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莲:因爱坚守,无问西东

2024-04-27 15:41米娜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希希纸艺园长

米娜

“她是一所有70多年历史的老园的园长——勇于创新教育思路,善于挖掘适合幼儿发展的本真教材。她从教育创新中开拓发展路径,在新时期继续当好教育的风向标。”这是刘菊莲在2023年11月被授予“榜样园长·创新奖”时主持人的介绍。作为湖北省鄂州市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实幼”)园长,在学前教育深耕40年,从一线教师到总园园长,她的始终坚守彰显着痴心幼教的情怀,目送着孩子快乐地踏出幼儿园,茁壮成长、走向明天。简单与坚持是她身上醒目的标签,督促她用行动诠释教育的大爱无边。

坚持才会生根,才能长出“翅膀”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热爱探索,对于世界充满好奇。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最好方式,也是他们天然、丰厚的成长资源。在幸福的幼儿园时光里,孩子最爱的莫过于“玩游戏”。在前任园长的开拓与刘菊莲的坚持下,“游戏伴童年”成了实幼的一张名片。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只有我们将自己想象成孩子的玩伴,才能处理好这项基本活动中的师幼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在刘菊莲看来,游戏的精髓重在“自主”。“孩子摆脱约束,自由地开展自主游戏,能真正得到快乐。”她引导教师先从实施“三步走”计划做起——首先,根据孩子的兴趣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新的知识点,并再次进行深入探究;最后,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巩固他们自主习得的知识,获取新的经验。“这是我们摸索出的规律,也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的密码。”刘菊莲说道。

区角活动是孩子在特定的游戏区域内进行的活动,孩子可以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区域内容和学习伙伴,自主操作、探索和交往。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区域环境,既有助于增强孩子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又能促进他们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一次端午前的区角游戏中,大班师幼一同创设了糕点铺子,并邀请刘菊莲吃绿豆糕。她惊奇地发现一个孩子做了三角形的绿豆糕,还没等她发问,另一个孩子提出了疑问:“一般绿豆糕都是方形或圆形的,你做错了。”刘菊莲并没有附和质疑的孩子,或直接夸赞制作者的创意,而是笑着问还在埋头制作糕点的孩子:“为什么你的绿豆糕是三角形的呀?”“方便吃啊。圆的或方的糕点要用小勺吃,但三角形的糕点从三个角各咬一口就刚刚好。”孩子回应道。“成人总认为绿豆糕就是圆的或方的,但如果我们不急着将概念灌输给孩子,而是创设环境让孩子自主探索、自由发现,那么他们的思维将超乎我们的想象。”三角形的绿豆糕仿佛是孩子向成人世界约定俗成的规则发起的新挑战,这样引人深思的“叛逆”与坚持给刘菊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需要有定力的坚持。当“游戏化教学”浪潮掀起,不少幼儿园卷入跟风热潮时,实幼也曾收到一些专家关于引入其他教育模式的建议,但刘菊莲认为实幼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环境,贸然改变并不符合园所发展实际,只有因地制宜,让本土化区角游戏扎下根来,才能带领实幼展翅飞翔。

要发展区角游戏,必须做好环境创设。“持续创建适宜的环境供孩子自由探索,一直是实幼的重点工作。我们常围绕自主游戏的环境创设问题开展研讨活动,努力做到以孩子的需要构建游戏区角。”在一次观摩活动中,刘菊莲走进了小二班教室。“室内环境巧妙利用可回收的各种材料,小小的树叶粘贴成娃娃的头发,一个个废弃盒子拼凑成可爱的书架,还有‘我会穿鞋了等可操作的自我服务游戏区,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满满的爱与教育。”刘菊莲想要继续与教师携手,带着发现美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一切,用心、用情做好环境创设,为这群可爱的孩子构建爱的乐园。

“有了爱,一切就简单了”

与实幼牵手之初,刘菊莲15岁。1984年的夏天,心怀教师梦的她,渴望像刚退休的母亲那样扎根于实幼的土壤。在这所以“给幼儿快乐童年,为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园理念的幼儿园,刘菊莲脚踏实地,一干就是40年。“实幼是一所占地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的老园,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对实幼“知根知底”的她,带领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建设“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幼儿园“家文化”,营造“共同成长”的家园共育氛圍,用教育智慧和大爱,让家长、幼儿和教师在教育路上结伴前行。家园间的距离,在刘菊莲的努力下被进一步拉近。

将儿童放在怎样的位置,就会诠释出怎样的儿童观。在实幼,“爱会让一切简单”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也正是刘菊莲儿童观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实幼坚持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的“爱心帮扶”活动,与刘菊莲结对的“爱心宝宝”是一名叫希希的留守女孩。刘菊莲几次见到希希因想念父母泪流满面,但懂事的希希从不出声哭泣,这让同为母亲的刘菊莲颇为心疼。“第一次看到希希时我就非常喜欢她,有一种想要抱抱她的冲动。”令刘菊莲没想到的是,当教师介绍刘菊莲是她的“爱心妈妈”时,希希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激动,反而表现出抵触情绪。看到年仅三岁的希希眼中那份不易觉察的落寞,刘菊莲开始琢磨究竟怎样才能让这个令人心疼的孩子接受自己的爱意。她决定先找希希的外婆了解情况,以便找到拉近二人关系的突破口。原来,希希的父母本在上海工作,但因需完成国外的学业,暂将希希交给外公和外婆照顾。了解到希希的家庭情况后,刘菊莲选择从每日午睡后帮希希整理衣物做起,让希希熟悉并接纳她。

然而,近一个月过去了,刘菊莲与希希的关系非但没有拉近,有时还会遭到希希的白眼相待。“她是孩子,我要做的就是包容,用爱靠近她。”刘菊莲从未打算放弃这位“冷傲的宝宝”,并在一次与带班教师的交谈中打破了僵局——一天,刘菊莲准备给睡醒的希希穿衣服时,带班教师对希希说:“你的‘爱心妈妈来给你穿衣服啦!”希希生气地回应:“她不是我妈妈。”刘菊莲当即接着希希的话说道:“希希并不希望我是她妈妈,她妈妈在国外读书呢。”希希听到后连忙说道:“对,我妈妈国庆还来看我了,可是她又走了。”刘菊莲立马抓住契机,蹲下来抱着希希:“我不是你的妈妈,我知道你很爱你的妈妈,她也同样爱着你,所以你不用喊我爱心妈妈,我俩就做彼此的好朋友可以吗?”希希听到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还主动拥抱了刘菊莲。“当时我感到无比欣慰,孩子终于从另一个角度接受了我的爱。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内心深处也有自己想要坚守、捍卫的情感。我们不该主观地将我们认为的美好硬塞给孩子,这在孩子看来是残酷、无情的。”刘菊莲说道。

爱是有温度的,是可以流动的。作为“爱心妈妈”的刘菊莲,不仅在相处中收获了来自希希的爱,还收到了一份来自远方的爱。“那是除夕的傍晚,希希远在他乡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并向我表达了谢意。她说希希很高兴地告诉她,幼儿园的园长很爱她。”希希妈妈的声音里有着难掩的喜悦。听着希希妈妈激动的话语,刘菊莲在饭桌上流下了眼泪。“有了爱,一切就简单了。”她一边和家人分享与希希的友谊,一边感叹自己收获了值得一生回味的真情。

“育幼垂爱,享受童真”是实幼“家文化”的核心,在刘菊莲的带领下,教师的教育行为都饱含着爱意。“他们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陪伴幼儿,并用心设计‘给爷爷奶奶送手套‘我和宝宝奔跑在春天里‘家有儿女初长成等主题教育,用这样的方式凝聚实幼这个‘大家的向心力。”刘菊莲说道。

2020年,实幼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家文化”也逐渐声名大噪,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功成”后,刘菊莲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前,努力交出更优异的答卷。“能将自身的所学、所悟、所行奉献给实幼这个美丽的大家庭,我感到骄傲与自豪。”刘菊莲想静下心来做教育,花更多的时间服务幼儿、家长和教师,也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愿意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教育者。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教育的奥秘在于热爱孩子。刘菊莲常常跟教师说,爱是教育的灵魂,要用爱浸透教育。每当新教师入园从教,刘菊莲就用自己的经验为他们指路,同时,她用一节节自己执教的活动课,引领教师突破教学瓶颈。

为进一步深化实幼园本纸艺课程内容,丰富纸艺特色教学内涵,刘菊莲在园所“一园一品”艺术教育特色创建中提出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探究纸艺游戏化教学策略,将纸艺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有效融合。在全园教师开展的“纸艺教学游戏化”研讨会上,教师用手里的纸“ 大做文章”,充分利用多媒体、故事情景, 再用剪、粘、撕等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从多个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纸艺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玩纸”的艺术殿堂感受美、 欣赏美、创造美。在集思广益的研讨中,教师碰撞出了新的教育智慧,他们在不断反思与交流中取长补短,寻找帮助孩子成长的最佳方案。“ 骨干教师邵惠萍带领孩子们在民间剪纸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涂振瑶老师的纸艺连环画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体验;青年教师汪文俊将小型造纸厂搬入活动室,创设了别样的‘玩纸游戏情境……”刘菊莲在谈到实幼的“玩纸”特色活动时自豪地介绍道。

回顾往昔,刘菊莲感受生活经验在她身上的累加,铺垫出日后理解他人的途径——率领多位教师迈上优质发展的轨道,令刘菊莲明晰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包容、谦和、执着的态度推进。2016年,刘菊莲工作室被鄂州市教育局命名为“刘菊莲名师工作室”。八年来,工作室由最初的8名实幼成员发展到拥有来自不同园所的20名成员以及200余名学员。在名师工作室這个充满生机、荡漾快乐的天地里,刘菊莲和团队成员一起将平凡的教育点滴汇聚成有趣的教育故事,并将其讲给更多教育路上的新手听,让美好的爱与教育智慧影响一批批新生力量。在精诚合作中,大家抱团取暖、向阳前行,使工作室“育幼汇智,引领成长”的教研文化在鄂州幼教凸显蓬勃生机。在此过程中,那些新生力量也凭借名师工作室教研的深厚底蕴,“借梯登高”,以“奋斗”状态勤学苦练,以“沸腾”状态开展活动,在各自的园所追逐着美好的教育理想。

然而,作为坐落在小城市的幼儿园的园长,每年开学季面临的师资流失问题是刘菊莲的痛点。“我们离武汉很近,不少教师在实幼锻炼自己、掌握本领后,就会想去大城市工作,考上武汉各个幼儿园的编制,就不再回来了。”起初,她心里很难过,可转念一想,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何自己一定要留住他们呢?实幼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念头在刘菊莲脑海里变得更加清晰。刘菊莲渐渐发现,无论离开还是坚守,教师们的爱并没有转移或消失,而是走向了更远处。此后,她不再受困于师资流失问题,而是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做好梯队培养工作,致力于以文化人、用心育人。

大爱无声。以爱之名,唤醒教育的灵魂,唤醒孩子的心灵,这是刘菊莲对于教育者的朴实定义。她的笃定里透出力量,实幼也朝着她构想的轮廓生长,最终变成了属于师幼的乐园。沐光而行,无问西东。在教育这条花香弥漫的道路上,刘菊莲希望为每一位师幼插上隐形的翅膀,如工作室室歌里唱的那样,助力他们向着未来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希希纸艺园长
你很好,唯独你自己不知道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等你好久啦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纸艺——鸟
敞开怀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杨杨和希希
不想要,就礼貌拒绝
承认错误
纸艺插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