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城小事》看民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之道与创新发展

2024-02-18 14:25张铺秋赵秋实
新闻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叙事

张铺秋 赵秋实

【摘   要】民生调解类节目作为人民调解与电视媒体相互合作的新型探索模式,为日常纠纷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本文以重庆广播电视台的调解类节目《大城小事》作为研究案例,从时空叙事逻辑、悬念冲突安排以及真实背景下的“人为表演”等角度分析节目的叙事实践方式,同时探析其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思路。面对新环境与新挑战,民生调解类节目只有兼顾“情”与“法”的统一,满足观众信息需求,积极拥抱新媒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民生调解类节目;大城小事;节目转型;叙事

对于“和”文化的追求,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谦让温良的君子之风,“化干戈为玉帛”的处事方式,“无讼”与“评理”的思想成为历代所推崇的一种社交准则。这其中所蕴含的平等协商,以和为贵的观念,也映射于电视节目的创作之中。民生调解类节目正是这种文化观念在电视媒体中的一种延伸表现形式。

一、民生调解类节目的“出场”

最高法数据显示,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最高法受理案件22.7万件,审结22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31倍和2.27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31亿件,审结、执结2.26亿件,同比分别上升1.34倍和1.31倍。[1]在这种情况下,民生调解类节目作为人民调解的一种新型探索方式,顺应社会发展和大众需求而产生。

民生调解类节目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以老百姓为报道主体和传播对象,围绕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一系列问题,关注普通人的情感诉求和自身利益,为民众搭建了一个“诉说”与“评理”的公共窗口。节目中主持人、当事人与人民调解员的深入互动与对话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机会,推动矛盾的化解,也让观众在充满烟火气与生活味的叙事中能够主动代入,在观察他人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情绪调剂和心灵满足。

受大环境的影响,各省市电视台顺应风口,陆续推出民生调解类节目。以重庆广播电视台为例,其都市频道(2021年6月1日更名为“社会与法频道”)于2012年在重庆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依法设立“都市频道电视人民调解委员会”,陆续推出《大城小事》《都市700》《家事有道》等多档专业调解栏目。其中《大城小事》关注重庆本土发生的大小事件,通过真人秀的形式,以调解为目的,沟通为手段,派出调解员针对侵权赔偿、合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进行现场调解。“好个重庆城,三千多万人,大城小事多,每晚六点整,给你摆一哈黑管用的大城小事”。节目延续了传统民生新闻在本土地域性上的亲民特点,由本地重庆嬢嬢们担任栏目调解员,落脚于百姓生活,用重庆方言調解并解决百姓生活中遇到的纠纷与困难,提供切实的帮助与温暖。本文立足于社会转型的视角,以民生调解类节目《大城小事》作为具体案例,从传播学、叙事学、法学等角度分析民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之道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思路。

二、民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之道

如何“讲故事”,如何“讲好故事”,如何让观众“听见故事”,提升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节目制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对于民生调解类节目而言,讲述好这些生活气息浓厚的家常小事与连贯统一的叙事策略分不开。

(一)时空交响营造沉浸氛围

在叙事的文本中,时间和空间是两个关键元素,它们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背景和框架。《大城小事》通过对叙事时间与空间的统筹规划来描绘情节发展,为观众营造了“沉浸式”观感和“在场感”体验。

在叙事的时间安排上,节目并不拘泥于线性的叙事结构安排,采用倒叙的方式回溯故事的全貌,一步步揭示真相。节目常将高潮部分置于片头,让关键事件提前呈现,用矛盾的起因吊起观众胃口,接着通过一个时钟倒转的场景,将时间拨回几个小时前,陆续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当事人的诉求,带领观众去找寻答案,使其产生了继续观看的欲望。这种类似于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的结构方式让节目更加引人入胜、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在叙事空间的把握上,《大城小事》充分发挥空间对于叙事效果的提升作用,利用叙事空间的营造和设计提升节目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在虚拟演播室里室内的橙黄色背景与背景板上“帮到底”三个大字,既清晰地表明节目宗旨,又形成了暖色调的温暖氛围,凸显节目的人情味与温度。在真实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协商的画面中,“对质”两个字在特效的作用下燃出熊熊火焰,使得节目的戏剧冲突感倍增,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大城小事》通过叙事时间的安排与叙事空间的布置增加作品的沉浸体验,使得画面信息更加生动、细腻地传递给观众,触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二)悬念冲突增强故事张力

“文似看山不喜平”。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矛盾,也离不开悬念与冲突带来的情节冲击与情绪感染。在民生调解类节目中,同样通过悬念与冲突的设置,增强故事叙述张力,激发观众的好奇心,提升故事的可观性。

在《大城小事》当中,故事张力常常通过悬念与冲突展现,节目中当事人之间情绪化的表现与火药味十足的争吵不仅符合观众“看热闹”的心理,满足“吃瓜群众”的好奇心,还能够增强整个故事的曲折性与戏剧性,为家庭琐事描绘出“看点”。节目经常利用标题设置悬念,如“为买卤肉,夫妻闹翻脸”“拖鞋摆放不齐 丈夫被妻子怀疑”“大姐突然不管老母亲,究竟是何原因”等,这些标题调动观众情绪,引发观众对后续内容的心理期待。

另外,《大城小事》也十分注重叙事过程中冲突情节的参与,在《弟弟不给赡养费 姐姐大有意见》这期节目中,兄弟姐妹6人在调解现场针锋相对,现场火药味十足。老六说母亲在得到拆迁款后一直随五哥居住,暗示是五哥私吞了母亲的拆迁款,老六的妻子更是扬言“一分钱都不会拿”,使矛盾更加激化,随后老五妻子开始推搡老六妻子,四姐前去拉架,二姐拿出扫帚条想要加入打斗,一时间现场乱成一锅粥。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冲突场景给观众带来直观的感官刺激,通过紧张的情绪引导让观众更加投入到节目之中。

利用悬念与冲突,《大城小事》将一件件生活小事生动地呈现于观众面前,构建自身节目特色,提升节目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三)人为“表演”强化叙事效果

作为一档民生调解类节目,《大城小事》中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这确保了节目的真实性。出于收视效果和观看体验的考虑,节目也需要通过一些刻意的前台“表演”以增强叙事效果。这些“善意的表演”不仅不会对节目的真实性与可信度造成不良影响,还能提升节目的可观性,增强叙事的完整性。

“诶,二楼好像有人在吵架一样,嫩个我们上去看一下是囊个回事。”“你是xxx吗?是你给我们《大城小事》打的电话吗?刚刚看你们吵得很凶,是怎么回事?”在节目中,这两句话是常见的“开场”方式,节目组以偶遇的方式加入到具体事件之中,成为事件的参与者。看似误打误撞实则是精心安排,以这样一种方式介入事件不仅增添了节目的生活气息,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此外,在节目中事件当事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情感和行为,制作者通过对这些行为的抓取提升节目的娱乐性,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例如,在调解活动刚刚介入时,调解员放下求助人的电话来到现场,就会碰上当事人争吵、谩骂甚至斗殴的画面,当事人愤怒、悲伤等情感在镜头中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经过调解后,当事人一改起初的横眉冷对,喜笑颜开地围坐在一起吃饭,这些情节看似巧合实则精心安排,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之上增强了叙事效果。

三、民生调解类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传统电视媒体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民生调解类节目也面临着收视率下降、创收断崖式下跌等问题,亟需开拓创新,探求新的发展道路,提升节目的影响力。

(一)讲情又重法,提升节目法治内涵

作为民生调解类节目,情理交融是非常重要的,既要讲究人情味,又不能缺失了节目“依法调解”的初衷,要保证调解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大城小事》主打解决家庭、邻里纠纷,而女性角色更易于事情的解决,所以选择一个热心大妈作为和事佬是最合适的。[2]在《大城小事》中,遗产继承、老人赡养、婚内出轨、家暴等家庭矛盾最为常见,面对这些家长里短的纠纷时,调解员大妈们基于传统文化语境中“以和为贵”的思想,通常会选择用“都是一家人”“血浓于水”“只有这一世的姊妹,哪来下一世的姊妹”“夫妻之间小打小闹很正常”……等恳切的言辞唤起求助人心中的情愫,接着采取“各大五十大板”的“和稀泥”策略解决问题。即使法律中有明文规定,也通过打“感情牌”的方式让当事人放下对利益的追求和个人权利的维护。这种调解方式看似最终取得了和和美美的结局,但对当事人以及观众来说并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对于事件中所涉及的违法行为,需要通过专业的法律人深入解读才能让当事人及观众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敬畏、遵守法律,依法为鉴,及时纠正自身的行为。

虽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在中国人中常见的为人处事方式,但将法律问题过分人情化,会消解节目的普法作用,还会让观众产生误解。传统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权威性,但民生新闻在宣传政府部门大政方针时,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其实这正是我们大有可为的地方。[3]民生调解类节目应把握好讲情与守法的分寸,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解读好法律,提升节目的法治内涵,通过节目自身的力量延伸普法触角,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功能。

(二)樹立担当思维,满足观众信息需求

随着新媒体强势崛起和信息的海量增长,观众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权,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生存环境愈发艰难。一档节目要想抓住受众,只有树立担当思维,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才能在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

优秀的电视节目在选题和表现上应呈现出“选题的故事化、叙事的情感化、人物的个性化”[4]。对于民生调解类节目而言,民生百态是其关注的重点,然而大多数节目仅仅看到了“民生”,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百态”。在节目中,困扰着市民的似乎只有家暴、出轨、赡养父母、分割财产等问题,而对于其他话题则涉及较少。选题的单一性和同质化限制了节目的多样性和全面性,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厌烦心理。

因此,《大城小事》应积极拓展调解范围,将事件话题扩展至劳动纠纷、合同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同样具有关注度的话题,也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百态,呼应民众需求。同时,为更好拓展选题来源,节目制作方应与司法部门持续深入合作,为节目提供更加权威和专业的调解支持。

(三)积极拥抱新媒体,拓宽未来发展空间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必须积极拥抱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手段吸引观众,拓宽未来发展空间。

目前《大城小事》除了每日18:00于电视上播出之外,观众还可以通过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及重庆手机台观看完整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节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但对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宣传和推广,《大城小事》依然存在发展空间。其新浪微博账号“CQTV大城小事”最近更新日期为2018年5月15日,粉丝也只有1443个。其抖音平台账号“都市帮到底”虽粉丝量较多,达到67.5万,但作品点赞、评论、收藏、转发量较少,粉丝活跃度不高。针对此问题,《大城小事》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合力,在传播内容上深耕,对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进行重新编辑和创作,突出最精彩的部分,并添加字幕、特效等元素,增加内容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创作一些与节目内容相关的短视频,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内容需求,努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积极拥抱新媒体,是民生调解类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节目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服务观众和社会,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四、结语

《大城小事》作为一档民生调解类节目,聚焦市井百态、家长里短,在时间与空间叙事的高度配合下,提升节目的逻辑性;加入悬念冲突元素的编排设计,使节目更具看点;利用真实基础上的人为“表演”,强化叙事效果。在融媒体时代,民生调解类节目在新的挑战面前应迎难而上,协调好法与情的关系,义正辞严讲清法理,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坚持“以民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人文关怀的选题理念,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延伸节目的社会价值;与时俱进,扬长避短,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和深度融合,大力构建新传播优势。

注释:

[1]10年来全国法院结案量年均增长11%[EB/OL]. [2023-01-08](2023-10-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4066294

64507044&wfr=spider&for=pc.

[2]邓晓伟.无人不识“和事佬”——浅谈重庆都市频道“和事佬”标签的形成及深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212-213.

[3]吴立东,李涛,宿宁.从帮小忙到帮大忙  做有影响力的节目——以《小吴来了》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8):61-63.

[4]时统宇.法制类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几个问题——以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5):47-49.

(作者:张铺秋,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赵秋实,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叙事
浅谈《红楼梦》叙事风格的特色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美学分析
主旋律影片《开罗宣言》叙事分析
满族说部中的英雄叙事模式
《叫我第一名》的叙事风格探析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