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视域下融合新闻报道创新研究

2024-02-18 14:25张凯莉
新闻世界 2024年2期

张凯莉

【摘   要】融媒体时代,交互式H5技术表现出多媒体性、沉浸性、情感性等特点。当前,交互式H5技术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视化、互动性以及解读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对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一等奖H5作品《2021,送你一张船票》和《复兴大道100号》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传播特性和创新路径,以期为同类型融合新闻报道的策划与传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融合新闻;交互式H5技术;中国新闻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中美比较视域下的儿童公益广告传播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118013010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专注内容质量,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1]当下融媒体时代到来,数字化阅读方式日益普遍,逐渐成为国民阅读方式的新选择,也是当前手机阅读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新生力量。[2]

一、H5技术与融合新闻报道

“融合新闻”,广义上是指由于数字技术发展,媒介之间彼此的界限逐步消解,新闻传播业务走向融合的状态;狭义上指的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产生的一类新闻报道方式[3]。H5是HTML5的简称,是描述网页文档的超文本标记语言。随着H5技术从网页端拓展到移动客户端,为融合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H5新闻综合图文、影像、音频与动画等多种元素内容在移动终端设备上交互传播,多维呈现新闻内容。[4]

H5技术有其自身特点,一是多媒体性。H5技术可以在网页上轻松地插入视频、音频、音效、图像等元素,能够为用户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二是互动性。基于H5技术兼容性强的优势,用户依靠移动客户端的传感器,通过滑动、翻页、拖拽等操作,主动地探索页面并参与信息对象的互动传播。三是沉浸性。借由作品设计的互动按钮,丰富动感的画面极大地吸引用户注意力,充分调动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为其营造生动沉浸的移动信息场景。

近年来,H5技术逐渐应用于新闻领域,成为融合新闻发展的新趋势,并助力融合新闻作品在互联网的传播和推广,体现了新闻产品在智能媒体环境下的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对融合新闻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作品传播特性分析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作品最高奖,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极具代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下媒体融合的进程和成果。笔者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一等奖H5作品《2021,送你一张船票》和《复兴大道100号》为例,分析其传播特性。

(一)聚焦时代主题,紧贴党和人民

重大主题报道是针对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和中心工作,以及时代主题展开的报道,要求政治站位高,既要全面把握整体情况,又要以细致入微的方式呈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重大主题报道要想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获得广泛传播,需要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筛选,并展开精心的主题策划。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國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拉开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序幕。《2021,送你一张船票》和《复兴大道100号》这两部融合报道作品均聚焦建党百年这一宏大主题。让受众通过作品能学习、了解与领悟党和国家在百余年历程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感受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与正能量,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融合视听动画,讲述宏大故事

新闻形态的转变倒逼新闻叙事的创新,以H5新闻为代表的融合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的单一传受关系,更加强调互动对新闻叙事的作用,将H5新闻的互动等要素纳入叙事研究中。学者刘涛[5]将融合新闻的表征结构表述为“故事线上的时空结构”,其中以时间、空间、关系为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叙事方式。但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时间要素的推进离不开空间要素的配合,任何一件事物既是时间维度的存在,又是空间维度的存在。外聚焦叙事简单来说就是像“局外人”一样站在外部对事件进行观察。两部作品均采用外聚焦叙事。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展开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时间结构。地理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空间的转变带来叙事角度的转变,展示更加宏观全面的叙事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思路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6]将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融进新闻成为新闻叙事转型的主要方向。《2021,送你一张船票》以南湖红船为主线,一张船票,跟随这只船,徜徉于历史长河,穿越百年,回顾建党百年风雨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同时作品的背景音乐与画面完美适配,例如,冲锋的号角声配合着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的画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配合志愿军将士齐心团结、抗美援朝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复兴大道100号》涵盖300多个历史事件和场景、5000多个人物、400余座建筑等细节体现时代特征及历史变迁,伴随着屏幕的滑动,历史画面依照时间线顺序依次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大量运用动画元素,例如农民在地里劳作、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北京申奥成功等动态画面以及无边界的长幅画卷,采用“一镜到底”的形式,立体呈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壮丽征程。

(三)参与交互游戏,增强沉浸体验

美国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认为,“只有35%的传播是用语言来进行的,所提供的信息有65%是语言之外的形式传递的”。[7]H5融合新闻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让用户可以实现点击、滑动、上传、生成等操作,用户的操作成为新闻文本构建的一部分。互动新闻产品不是文字、图片、音频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新闻内容的主线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动态的互动环节中,技术手段加上视觉因素的双重加持,增强用户的沉浸体验,同时也拓展了新闻叙事的多种可能性。

两件作品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的进步,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历史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提升了作品的传播效果。作品中用户不再被动接受新闻信息,而是在加入自身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专属的个性化新闻叙事,甚至还能生成独一无二的定制新闻界面,新闻理念的传递在不断交互点击中完成。

《2021,送你一张船票》将动画、声音和H5技术巧妙结合,党史中的事件在眼前“发生”,作品开头的动画结束后,邀请用户填写出生年份,在后续的情节中显示用户与事件发生年份之间的关系,让历史大事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例如“1997年,香港回归。这特别的一年,你x岁了”,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加入了答题环节,提问建党年份、建国年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大召开的时间等问题,每答对一题就能够点亮一颗星,让用户在“闯关”的过程中学习党史知识。作品播放完毕后,自动生成对应船票,船票界面包含用户的昵称和头像,用户也可以选择喜欢的事件图片更换背景,生成个性化的海报转发分享。用户的转发行为促进了融媒体产品的“二次传播”。《复兴大道100号》穿越百年的时光,将用户带入历史画面,只需上传个人照片即可生成个性化“百年征程纪念照”,通过AI技术将用户置身不同场景中,为北京申奥成功欢呼、成为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宣传员等,给用户带来多感官、交互式、沉浸式体验,让用户在体验中重温历史。

(四)拓展覆盖面,实现全域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流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伴随移动技术的发展与媒体实践的深入,媒体的生产方式、信息传递途径和呈现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两部作品精美的画面设计、有趣的交互形式给用户带来冲击感和沉浸感的同时,其在社交网络媒体的互动、分享与转发使传播效果呈现立体化、全方位样态,创新扩散构成全域传播新格局。

《2021,送你一张船票》在正式发布之前,新华社制作相关海报为该作品预热。该作品在移动客户端首发,注重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同时强调首发效应。在作品推出后,新华社官方微博发起#送你一张船票#互动话题和抽奖活动,中奖的幸运用户将获得“百年红色之旅”礼包,可以前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开启一次红色历史之旅。此外,新华社对社交媒体、官方网站、客户端等重要互联网载体深度利用,借助其在移动互联网络的互动特性,让受众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打通双向交流沟通渠道,给予受众强烈的参与感。后台数据显示,在2021年1月份浏览高峰后,3月23日到4月3日,6月15日到7月4日,作品迎来第二轮和第三轮浏览高峰,打破了新闻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持续的互联网传播效应。

《复兴大道100号》作品在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发布后,获得广泛好评。人民日报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实现跨媒体、跨平台、跨场景的全链全域传播。人民日报新媒体和百度VR合作推出“复兴大道100号”线上VR展馆,展现这一百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民强国之梦的伟大历程,利用云看展的方式增加用户体验感。邀请白敬宇、李宇春、迪丽热巴、关晓彤等录制宣传视频“庆祝中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我一起走进复兴大道100周年”、制作复兴大道100号主题MV等,在公交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场所以多种形式播放,提升了用户的观赏体验,线下推出互动体验馆,线上线下多维度连接用户,拓宽了用户接收信息的途径,实现全域传播。

三、融合新闻报道创新路径

(一)把握时代节点,紧扣热点话题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主流媒体的职责。重大议题是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家和社会特别关注的話题或议题。在智能技术背景下,新闻媒体抓住建党百年、讲好中国故事、全面小康等重大社会议题,紧扣热点契机,回应社会热点,积极开展融合新闻报道。融合新闻作品在选题上应契合时代主题,巧用民生话题,弘扬主流价值观,借助H5形式贴近年轻受众,尽可能地拓宽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使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发挥,从而真正形成新闻传播合力。

(二)改变传播观念,创新叙事视角

面对宏大的新闻事件及重大纪念日,融合新闻作品应从小切口引入大主题,将宏大的主题日常化、生活化,增加新闻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在叙事视角上灵活多元,多采用复合视角叙事;在叙事逻辑上以时间叙事为主,空间叙事为辅;在叙事语言上,利用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叙事语言。多感官叙事,才能建立与用户的情感共鸣共振。值得注意的是,叙事视角是融合新闻作品的深耕方向,主人公“我”的亲身描述和“你”的亲身实践,将新闻事件娓娓道来,缩短用户与作品之间距离的同时,也让用户沉浸在作品中持续回味。此外,新闻报道的内容应与民众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选择恰当的报道视角,推动全面创新,在表达上寻求更贴近用户的视角。既要坚守主题表达,又要贴近受众心理,创新表达形式,通过小故事呈现大主题,用小视角见证新时代,更好地回应时代需求和受众的需求。

(三)借力技术运用,连接用户情感

当下,用户对新闻的需求更倾向于对新闻现场的视、听、触全方位立体体验。融合新闻作品要想在内容品质、用户满意度上有所突破,亟需在智能移动技术上深耕实践应用,不断满足用户对真实互动体验新闻现场的需求。现如今,融合新闻作品对H5技术的应用普遍存在,新闻制作者在巧用技术赋能新闻呈现的同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提升新闻深度与广度,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

四、结语

当前,融合新闻报道样态不断更新扩容,H5互动技术越发被应用在新闻传播领域,特别是在一些重要节日报道和大事记中,主流媒体的H5新闻作品备受瞩目。H5融合新闻报道因其自身的移动技术优势,给新闻用户带来多样化的场景感知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在现代信息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闻媒体应紧紧把握时代热点话题,创新叙事视角,引发用户情感共鸣,持续丰富用户阅读和视听的感官体验,使融合新闻报道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浪潮。

注释: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2]田菲.我国国民阅读发展趋势研究——基于1999—2015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6(05):5-9.

[3]方洁.美国融合新闻的内容与形态特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33(05):28-34+46.

[4]金玉萍,涂慧峰.媒介进化论视域下H5新闻的生产[J].青年记者,2022(06):104-106.

[5]刘涛,刘倩欣.新文本新语言新生态“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10):54-6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雷蒙德·罗斯.演说的魅力[M].黄其祥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4.

(作者: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