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孝文化传承

2008-11-21 05:44叶光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9期
关键词:孝文化语文教学

【摘要】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弘扬传统的孝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传承传统孝文化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孝文化 公民道德建设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众多专家学者皆在呼唤语文人文性的回归,语文学科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学科,更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理念,从而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五四”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而孝道也在冲击之列。解放后,特别是十年浩劫,孝的道德观念再次受到冲击,人们的文化素质滑坡,道德观念薄弱。改革开放虽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但这花花绿绿的商品经济也刺激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变。一些人只知向钱看,比奢侈、比阔气,而孝悌忠信的传统美德却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今社会的孝文化已经并正在受到削弱和异化。究其原因首先是相关的教育越来越少,长期的学校教育也居然只字不提。电视等媒体又往往片面宣传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而不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以致全社会尊老爱幼的风气越来越差。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是当代的不少中学生不大懂得关心父母、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很少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些什么,从而误入自私冷漠的歧途。

针对如今社会上孝悌观念淡漠的现状,如何正确地看待孝悌观念和推崇孝道孝行,就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呢?我们认为很有必要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喜的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论“孝”、说“孝”的优秀篇章,从孟郊的《游子吟》到李密的《陈情表》,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临行前的交待到《窦娥冤》中窦娥对婆婆的深情。其实,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可以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利用现成的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逐渐长出柔软的触角,具有温柔善感的心。事实上,当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时能从材料中找到共鸣,从而热泪潸然时,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就是成功了。

人皆父母所生,父母之恩重如泰山,作为子女后辈,需要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自己生命的全过程中,不论任何场合加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生育之恩是一种伟大的、血缘的、无可替代的恩德,也是孝心最根本的源头。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层出不穷地上演了感天地泣鬼神的大孝故事,大多源于此种感情。在人一生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还有养生之恩、教育之恩、关爱之恩等多种恩情。乌鸦尚且知道反哺,羊羔尚且知道跪乳,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又怎能不感念父母的深恩?

让学生具有感恩之心,然后从一点一滴小事开始做起。譬如每年放假,我们都会布置一项特殊的假期作业,那就是让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真正用心去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心情用文字记录下来。许多同学都说,在抚摸着父母足上的老茧时,他们真的落泪了。

李密的《陈情表》堪称弘扬孝道的经典篇章,甚至有人说读《陈情表》而不哭者,可谓不孝。确实,那句“乌乌私情,愿乞终养”就能打动一代又一代人柔软的心房。

写作中,注重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永恒的亲情,张扬美好的人情、人性,用心去感受浓浓的亲情的美好,这样,也就不至于无病呻吟,从而在真情为文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体会到父母的爱心。

在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中传承并张扬传统的孝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新加坡虽然经济繁荣,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致使一些青年堕落,后来政府以儒学为国教,通过孔子学说的伦理道德的灌输,对促进青少年下一代在品德与性格方面的健康发展很有成效。近年来日本的一些中学也把《论语》作为中学生修身的教材。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们应当继承孔孟儒学提倡的合理孝道,借鉴古代的孝悌思想,用以谐调、亲和家庭成员的血亲关系,促进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风尚,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让我们一起来营造一种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让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叶光喜,湖北恩施二中教师。

猜你喜欢
孝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以孝文化促进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