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

1997-02-05 01:14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习惯

俞 林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健康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运动。1995年6月,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再一次明确指出了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因此,大学体育教学要为学生能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

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接受体育指导而积极参与活动的认识。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才能使学生对终身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1.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只重视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正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体育科学知识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使体育实践活动更有效果。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选择,既要选择大纲要求的内容,又要考虑学生今后所需要的终身体育知识的内容。

2.提高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效果

体育实践课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之一。首先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使他们感到学习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充满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学到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和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使他们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运动技术继续从事体育锻炼。

二、培养终身体育兴趣

首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特征,正确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在理论教学中,要讲清体育运动与强身健体的关系,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提高他们对参加体育运动的认识,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运动实践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地安排教材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创造一种活泼的良好氛围,时刻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在从事体育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积极性。其次,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要注意正面引导、教育学生,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广泛的、良好的体育兴趣品质。良好的体育兴趣一旦形成,就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对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三、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终身体育习惯是指人们经过长期体育实践巩固下来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是通过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以及个人的努力实现的。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使他们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会形成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稳定的行为特征,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以及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终身体育习惯一经养成,就会为学生毕业后继续从事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终身体育能力是指人们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的能力,以及对体育活动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的能力。它是个体适应并胜任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身心品质,是个体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构成的一种身心品质的综合体。如果学生具备了各种体育能力,今后就能根据自己身心健康的需要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

1.培养体育锻炼能力

体育锻炼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体育知识、技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应通过教学提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学习到体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原则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内容、手段,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锻炼计划,坚持常年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2.培养体育娱乐能力

体育娱乐能力是指能够享受体育之美、领略体育之乐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学到一些体育美学的知识,学习体育比赛的规则、裁判方法,介绍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运动员以及重要比赛的情况,丰富他们的体育知识。有条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精彩的体育比赛、表演或体育录像,向他们介绍如何欣赏体育美,并注意培养、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体育美,使学生懂得不同层次的体育美的构成及内容、形式,提高欣赏体育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启迪和鼓舞,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它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3.培养自我检测和评价能力

自我检测和评价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自我锻炼进行调整控制的能力。教学中应注意把体育知识的传授与卫生保健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准确、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检查制定的锻炼计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自我评价,及时地调整锻炼的内容、方法、手段,以增进锻炼的效果,改善身体状况,更好地促进人体的健康。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体育应着眼于未来,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努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发展体育能力,为学生终身锻炼奠定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学院(吉林132012)

责任编辑:黎立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习惯
习惯
体育运动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小小“运动员”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