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习太极拳“练好”这些慢性病

2023-12-12 17:3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副主任医师
食品与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练习者骨关节炎太极拳

■袁 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 副主任医师

太极拳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的传统武术拳法。正确练习这项看起来柔中带刚、飘逸清灵的传统武术功法,能提高身体素质,改善抗病能力,减少部分慢性疾病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练习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

1.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受病情影响,患者的呼吸气流受限,会觉得喘不上来气,常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如果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阻肺患者除了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外,必须加强自我管理,定期进行运动,以减少急性发病的可能性,延长生存时间。

练习太极拳能够起到改善慢阻肺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的效果。这是因为,太极拳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需要以呼吸配合动作。练习太极拳时,人需要采取缓慢、较深的腹式呼吸。这会使人不自觉地调动膈肌、胸大肌、辅助呼吸肌参与运动。这个过程中,膈肌自然完成升降,胸廓的扩张、回缩范围明显加大,肺泡的通气量会大大增加,支气管壁被自然扩张,患者的呼吸会更加顺畅,肺活量明显增加。

此外,许多慢阻肺患者会觉得气促、乏力,无法正常行走。正确、循序渐进的练习太极拳,能够锻炼下肢力量,帮助慢阻肺患者逐步恢复行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改善“关节炎”患者的行动能力

我们平时说的“关节炎”通常指的是骨关节炎,以膝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发生的病变较为常见,多数患者为老年人。骨关节炎会造成腿脚不利索,带来生活不便,个别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因为骨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甚至残疾。

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是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人进入老年阶段后,腿部肌肉萎缩,无法对关节起到应有的保护和稳定作用,关节更容易发生损伤。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会过度磨损,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同时,因为关节炎带来的疼痛、关节僵硬、下肢无力等症状,患者会进一步减少活动,加重肌肉的萎缩程度。肌肉力量和数量的减少,会让疾病快速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太极拳是一种动作缓和,追求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的运动。站桩、踢击、踹击、金鸡独立、白鹤亮翅等动作都比较和缓,不会给机体带来过多负担,适合运动能力下降的老年群体进行。而且,不同动作对于肌肉的收缩强度和收缩时间要求不同,协同练习能有效提高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对膝关节进行适当锻炼也能够提高柔韧度和灵活性,缓解关节的僵硬问题。

同时,股四头肌肌肉无力时,会增加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加剧疼痛。练习太极拳可通过提高股四头肌的力量,改善局部患处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觉,让行走不再是一种煎熬。

3.帮助失眠患者顺利入眠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饱受失眠困扰,比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过程中易醒、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等。严重的失眠会让人变得昏昏欲睡、缺乏食欲、记忆力下降、工作学习的动力不足。

5-羟色胺(血清素)是一种单胺神经递质,在调节人体的睡眠、情感、记忆与食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5-羟色胺水平的下降会导致睡眠不足,以及抑郁、焦虑等异常情绪。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而且,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练拳者能够在与周围练习者的交流中纾解抑郁情绪,缓解失眠带来的情绪问题。

在户外练习太极拳时,习拳者可以充分享受阳光的照射。阳光能够提高人体的血清素水平,帮助合成维生素D,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改善睡眠质量。此外,太极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有氧活动,练习者的血液循环会明显加快,身心能得到有效放松,夜间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当然,除了上述特殊人群,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情绪焦虑者、体质虚弱者等人群都可以适当练习太极拳。这项运动老少皆宜,能帮助我们消除身体的疲惫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素质。

太极拳这样练习更有效

1.练拳需有“师傅”,不可盲目练习

太极拳虽有许多好处,但也要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流派较多,对身体各部位力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如果盲目跟着网络教程练习,不考虑自身的接受程度和身体素质,不仅起不到提高身体机能,加速慢性病康复的目的,还会导致膝关节疼痛等病症,得不偿失。

现在不少医院开设有康复医学门诊,康复医师能够指导患者学习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当然,您也可以跟随专业的太极拳老师学习,在老师指导下掌握正确的练习动作,确定适宜的训练频次和练习时长。

2.练拳可以“简化”,但不能“冒进”

如果练习强度过大,会增加关节和肌肉的压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练习者可以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学习进度适时调整动作难度。有些慢性病患者的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身体功能退化明显。这种情况下练拳,不必过度追求姿势的“标准”,应适当给自己降低难度。比如,如果一时无法站姿练拳,可以坐在床上练习太极拳的呼吸功法和一些手部动作。想做到和老师一样的标准动作,而自行延长练习时间,增加练习难度,很可能造成新的健康问题。

3.练拳不可只顾“外在”,不顾“内在”

太极拳并非是一套简单机械的动作,而是需要保持注意力、呼吸节奏与全身动作的协调统一。练习过程中只有做到身心合一、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律,才能够起到改善机体功能、调节情绪的作用。如果只练习“动作”,不注意“意念”和“呼吸”的调整,不仅拳法水平得不到提高,也无法取得保健效果。

对于初学者而言,练习过程中可采用自然呼吸法,也就是在做对动作的基础上,保持自然而均匀的呼吸。一般来说,练习者需要在起身、屈臂、蓄劲时,采用吸气配合,在下蹲、伸臂、蹬脚、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熟悉了动作要领之后,呼吸节奏会逐渐与身体动作相契合。

练习者不能心浮气躁,不能着急追求练拳的健康功效,必须静下心来,体会缓慢之中呼吸的变换,心神的改变。只要长时间正确练习,您就能从练拳中得到所期盼的健康益处。

猜你喜欢
练习者骨关节炎太极拳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42式太极拳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