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特长生选修课程的实施策略初探*

2023-08-19 17:33刘丽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0期
关键词:特长生美术艺术

刘丽婷 董 锐

(合肥市第二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普通高中生的美术教学研究以及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的课程研究有很多,但对美术特长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课程研究,尤其是对美术选修课这一部分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作为较早从事艺术特色教育的学校,合肥市第二中学立足于高中艺术特色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大力推进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以美术写生、艺术社团活动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供了课程保障。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艺术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同时,艺考应试的特点和学生对艺术理解的模式化,也不能忽视其对美术学习的影响,急需我们通过对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来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正确理解和追求。

一、美术特长生选修课程的资源开发

美术课程建设是特色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学校艺术特色发展的重要标志。本着能够凸显普通高中美术特色班的教育特点、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能够培育各类人才的基本原则,学校以强化美术选修课课程内容为突破口,通过延长选修课的学时,缩短必修课的学时,从而使美术学科课程多样化。把越来越多的课程选择权留给学生,把越来越多的教学活动留给教师。构建美术特色高中美术特长生专业选修课课程模式,达到提高美术特长生的美术认识和专业技能技法,满足不同美术专业发展需求,实现其更高的美术专业的发展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美术选修课的内容共分为美术史论基础、速写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创作与设计基础5个模块。根据美术特长生的实际情况和安徽省美术高考政策,我们将选修课程的开发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安徽省艺术模块七美术高考考试科目分为素描、色彩和速写,针对学生美术专业课基础的实际情况和安徽省美术高考要求,对考试科目素描、色彩和速写的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开发研究。

素描通常包括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人物素描。通过基础的素描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绘画习惯,学习基础的造型技巧及表现技法。

速写包括人物速写和场景速写。速写着重训练学生对表现对象形体的准确描绘能力,对形体结构的分析能力,对各种造型因素的掌控能力,并看重有快速记录和表达创作灵感的基本功。

色彩基础是由色彩理论基础知识和色彩写生实践等构成。色彩的基础知识包括色彩在应用实践中的作用、色彩的基本规律、调色训练、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等。

素描、色彩和速写课程要求基本包含了全部高中美术基础专业技能课,这些美术基础课程依据其自身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分解,并且和其他的专业理论课程与研究渗透整合,如构图透视、材料工具、结构解剖、色彩原理等,形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理论互补的3个不同的教学板块。

2.以创作与设计模块作为有针对性的活动课程,进行活动指导,让感兴趣的美术特长生组成社团、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设计比赛与相关艺术院校的设计类招生考试。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一起学习讨论,互相进行评价与沟通交流,倾听各种不同建议,激发独特的灵感和创意,调整和优化表现对象内容。

丰富教学内容,大力推行各种活动课程:社团活动、风景写生、各类绘画比赛,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围绕学生兴趣特长建立各种学生社团,其中包含各种美术类社团:书法社团、摄影摄像社团、平面设计社团、篆刻社团、国画社团等。依托各类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为学生专业成长助力,在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其专业信心,展现专业风采。

选修课程的具体开发要符合美术特长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立足于美术特长生长期艺术专业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校的资源优势,研究探讨并推进美术特长生的选修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在美术选修课程的内容开发与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二、美术特长生选修课程的实施策略

在美术特长生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各门课程的学习规律,讲究策略,钻研教法学法。针对高中美术特长生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与教学,探索出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构建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的任务是立德树人,进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在学生全身心参与各种不同美术活动中、在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感受并逐步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者的身份,改变单一的一课一练的教学习惯,全面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设计,通过优化学情分析,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逐步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以了解学生的不同艺术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要求进步,激发创新意识。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师生相互了解、沟通、互动的过程。

艺术是体验而不是目标,因此在绘画过程中,美术生应当更加注重绘画的创造力和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而不只是关注绘画的技能技法。但是在高中美术特长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备考学习中,绘画技能、技法、技巧教学往往占据重要的地位,很多教师和学生将技能技法视为画得好的唯一标准,导致美术作品千篇一律,缺乏美感和创造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美术的独特性和发展的动力。学校和教师应当意识到创新意识对于绘画的重要性,着重培养美术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作品生动并富有神韵。

2.构建以写生为主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写生是美术基础训练的重要方式,写生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研究绘画对象,认识并表达自己对绘画对象规律的理解。在写生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现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化自己所学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在写生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基本的造型能力、良好的绘画习惯,培养学生艺术处理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基本以临摹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处理原则,长期学习却容易导致学生只会照图模仿,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低下,作品没有灵气,呆板、枯燥、空洞、缺乏生机,呈现公式化、概念化特征。而写生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真实描绘自己的认识、理解、情感,表达自己独有的感受,培养创作激情和创作水平,将心灵的感受通过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课堂临摹”教学模式,采用“课堂写生+课后临摹”的协同模式,着重对学生进行写生训练,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对自然美观察的敏感力,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感受力、美术修养和绘画技巧的训练,进而全面提高美术教学效果,让美术特长生保持专业成长的生命力,提高专业的竞争力,为国内外院校输送优秀美术人才。

3.构建有效的美术特长生学校管理模式,提高美术教育管理水平。学校要保证美术教师师资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备,如招生、师资、教具、建设资金等方面得到保障,确保日常美术教学活动的时间、场地和指导教师,使美术专业课教学活动的开设,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有管理,保证合理高效地开设好日常美术专业课程。要高度重视计划实施,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科学有效地评估和评价。我们学校实行的是班主任班级制管理与美术专业教师工作室管理双轨制管理,教务处、年级组、美术组各司其职,做好美术特长生的日常教务安排、专业考试组织安排、成绩结果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方法研讨、学生艺术综合评价等。

4.构建多元的美术教育模式。为了让学生参与更多的专业学习,学校尽量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室内画室与室外展示相结合、课内日常教学与课外写生活动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线上观摩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学校打破教学界限,充分利用学校的展厅、橱窗、走廊等,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展示平台。学校还应丰富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微课等网络选修课程,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上教学资源库。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美术资源,加强与其他特色学校、高等美术院校、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美术馆等机构合作。学校聚焦课堂,关注课外,研究新课程标准与高校招生政策,交流促进教师对教与学的深度思考,诚恳学习、广泛吸纳兄弟省份学校的做法,研讨美术专业教学改革,促进艺术教育做精、做强,实现学校艺术特色化教育向纵深发展。

集中教学与针对性强的个别辅导方式融合、常规的专业课教育与高度信息化的多媒体方式融合、传统美术课程与现代专题美术课程融合。学校通过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其中,以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和分层教学相结合,既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也是艺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而通过聆听专家的专题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专业课程形式多元化可以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增强美术特长生选修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扩大了学生的艺术成才途径,满足了学生进一步专业深造的需要。

三、美术特长生选修课程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评价方法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评价要把教育评价嵌入艺术教学的全部流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以确保专业基础素养本位的艺术教学工作能够正常高效地开展,可以随时发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等方面是否出现了偏差,并予以改进。教师通过制订学生美术专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生涯规划,运用学习档案袋、画展等作品展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成长和艺术展示的平台,保障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得到有效开展和实施。

我校通过优化作业练习的设计和布置,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系统,立足学生的专业基础和需求,使教学评价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现实性、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开展艺术学科段考和年级统考工作,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艺术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过硬的艺术专业素养,便于教师正确掌握学生的艺术学业状况,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加强专业教学管理。多元化、多层次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需要通过动态的监测,关注过程性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进步速度等。教师通过评价结果了解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认识学生之间的差距和学生的优缺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并进行辅导;教师通过评价结果也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从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进一步推动了中学艺术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美术特长生是未来艺术类人才的中坚力量,提高美术特长生的综合素养尤为重要。随着我国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内容的改革,美术高考将会向多元化评价方向发展。合肥市第二中学作为全国艺术特色学校,具有良好的美术教学传统、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雄厚的专业教学师资及充足的美术生源,美术特长生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美术特长生美术专业技能,明确学习方向,提高美术特长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还能通过各种活动性课程和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特长生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