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以“故乡·情深”教学为例

2023-04-05 03:05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学214035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美术设计

盛 兰(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学 214035)

美术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美术教学,强调教师引领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运用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在常态美术课上,教师该如何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呢? 笔者以苏少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下册《故乡·情深》一课教学为例,做如下探索。

一、 深入研究教材, 精选“合作学习”方式、 组织形式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美术课程划分为欣赏(欣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和联系∕融和(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活动。每种实践活动涵盖四项具体学习内容,又分学段设置不同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任务是艺术实践的具体化,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或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完成相关项目、解决相关问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当然,每种学习任务侧重的素养要求和技能标准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活动方式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时,切忌生搬硬套,必须因地制宜。这就需要根据课程及教学内容来精选“合作学习”方式,并寻求最适合的组织形式,才能更好辅助学习者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完成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进而达成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的核心育人目标。美术教材应呈现出以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为起点,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为发展,以社会生活和综合探索为课程深入发展的学习路径。所以,对于能级一般的学习内容及任务可采用“同伴互助合作”组织形式,同伴之间互帮互助即可。对于能级较高的学习内容及任务有必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集众人之力,攻坚克难。在分属于“综合•探索”实践门类的所有课程中,“故乡·情深”能级水平最高。教材以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为基本素材,要求学生以课本剧形式在课堂中展开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阅读、改编、制作、表演等系列研究活动,将抽象的文学作品转变为直观生动的舞台艺术作品。课程综合了文学、戏剧、绘画、雕塑、设计和化妆等多个领域知识,是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份跨学科式的综合性艺术盛宴。专家组给出的教学建议为4课时。如何在有限课时内有效完成容量较大的内容学习呢? 仅选用“同伴互助合作”式的单一组织形式是远不够的。这就必须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综合运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多种组织形式,才可达成“全员合作学习”的优质学习结果。学生对《故乡》非常熟悉,因为在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有学习过。另外,对于课本剧也不陌生,因为班队活动课上常有涉及。加上近三年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学习等能力。所以,执教此课时,美术教师合理安排,适当点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将4课时进行了如下安排:语文课外阅读课1课时,用于剧本改编(学生可以向语文教师请教);班会课1课时,用于汇报演出(邀请班主任、语文教师作为嘉宾即评价者);另外2 课时给课内教学,第1课时为舞台美术设计方案定夺及成员分组合作初步实施。第2 课时为舞台美术设计细节完善与彩排。

二、 梳理教学目标, 编制“合作学习”任务单

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必然要有活动计划,而活动计划就是“合作学习”任务单。编制“合作学习”任务单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仔细梳理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将各项目标和任务合理分配到小组和个人。而在课堂45分钟内学生可以有效运用多少时间,完成多少学习任务,达成多少目标,都需要充分考虑和预设。

1.策划分组模式,统筹安排小组成员

“故乡·情深”一课教学目标为:通过对课本剧尝试,感受舞台美术设计的独特魅力及深远意义;通过多角度体验,理解文学经典,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通过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了解人物整体造型及场景道具的设计方法,并运用身边易得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将剧本文字形象转变为生动鲜活的且颇具文化品位的舞台艺术形象;通过课本剧的筹备、表演、记录,共同感受其艺术氛围,完成审美体验,形成审美经验,留存美好记忆。综上所述,承载一切的应该是尽可能完善的舞台剧汇报表演。而整个过程中,课堂会时而变成工作间,时而变成话剧舞台。学生始终是台前主角,幕后大拿。进一步思考,要实现两幕舞台剧(儿时、中年重逢时)的表演必须实现“人物整体造型”及“场景道具”的设计。于是,以42人组成的普通班级为例,将负责第一幕剧的同学设定为A 组(23 人的大组),负责第二幕剧的同学设定为B 组(19 人的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2个小组,如A1组负责“儿时人物整体造型”,A2 组负责“儿时场景道具”设计,B1组负责“重逢时人物整体造型”,B2组负责“重逢时场景道具”设计。其中,A1、A2、B1、B2小组内成员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相应学习任务。A1组内负责服装设计的6人会在具体操作中两两组合,“同伴互助”方式完成“少年闰土”“少年鲁迅”“当年豆腐西施”的服装设计。以此类推,充当演员的3人要同时负责角色化妆。A2组内的8人则负责沙地和雪地的场景道具设计。所有组内成员各司其职,服装、饰品、化妆、场景道具间又要相互配合。所以,A1与A2组间也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A 组大计划。B 组可以用同样方法进行分工,只是“重逢时”的场景道具少于“儿时场景道具”,因此,只安排4人即可。当A、B组大计划(第一幕、第二幕)的设计制作通过有条不紊的“合作学习”完成后,即可展开表演活动。A 组与B 组同学合作本身便是一种对比、竞争与相互学习的过程。至此,在流程上完成了“全员合作学习”学习任务。

2.营造良好“学习场”,提供必要材料支持

关注素养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点和学习体验感,为营造良好合作“学习场”,教师可以将可视的学习场域(美术教室)的桌椅位置重新布置。为配合和满足本课设计制作及舞台剧表演需要,进行分时段、分区域编排,在设计制作两课时,课堂会时而变成工作间、妆造场,教室被分成两大组,四个不同工作区域,分别满足A1组使用“儿时人物整体造型工作区”,A2 组使用“儿时场景道具设计区”,B1 组使用“重逢时人物整体造型工作区”,B2组使用“重逢时场景道具设计区”。而在展示表演课时,课堂会变成话剧舞台,满足舞台剧表演及观赏环境需求。教室中间为舞台区域,两侧为观众、嘉宾席。如此一来,可视化的学习场域即可以为不可视的创造性的新知场域(学术氛围)提供极大支持。此外,教师要准备教案、学案、课件、剧本、范例作品,学生要准备牛皮纸、旧报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易得材料,学习场域营造完毕。

3.众智众力,编制学习任务单

教师在梳理教学目标,明确各小组学习任务后,“合作学习”前期工作并未完成。课堂上,唯有实时把握学习者情况才能实现精准指导,推进真实性学习。细化等级设计,群策群力,编制具有深度学习指导意义的学习任务单是关键。在编制关于“儿时人物形象创意表现”的任务单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合作探究。根据不同角色设定相应妆造项目,尽可能采用图表形式梳理出角色的服装、饰品、化妆所运用的具体表现手法,而后再进行深入分析与手绘设计。例如,少年闰土(角色一)在原文中的形象是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串式问题和系列学习任务随即产生:①少年闰土的服装可以选用中式的吗? ②短装无袖对襟马甲适合少年闰土吗? ③少年闰土的裤装该如何设定呢? ④服装要选择怎样的色彩搭配呢? ⑤如何将牛皮纸变软更加适合表现服装? ⑥银项圈用什么材料表现才有明晃晃的质感呢? ⑦如何表现少年闰土浓眉大眼、面色红润呢?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边思考答案边手绘草图,乐在其中。教师针对性设计制作方法指导,同时又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 完善评价机制, 促进“合作学习”良性循环

完整的主题性美术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美术知识学习、美术鉴赏训练、美术作品创作等多项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方式下展开探究活动往往更加丰盈。“学习档案袋”的运用,既可以很好监管操作过程即课前预习和课中实践过程,又可兼顾评价过程即成果展示过程。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将探索学习中留下的有意义的材料分类放入档案袋中,作为生动的过程性评价的直接依据。当然,同学们精彩的汇报演也可以用摄影、摄像方式记录并存于“学习档案袋”中。另外,班主任、语文教师作为嘉宾的评语也可以形成文字资料一并留存,在共同见证学生点滴成长的同时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合作学习”良性循环。

四、 结语

今天,合作共赢思想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合作学习”策略更好地运用于美术课的常态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助教师达成育人目标,需要教师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持续开展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美术设计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