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飘起了“杏花雨”

2002-04-29 10:15周益民
人民教育 2002年2期
关键词:杨柳风杏林师者

周益民

天真的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早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满了教室。钻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站在讲台前,我和学生们齐诵着这优美的诗句,感到分外温暖、惬意。

杏花雨,就是清明时节杏花开时下的雨。我努力将诗中的每个词语都讲得明白透彻。今天,大家显得格外专心,并且似乎还在思索着什么。

老师,杏花雨是不是还可以有更加美好的理解?突然,座位上高高地举起一只小手。接着,他大声地讀道:侍人踏青而来,置身小桥流水。树上小鸟啁啾,天上细雨蒙蒙,空气中弥漫着杏花的香气,似乎连这雨都是香的了。浪漫的诗人当然便称这雨是杏花雨了。

我高兴地回答说,这雨不一定是真雨。诗人本来就是富于激情与想象的。漫步江南水乡,春光宜人。诗人放眼望去,前方的一大片杏林已经泛红,那淡淡的颜色,似乎把他的眼睛都染红了。于是,他快步来到杏林中,杏花开得那么烂漫,花瓣夹杂着春风,如雨一般飘落在他的脸上、身上,这不就是香花雨吗?

仔细一闻,还有一丝幽香哩。

个女学生一边说着,一边用鼻子使劲嗅了嗅。

杏花雨,多么富有诗意!学生们的眸子在闪光,我也似乎闻到了馥郁的芳香,仿佛见到了绚丽的杏花。此时的我,好像也成了伟大的诗人了!这一切,都是学生们给予的!我猛地明白一从现在起,这个世界应该属于他们!

过去我总认为小学生幼稚,因此,常习惯使用告诉一词。后来,我渐渐地发现有的学生少了些个人见解,犹如一朵被压干的花蕾。

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是诗人!教育的真谛就是促使儿童在智慧和情感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咏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师者的职责不就是荡水、击石,去努力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诗意,去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吗?

猜你喜欢
杨柳风杏林师者
“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以爱育爱,让童年精彩绽放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春天来了,你发现了吗?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个人
拟人还是比喻?
从《杨柳风》谈语域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