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怎样治疗高血压

2023-11-07 01:55马锋锋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人人健康 2023年24期
关键词:西医头痛血脂

■马锋锋(宁县第二人民医院)

高血压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特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异常增高,当合并其他症状时可能会伴随心、脑以及肾等多个器官功能发生衰竭或者是出现器质性损伤。现阶段,临床上多通过常规的西药对高血压进行治疗,但是西药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限,除了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以外,由于高血压的病程较长,所以在长期服药的过程中患者也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最终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受到传统医学的广泛影响,部分学者提出了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高血压,这也为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开辟了新路径。

高血压是一种中老年常发疾病、多发疾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长期的痛苦和折磨,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脑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高血压往往同时伴随着其他疾病,比如血管性疾病、肾脏疾病、妊娠高血压以及颅脑疾病等,在医学上统称为症状性或继发性高血压,而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就被称之为原发病。另外,高血压病发生的原因当前还无法彻底明确,有研究指出,其病因关系到饮食、生活习惯、情绪变化、遗传等多个方面。高血压病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伤,随着病情不断地发展,在冗长病程中就会逐渐发生肾、心脏、脑等多个重要器官的受损,这些就是高血压病的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上常见的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出血等等。

据相关的调查及测算显示,现阶段我国发生高血压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 个亿,并且在这些患者之中,约有25%出现了心力衰竭,4.5%出现了肾功能衰竭,25%出现了冠心病。西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为化学药物,且治疗较为单一,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由阴虚阳亢、气血两虚、痰瘀互结、冲任失调等引起,导致脏腑受损、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可达到平肝潜阳、滋阴补肾、养心安神、升清降浊的效果,降低西医治疗高血压症状反复、不良反应多等问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日1 次,叮嘱患者要直接吞服,不能咀嚼或者是掰断药片。

日常护理

与患者积极沟通,使患者可以维持良好心态;对患者饮食进行适当指导,并调整其饮食结构,要求患者少食用刺激性、油腻性食品。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措施为以下几点:

中药治疗

为患者配制六味地黄汤,药方为山茱萸、获菩、泽泻、熟地、黄芪、唬拍、怀山药、丹皮、益母草各适量;如果患者存在血疲,增加地龙、桃仁、水蛙、当归、田七;如果患者为阳虚,增加巴戟天、肉桂;如果患者为阴虚,增加女贞子、旱莲草;如果患者兼有湿浊证,增加半夏、藿香、陈皮。

中医健身操

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指导患者每日练习八段锦,并根据患者情况对运动方案以及运动量进行适当调整。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效果

中医学理论中虽并未提及高血压,但是依据其临床的症状表现,大部分中医专家认为其属于“头痛”“眩晕”的范畴。“头痛”一词最早记载于《内经》中,《素问·风论》也记载了“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寻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头痛也被称为脑风或者是首风,并且在这本古籍中,对其临床症状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认为内伤、外感是导致头痛的主要原因。而“眩晕”一词最早也记载于《内经》中,并且称其为“眩冒”,指出其在于巅顶,在《灵枢·卫气》中指出“上虚则眩”,这也对眩晕的病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张文涛等的研究中认为,高血压病因的实证是食积、气滞、便秘、血瘀、火、痰浊、寒、水湿、风;其虚证是心虚、气虚、肝虚、血虚、肾虚、阴虚、肺虚、阳虚以及脾虚。实证是无形或者有形之邪在精遂脉道之中形成阻滞,致使气血逆乱,从而使血压出现升高,而虚证是当气血出现阴阳亏虚的时候,血脉就会变得拘急,以此维持正常运行,也能够减少阴阳损耗,因此就会出现血压升高。

在朱其恩的研究中指出,高血压是“生活方式病”,与高盐饮食、缺乏体力劳动、超重肥胖、精神紧张以及饮酒等存在密切关系,和寒冷的环境也存在关联,他认为肝内风动、瘀阻血脉是基本病机。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遵循辨证论治,通过采用六味地黄汤辨证分治,可以起到平肝潜阳、滋阴补肾、养心安神、升清降浊的效果,改善与高血压有关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达到改善患者脂代谢紊乱和心肌缺血的作用,增加冠脉血液储备能力。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着眼于调节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改善高血压发病内因,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中西医治疗改善高血压患者血脂效果

高血脂主要指患者体内糖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超出正常范围,血脂过高时可能引发胰腺炎、冠心病等并发症,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在西医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以卡托普利、氨氯地平等为主,其治疗目的主要以调节患者血压水平、保护其靶器官为主,但长期采用西药治疗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停药后血脂水平反复。根据中医学理论,高血压属“眩晕”“头痛”等范畴,发病机制为患者脏腑阴阳失衡、肝阳上逆、肝肾阴亏所致,高血脂则主要因脏腑功能衰退、血液运行失常、体内痰湿堆积导致。

《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初稿)》中将血脂异常诊断为“血浊”,其证型主要为痰浊内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等。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根本在于调和阴阳,抑肝阳,补肾亏。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依据患者证型辨证分型施治,起到清肝泻火、镇肝熄风、滋阴助阳、化痰祛湿的作用,能够在调节高血压的同时调节患者脏腑功能,改善患者血液运行和体内痰湿堆积问题,同时预防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更高。

中西医治疗分析

当前在临床上普遍使用西医治疗高血压,但治疗效果始终不尽人意。常见高血压并发症包括头痛、胸闷、眩晕、肢体麻木等。根据中医理论,头痛主要由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或者痰浊蒙窍、气血两虚、血瘀引起;胸闷因痰湿导致;眩晕主要因痰湿中阻、肝肾阴虚、淤血阻络导致;肢体麻木因风、痰、瘀、血虚引起。有关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从根本上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通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比单独的西医治疗更加显著。

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高血压患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脂情况,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西医头痛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头痛应该灸哪里?
你了解“血脂”吗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