且相关动物实验中也已证实西格列汀具有预防GVHD 的作用[20-23]。在一项西格列汀联合TAC 及SIR 在预防移植后aGVHD 发生的研究中[24],36 例患者接受与其相匹配的供体进行移植,在移植后第100 天时,仅有2 例患者发生aGVHD,Ⅱ~Ⅳ级aGVHD 的发生率为5%,Ⅲ~Ⅳ级aGVHD 的发生率为3%。其aGVHD 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预期的30%,证实了西格列汀具有预防aGVHD 的作用。尽管在本项研究中,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肾损伤或感染的症状,但这些不良反应主要与西格列汀药物作用机制有关,暂不认为是该药物在移植中的毒副作用,并且也未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25]。此外,与其他新型药物相比,西格列汀的易得性、安全性和相对的低成本使其成为有潜力的候选药物,当然,西格列汀的具体疗效及不良反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 脐带血

众所周知,allo-HSCT 后GVHD 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供、受者HLA 配型相合程度密切相关,缺乏全相合移植供体仍然是移植面临的重要障碍,近年来,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haploallo-HSCT)的发展部分解决了供体来源的问题,但由于移植后GVHD 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供受体之间HLA 的相合程度密切相关,haplo-allo-HSCT 成为移植后GVHD 发生风险最高的移植类型。有研究显示,haplo-allo-HSCT 和全相合移植的疗效无明显差异,3 年OS 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移植1 年后其GVHD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相合移植(42% vs 15%,P<0.001)[26]。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输注富含调节性T 细胞(Treg)的供体移植物可以减少GVHD 的发生,并可以起到加快植入速度的作用[27]。而UCB 中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及Treg,通过动物模型实验及小样本临床试验,可证实输注第三方的UCB 可以减少GVHD 的发生,并可以在无明显毒副作用的前提下起到促进allo-HSCT 植入效率的作用[28]。相关研究中表明,供体移植物中高水平的Treg 与OS 改善、降低非复发死亡率和GVHD 的发生率呈正相关[29]。

目前,国内对于haplo-allo-HSCT 多采用的是Wang 等[30]首次研发并采用的方案[即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体内去除T 淋巴细胞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的方式]来减少GVHD 的发生。在一项采用与Wang 等[30]类似的体内去除T 淋巴细胞方法,同时联合输注第三方UCB 的研究中,结果显示Ⅱ~Ⅳ级aGVHD 发生率为24%[31];Wang 等[30]研究中Ⅱ~Ⅳ级aGVHD 发生率为43%。从aGVHD 的发生率来看,该研究的疗效显著优于文献[32-33]的方案。从患者生存及预后情况来看,文献[31]中患者2 年的OS 可达到60.2%;Wang 等[30]研究中患者非复发死亡率为18%,高危患者非复发死亡率26%,低危患者15%。既往美国一项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PTCy)方案的haplo-allo-HSCT 研究中,2 年后患者的总体存活率与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6%与26%[34]。但该研究发现感染仍是移植后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可能与选择的预处理方案有关。在一项使用UCB 来预防cGVHD 的研究中,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UCB 小组2 年后的cGVHD 发生率为2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0%(P=0.021)[35]。通过上述研究分析,证实联合输注第三方UCB 是安全的,并且对GVHD 预防的具有显著作用。在高龄高危患者中,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案可对患者产生更佳的结局,且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相关感染情况[36]。尽管现在联合使用UCB 预防GVHD 的研究很少,但现有的资料显示其优越性是不可忽略的,UCB 的来源充足、取材安全以及高效的GVHD 预防作用,使得UCB 在移植领域及GVHD 预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展望

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GVHD 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GVHD 的预防方案会逐渐更加完善,包括对传统药物的新应用和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以及对UCB 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其中,由于UCB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不需要严格的HLA 限制及副作用、排斥反应小等众多优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在完善其对GVHD 的预防机制及作用,尤其是在haplo-allo-HSCT 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UCB的应用会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GVHD 的预防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猜你喜欢
列汀移植物西格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七选五阅读专题训练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污染预防及处理
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系统性康复治疗效果与膝关节MRI影像学结果的关系*
漫长的旅途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