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导向下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2023-01-13 14:19鲁彦强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数学教师导向

■文/鲁彦强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追求分数、重智轻育的教学目标,转向智、能双向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品质等,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在本文中,笔者从个人角度出发,谈谈在素质教育导向下对小学数 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并提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素质教育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作为一名在一线任教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背景下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摒弃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代之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给教学赋能,从而将学生的被动接受式教育变成主动求知性教育,激活学生的听觉、视觉、感知等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知。素质教育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跨学科整合

任何知识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小学各学科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教育教学的目标局限于数学学科,而是应该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语文学科等,把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语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题目,并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和关键数据;可以穿插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拓展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刻苦的品质;把信息技术学科与数学相结合,让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同时提升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的理解等等。这些跨学科的融合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和多元化的,有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导向下,教师要摆脱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以在学习中发现规律、掌握学科的本质与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式学习能力,推动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生的基础打不好,会影响其逻辑思维的养成、理解能力的提升,更会影响其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要把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作为教学重点,要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发展性的思维,不但要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需求,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耐心引导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比如,在“角的认识”这一节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筑牢学生的基础知识,可能有些学生连什么是角都不明白,至于如何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应用角,更是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直接给学生讲什么是直角、钝角、锐角等毫无意义,学生不但难以理解,而且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连贯,他们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无法把相关的知识架构起来。

二、素质教育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夯实基础知识,为培养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基础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要提升数学素养就是空中楼阁。

具体来讲,小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比如,时间单位中的时、分、秒,长度单位中的米、分米、厘米,重量单位中的吨、千克、克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熟练这些单位的正确用法,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其次,要牢记各种定义和概念,如角的边、直角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不但要牢记,而且还要会理解和运用。最后,要掌握关键的计算公式。如单价×数量=总价、工效×时间=工作总量、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加数=和,等等,公式的掌握能让学生的计算能力有质的提升。除此以外,在素质教育导向下,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式的学习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学习的跨越式提升

1.在预习中运用微课。以往学生在预习时只能借助课本,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只能把问题带到课堂上,或者让问题堆积,造成学习上的障碍。而现在,各种信息技术都可以帮助学生自学,学生只要目标明确、问题清晰,就能通过网络资源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学习中灵活自如地根据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是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有 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比如,在“观察物体”的预习环节,虽然有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引导,但学生还是不知道主要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观看教师准备的预习微视频,就能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在学习中运用网络资源。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时,很难找到轴对称图的对称轴,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搜索关于“图形的运动”这个知识点的视频或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当学生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后,即使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学弄懂问题,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沟通能力是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为学生来说,学会主动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沟通,不仅可以解决学习问题,还能提升表达能力、拓展思维、互通信息、增长见识,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积极、健康的学习和交流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架起沟通的桥梁,增进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和沟通。比如,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班级群、校园论坛、班级美篇等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并能及时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回应和帮助。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还能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积极阳光 的性格。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素质教育导向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理解知识,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时,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对具体的物体进行观察、操作,才能理解轴对称的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发现轴对称图形所体现的特征。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课堂上学的理论,进行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学习中,学生也只有在生活中认识和使用过人民币,才知道它的实际价值和使用规则。因此,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才能实现活学活用,达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四)注重趣味性教学,点燃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但是好奇心重。小学数学教师要正视小学生的天性,通过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给学生讲“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时,笔者给学生画了几张位置图,其中有校园的建筑物分布图,如图书馆、餐厅、教学楼、操场等,并标注了相应的信息;还有学生熟悉的公园平面图,标注了游乐场、划船区等的位置与方向。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时,用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这些位置图,既能让学生准确地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原点、构建坐标,快速找到指定位置,又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数学教师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清律的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掌握基础知识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