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知识的发散点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

2002-04-29 10:15莫晓蓓
人民教育 2002年2期
关键词:三位数设想厂长

莫晓蓓

一、结合概念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符号门类发散加工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形式之一,即将发散性加工操作与符号内容、门类贮品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符号门类发散加工模式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抓住关键概念“发散”。

数的整除性概念很多,但大部分是从属关系,如能抓住整除的关键概念作为扩散点,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生既可清楚地看出每个概念的内涵,也可以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同时,这又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发散图如下:

2.在问题讨论中“求异”。

学生对概念的内在联系有了初步的轮廓后,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根据各个定义的内涵,把它们组成一些概念对,应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能大胆设想,并闪烁出思维的火花。如:倍数与约数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在12除以4等于3里,说12是倍数,3是约数,对不对?质数、合数这一对概念,是根据什么来定义的……教师也参加到小组的讨论中去,对那些勤于思考、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讨论后,再引导学生自己评析,做好知识的巩固工作。

3.在开放练习中创造。

学生清晰、牢固地掌握概念,并能正确地运用概念解答基本题以后,要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如用4、5、6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为2的倍数。又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为3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被5整除。各有几种排法?像这样的习题,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地设想,创造性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设计主题活动,激活学生创新。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存在于问题解决过程之中。问题解决的智力操作从注意开始,然后到认识,再到发散性加工、复合性加工,多次重复形成创新的习惯与能力。一是在了解问题实质的同时便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会跳过发散性加工直接进入复合性加工;如果设想到解决办法,那就会进入发散性加工,寻找解决办法,有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再进入复合性加工。复合性加工如果找到了最优解决办法,那就达到信息输出,否则就进入记忆贮存,重新进行思考,开始下一个循环。依据这一理论,在教学完两次归一应用题后,借助做工问题的情节,以假如我是厂长……为主题,设计了一堂融理想、知识及创新学习于一体的企业规划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步:思维扩散。上课伊始,教师出示题目叽龙机械厂要在25天完成175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28个工人5天完成了35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批任务需要多少天?学生审题后,教师说:假如你是厂长,怎样快速计算?学生解答方式有多种,并评出又对又快的厂长。

第二步:角色投入。有一学生说:要求完成的时间是25天,现在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要20天完成这批任务,又有哪些辦法?在强烈的角色责任感驱使下,几十名厂长立即投入了紧张、激烈的思索中,一个个闪烁着创造性的思维火花的方案相继出台:(1)增加工人;(2)增加机器;(3)延长工作时间;(4)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根据以,上的设想,改写题目。如九龙械机厂28人原订25天完成175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现须在20天完成,每人每天要比原来多做多少个零件?

第三步:目标激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家提出的解决方案,一个一个地讨论。如方案(1),在无工人可增加的情况下行不通;方案(3),从爱护工人的身体着想,此方案也不行;方案(4)最佳,提高工效,技术革新,提高产值。

创新学习实验,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在教学中注意捕捉知识的发散点,并以此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就一定能萌发创新意识,我们的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三位数设想厂长
云朵装礼物——三位数
东东“闯关”记
光影流年
三位数密码
厂长的卫生间
跟踪导练(一)1
“留守厂长”的等待
我设想
探究整式的加减
这回咱们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