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调控不等于“挨饿”

2023-12-12 17:34林丽娟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主管护师
食品与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谷物食用体重

■林丽娟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管护师

■李俏玲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管护师

糖尿病,尤其是2 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饮食习惯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很多糖尿病患者误认为,既然高糖高脂的饮食习惯会诱发糖尿病,少吃点儿不就能缓解病情吗?其实不然,过度节食可能导致患者的机体状态更差,血糖水平出现明显波动,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

事实上,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控并不等于节食,科学的饮食管理不仅能让患者食用丰富多样的食物,还能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如果能够保证基本的运动量,患者也可以适当享受自己喜爱的美食。

糖尿病患者不可盲目节食

饮食调控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但饮食调控的本意是调整能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并非“挨饿”那么简单。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饮食无度,在医生下达“判决通知书”后又变得战战兢兢——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不吃主食、不吃肉、不吃水果,不知道如何搭配饮食才好。

还有部分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了解体重和糖尿病之间会相互影响,知道控制血糖的同时也需要控制体重之后,会进行“节食减肥”。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系统紊乱,无法充分吸收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身体中的各个器官本身就可能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如果饮食热量过低,可能引起低血糖、营养不良,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此外,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的热量消耗水平差别较大,因此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挨饿方式进行减肥。

食物多样 营养均衡

饮食调控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十分重要,但不等于“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而是应做到食物种类丰富,营养元素均衡。营养均衡的膳食构成应包括谷薯类、蔬果类、动物性食物、坚果类和油、盐等。患者应以调控血糖为目标,合理搭配食物种类,全面充足地摄入营养元素。

1.每日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应食用300 克左右的蔬菜,其中深绿色蔬菜应该占一半左右。每日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新鲜水果,但荔枝、葡萄等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应控制食用数量。

2.多食用肉蛋奶

鱼虾、牛肉、牛奶、酸奶和鸡蛋都富含蛋白质,患者应当每天都适量选用。此外,也可以适当食用豆腐、豆浆等富含植物性蛋白质的食品。

3.清淡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善选主食种类和烹饪方式,少油少盐,严格避免摄入游离糖。不推荐食用速冻饺子、手抓饼等预包装食品,含糖盐量较多的饼干、薯片等深加工食品,以及烧烤、外卖等重油重盐的食物。

在进行三餐搭配时,您可以用将大米与大麦仁、绿豆等杂粮混合,或者与红薯、山药等搭配制成杂粮饭。用花菜、青笋、腐竹、芹菜、花生制成素什锦,用莲藕清炖排骨,或用去皮鸡腿炖蘑菇。如果备餐时间紧张,也可以制作芹菜炒鸡蛋、豆角炒瘦肉等相对简便的菜肴。

能量适宜 控制体重

1.普通患者和超重者注意控制膳食能量

一般来说,从事轻体力活动的健康成年女性,每天的能量需要量为6 279~7 535 千焦(1 500~1 800 千卡);男性为7953~9418千焦(1900~2250千卡)。对于不存在高消耗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日常饮食热量摄入比健康人低800千焦(200 千卡)左右,以维持血糖平稳,控制体重。对于存在心、脑、肾、眼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医生会根据其消耗水平进行个性化营养指导和膳食管理,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合理范围内减少膳食能量摄入,以帮助减重。建议超重肥胖患者按照每个月减轻1~2 公斤体重的速度减重。

2.消瘦患者应避免营养不良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会引起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可造成肌肉丢失,体重下降。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腹泻等问题,影响进食,也会导致体重减轻。此外,二甲双胍等常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减重作用,也可能降低患者体重。所以,临床可见大量身形较为瘦弱的2型糖尿病患者。

我国居民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 之间属于正常范围,低于18.5时属于消瘦。消瘦者的骨量低、肌肉比例低、抵抗力低,平时易疲劳。65 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如果过于消瘦,会进一步降低抗疾病能力。因此,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在调整用药,进行胃肠系统调理外,必须重视营养干预,以恢复正常的体重。

饮食方面,可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推荐食用虾、深海鱼、瘦猪肉、去皮鸡肉、脱脂奶等食物。部分消化功能弱或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粉进行营养补充。此外,积极进行深蹲、硬拉等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减缓肌肉流失。老年人进行相关训练时,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弹力带拉伸等形式为主,避免过度磨损关节。

吃对主食 适量选用

1.优先选择全谷物

按照加工程度的不同,谷物可分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全谷物是没有经过复杂加工,保留完整谷粒结构的谷物子粒或者谷物制品,包括小米、藜麦、大麦、玉米、燕麦、紫米、黑米等。全谷物在胃肠内的停留时间长,人体吸收率较低,葡萄糖的释放速度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血糖水平的下降速度较慢。也就是说,食用这类主食不会引起较大的血糖波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

2.掌握好食用量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每日摄入能量的45%~60%,以每日摄入能量水平为7 535千焦(1 800 千卡)的成年人为例,每天的碳水化合物食用总量应控制在200~300 克。推荐每天食用全谷物48~80 克,可将其与白米混合食用,提升口感。

糖尿病患者不要错误理解医生“忌口”的嘱托,认为自己的病既然是“吃出来的”,那就应该“少吃一些”,甚至是让自己“挨饿”。少吃深加工食品,不吃“额外添加糖”的食物,三餐定时、定量,餐后坚持运动,三餐营养均衡,才是避免疾病恶化的“不二法宝”。

猜你喜欢
谷物食用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称体重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食用芹菜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