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升教育反思的有效性

2024-04-27 15:41梁慧娟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反思性教师应有效性

梁慧娟

教育反思,是教学反思在幼儿园反思性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幼儿园教师为了提高教育行为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在相关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自身教育行为及其效果进行持续、深入地审视与思考,发现并准确表征所遇到的问题,判断教育行为的适宜性,揭示教育行为背后的理论、假设,寻求解决问题路径、改进实践可能方案的过程。

幼儿园教师对自身教育实践进行持续、有效的反思,是反思性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手段。提升教育反思的有效性,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和专业自觉,增进对自身教育行为的理解,从而提高教育实践的理性程度,使教育行为更趋专业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如何提升教育反思的有效性?

提升教育反思的有效性,根本在于教师通过反思明确其教育行为是否、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促进(或未能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即教师对自身“教”的反思须以对幼儿“学”的判断为根本依据。教师应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在各类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做出科学解读,并反思其教育行为:教育计划和活动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教育活动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过程是否为幼儿提供了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教育内容、要求是否兼顾了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发展?教师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提升教育反思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揭示教育实践和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合理性”。教师只有对自身教育实践经验進行有效反思,从中提炼能够指引教育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因此,教育反思不应只是对教育实践的“复盘”,如活动过程的概要式再现(实录)、活动开展经验(做法)的介绍,而须透过现象探究本质,在梳理、提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教育行为(这样做)为什么有效(或无效)?该行为“暗合”(或违背)的教育理念、原则、规律是什么?这有助于教师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从而将在某一活动中获得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同类教育活动,从中汲取的失败教训也可避免在同类实践中重蹈覆辙。对于有效的教育反思而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成与败皆有其教育学意义,故而在反思时既不应只对“成功”大唱赞歌,也不宜陷入对“失败”的一味检讨。

提升教育反思的有效性,重点在于寻求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改进教育行为的可能性方案。指向教师教育行为改进和保教质量提升的教育反思不应止步于对“已经、正在采取的教育行为”的省察与思考,还应就如何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明确后续教育活动的方向、路径、策略等。欲达到此目的,教师应将持续改进的“方案之思”转化为切实的教育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反思的实践,是肤浅、低效的教育实践;脱离了实践的反思,是空洞、无效的教育反思。教师应将“实践—反思”的教育反思“片段”归位于持续改进教师教育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全链条”之中,通过循环往复的“计划—实践(行动)—反思—再计划—再实践(行动)—再反思……”过程,增进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专业思考,增强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自觉,从而在反思性教育实践中实现教师个性化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猜你喜欢
反思性教师应有效性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