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2023-09-22 05:46黄玲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微知识点微课

黄玲

将微课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更优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學质量。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构建翻转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本文简单分析了微课的概念和意义,提出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微课的概念、理论基础及意义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深度整合而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它能记录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多种场景的学习活动。微课以特定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对象,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在10分钟左右,具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等特点。微课内容完整、知识紧凑、主题鲜明、环节到位,通常用来讲授重难点知识。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将数学知识点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微课的产生和应用已有多年历史,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微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以皮亚杰、斯滕伯格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新旧知识的重构,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需求。其次,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为,人类思考问题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每一阶段都应当细化目标,在教学中应当选择合适的素材,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微课内容相对较为集中,学习目标较为明确,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增强教学效果。最后,让·莱夫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能够推动学生的角色意识、生活经验和认知任务回归到融合状态。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不同环节,能够为学生创设针对性的学习情境,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让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教学多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很难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壁垒。而微课教学能推动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微课资源,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网络,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学联动。例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部推出的教育资源网站,上面有全国优秀微课征集活动;中国大学MOOC中也不乏名家教师的资源和说课视频,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微课教学是多元的、生动的。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微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多元化思维。其次,微课的主要内容是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教师不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利用视频更加直观、生动地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化抽象为具体。最后,微课是一种信息化的载体。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构建相对开放、方便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不再需要绘制大量的板书,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3.构建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是优秀的翻转课堂载体,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利用其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课前将微课视频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预习。观看视频不会引发学生太多的抵触情绪,如果学生在课前对数学知识点具有初步认知,能减轻课堂教学的负担,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或展开实践应用,实现先学后教。

二、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的开发与制作

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方向时,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搜集相对应的微课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自行制作微课。中国微课大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国大学MOOC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微课资源平台,其中的微课教学资源有着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教师可以对比几份微课资源,筛选、修改、制作出更合适的微课。教师在进行微课的开发与制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简短性。在微课的开发与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谨记微课的简短特点。微课不应呈现全部教学内容,而应该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总结起来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因为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注意力能高度集中的时间是10分钟。如果是围绕某一个知识主题的微课视频,时长通常在6~8分钟。

2.主题(重点)性。教师在开发与制作微课时,应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以一个重要的知识为主题,将次要、简单的教学内容一笔带过。

3.生动性。微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播放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微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微课的生动性、趣味性,合理进行资源筛选与微课制作。微课越生动有趣,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微课资源网站搜索“鸡兔同笼”,选取时长在10分钟以内、能趣味地体现“鸡兔同笼”特点的微课。同时,教师选取的微课应介绍图示法、减半法、抬腿法、假设法这四种解答“鸡兔同笼”的方法,每种方法的介绍应控制在1~2分钟。教师也可以继续搜索其他教学资源,将动画展示元素加入其中,制作出更加优质的微课视频。

教师在搜索、制作、开发微课时,可以构建本地“微课资源库”。教师可以学校为单位构建微课资源库,或者将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相关资源网站中,进行微课教学分享和交流,从而实现微课资源的良性循环,推动微课教学创新。

(二)谨守微课使用原则,提高微课使用效率

1.以微课为载体完成课程导入。课程导入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通常会用5分钟左右时间导入所学内容,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进行导入,利用微课新颖、生动的特点,播放微课视频导入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微课的直观性提高教学质量。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因此,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一旦知识变得复杂,学生的思维就容易“短路”,这也是数学难教、难学的根本原因。微课的特点是能直观、生动地呈现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类空间几何图形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难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难以弄懂、理顺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模型,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进行展开,并将每一个表面标记序号,在展开、复原的过程中展示每条边的变化,让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

3.利用微课突出重点,碎片化教学。教师要注意使用微課通常是为了攻克教学重难点,因此使用微课应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如果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进行碎片化教学,先带领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或习题演练,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最后进行总体的归纳总结或习题演练,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高效。例如,在“鸡兔同笼”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图示法、减半法、抬腿法、假设法这四种方法一一说明,让学生逐一实践演练,掌握一种方法后再对下一种方法进行解说。

4.利用微课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时,应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活动,以提高微课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教师要注意,微课只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辅助工具,而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

(三)以微课为载体,构建翻转课堂

微课因其短小、精简的特点,可以拓展课前学习、课后学习,拓宽教学的维度、调整教学的结构,从而构建翻转课堂或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传统教学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而翻转课堂是课前学习、移动化学习;传统教学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而翻转课堂是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传统教学偏向于教师为主体,而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1.课前阶段。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将制作完的微课通过微信、QQ等平台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学生在观看后能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了解。教师也可以在微课中加入“课前预习小测”环节,让学生在观看微课后回答问题,以此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2.课堂教学阶段。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之后,对数学知识有一定了解,能缓解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阶段对知识系统进行简单的说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和不解,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在习题演练中巩固数学知识。

3.课后阶段。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通讯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解,进而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堆积。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复习、巩固数学知识。

结语

微课是有效且实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推动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将微课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抽象难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贵州省岑巩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利用微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