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

2023-09-15 09:14王俊仁北京市和平里医院针灸科
人人健康 2023年20期
关键词:营气宗气调理

■王俊仁(北京市和平里医院针灸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常年用药,不仅给国家和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肝肾功能也造成了影响,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效的保健方法,对高血压有很好的防治疗效。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激发性高血压,临床上多见的原发性的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中医虽无高血压病一词,但对于高血压病的认识和治疗却散见于诸多文献中。中医认为,血压高就是血脉出了问题。而,气和脉是同源而异名——血压的形成,始于宗气“以贯血脉”,终于脉道“壅遏营气”。中医上所说的宗气,是营气和卫气合在一起的称谓,“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因为是人体后天之气运动输布的开始,所以叫做宗气。脉又是什么呢?《灵枢》里说:“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因此,不管什么因素导致气壅遏,其最终的结果都会让血压升高。

在中医上,高血压属于眩晕和肝阳的范畴。我国中医名典《内经》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虚则眩”的记载。又如金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篇中指出:“无痰不作”;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中强调:“无虚不作眩”“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明·虞抟则提出了“血瘀致眩”的论点。

中医还认为肝阳上亢,会导致血压升高。简单来说,就是肝阴不足,导致体内阳气上逆,肝阳趁机上行袭击头部,就可能会导致血压高。

可见形成本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其根本为气血阴阳失调。

中医在高血压的预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理、情绪调理和运动锻炼等。

中药调理

有些中药有预防高血压的功效。中草药中所含的成分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能起到促进血脂代谢,抗氧化等作用。相比于西药,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可以长期服用和维持治疗。

常见的中药包括黄芪、夏枯草、黄连、葛根等。其中,黄芪中含有伽马氨基丁酸以及黄芪甲苷,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夏枯草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有对抗作用,可以舒张血管产生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黄连里面含有小檗碱,能够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对于,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良好的效果;葛根能够显著降低血酸素B2的浓度,对于高血压的疗效也是非常好的。

饮食调理

饮食不节,或者暴饮暴食,或者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饱则气满,甘令中满。《素问》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还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意思是说,五味之食物入胃,本来是用来养人,给人体提供营养的,但如果贪食不加节制,或长期偏食,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只是其中的一个结果而已。

高血压肝肾阴虚,心血不足,可损及阳。因此高血压所涉及的脏腑主要为肝、肾、脾、心,食用归经为上述四个脏器的食物,对于降压更有效果。同时,由于食物其性味的不同,表现的升降沉浮、归经和功效也不同。中医的食疗强调“辨体施膳”,根据人体体质的不同,采用“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食疗原则调理高血压。

情绪调理

中医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情绪调节也是中医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方面。从精神上调养,要淡泊静养,思绪平静,心气和畅,情志愉悦,力戒躁狂激动和“七情”过当。

运动锻炼

劳逸失度,或长期加班熬夜,劳力劳神,或久坐不动、安逸少动,都是高血压的病因。《素问》中说:“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内经》里有“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的说法,说的都是劳逸要有度,过劳会升高血压;过于安逸不动,也会升高血压。不管是气耗还是气结,最终东湖导致气机壅滞不行,进而使血压升高。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都是中国传统的养生运动,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且是全身肌肉均参加的有规律的运动。其动作缓慢柔和,姿势放松,用意念指导动作,思想集中,动中求静,精神愉悦,有助于降低血压。

此外,中医还注重“因人施治”“因病施治”的治疗方法。中医强调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预防高血压时,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明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等,以及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以达到综合调理身体的效果。

中医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锻炼、适度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等,以保持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通过中医的中药调理、饮食调理、情绪调节、生活起居和运动锻炼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控制高血压的发展,但是需要大家长期坚持。

猜你喜欢
营气宗气调理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过劳肥”的中医调理
论“宗气不足”与勃起功能障碍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营卫与皮肤屏障功能的关系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营气:让我们永葆青春的活力
长安米氏内科“宗气为本”理论及临床经验列举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