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学生育成新时期的孔乙己

2009-01-07 03:06戴宗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长衫科举制度读书人

戴宗彦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师,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中学语文课本《孔乙己》一文中,鲁迅成功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教学之余,反思社会,今天我们的社会也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孔乙己,其中一种,就是把学生育成了孔乙己。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一个最新的版本:王远。

王远何许人也?9月7日《广州日报》报道说,王远本是一个读书“料子”,湖北阳新县昔日的高考状元,因差两分未能进清华,被中南工业大学录取,当他发现在班里自己的高考分数最高,而且比同学普遍高出70分左右后,大约是越想越不甘心,读到大二竟放弃学业,现在以捡垃圾为生。

我本不该在王远的伤口上再撒盐巴,一个高考状元“沦落”为“破烂王”已经够可怜的了,再拿人家来说三道四很不仁道。不过,我并不是要拿王远寻开心,我只是拿王远来做个例子,说出我对把学生育成孔乙己的一些看法。

王远显然要比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强得多,考了“状元”,上了大学。孔乙己只是“读过书”,“写得一笔好字”,没有捞到“半个秀才”。但是我丝毫没有觉得王远跟孔乙己有多大的区别,或者说就是现代的孔乙己。

两者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以读书人自居,血管里携带着旧读书人的病菌,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潜意识,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却死活要“穿长衫”,“长衫”就是他的面子。王远捡垃圾有两个时间,别人还没起床上班和晚上十点以后,而且装破烂还用一个文件袋(就是那种文化人开会时常拎的挺体面的那种),免得熟人看见,怀疑他在捡破烂。这个文件袋跟孔乙己身上的“长衫”具有同样的功效——撑面子。

但这毕竟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假面子,谁都看得到他们的里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无业游民,只能靠抄书、捡垃圾糊口。可是对于孔乙己和王远们来说,这是必要的,失去了这个东西,他们恐怕就彻底垮下去了。

小小年纪的王远们竟成了老朽不堪的孔乙己,真是让人悲从中来!照说,读书只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变得更愚笨,越读越傻的读法,只能读出个孔乙己。

王远们为什么会越读越“傻”呢?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问题,有待考究。我只能说,是因为他们“走不进去”,又“走不出来”,就站在那个尴尬的地方,构成一幅荒谬的风景,演绎成一个悲剧的角色。

“走不进去”,就难以像那些极具应试能力的读书匠那样,一个猛子扎进去,经过一番机械化的加工后,合格地出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王远弃学本身说明他“走不进去”)。“走不出来”,是指他们想要,或迫不得已地要依附于读书考试,觉得这是唯一的希望,唯一的寄托,唯一的途径,是人生努力的唯一方向。离开了它,自己的人生就“迷失了方向”,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很好的评价。所以虽然“走不出来”,但还是极度迷恋着它,无法走出来。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也是这样的: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热衷功名,一心向上爬,在八股文中耗尽了自己的年华,落到即将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只有当人们触及他灵魂深处的伤疤——“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才立刻颓唐不安。在长期的封建教育思想的毒害下,他鄙视体力劳动,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他以“君子固穷”安慰自己,却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姿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是为“走不进去”,可是又留恋“读书人”、“君子”、“治国平天下”……走不出城墙一样坚固的一整套价值体系,是为“走不出来”,变成了一个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的“零余者”,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多余的人”。这一切都是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者“育”成的。

在现实面前,“走不进去”,使他们地位失落,“走不出来”,又让他们人格变形,失落与变形的读书人,只好“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就是孔乙己与王远们最真实的写照。王远弃学后三年闭门不出,继续翻阅高中时的学习资料,就如孔乙己跑到酒店去喝酒,是逃避也是自慰,映照出悲剧的深度。然而,这又是什么造成的呢?就像孔乙己绝不只是孔乙己一手造成的一样,王远们也绝不只是王远们自己造成的。一个本来好好的孩子读书读成这个样子,是社会的悲哀。因为社会是人的生存环境,正如孕育人的“子宫”,教养孩子的“家庭”,病态的社会,造就病态的人。

当然,对于个人,我只想说一句,在读书时,一定要“留个醒”,不要读着读着,自己的灵魂就被掏空了。灵魂尚在,一切皆有希望。而对于担当培养人才,造就国家栋梁的各级教师,也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站在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高度上,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奋斗。而对于社会,也希望全面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改变择才观念,摈弃唯分数论,为各种人才的孕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长衫科举制度读书人
我是快乐读书人
轻薄长衫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周年庆之窘迫的老师们
一笔做了二十年的买卖
读书人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错别字先生
蓝布长衫(组诗)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