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与校长角色

2009-01-22 08:48樊平军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2期
关键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角色

樊平军

[摘要]学校文化的提出是人本时代学校管理理念的一次创新,因而也成为了当前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推动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过程,很难将校长在学校文化的各个层面所扮演的角色截然分开。文章在介绍学校文化及其内容和特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设计者、践行者、传承者、引领者的角色,并提出了校长建设学校文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学校文化;组织文化;校长;角色

现代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已从传统的科层化管理逐渐让位于以文化环境的创设为核心的柔性管理。在此背景下,学校文化的提出是人本时代学校管理理念的一次创新,因而也成为了当前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文化的构建。

一、学校文化及其基本内容

正如人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莫衷一是一样,自从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于1932年在其所著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以来,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解释亦众说纷纭。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将学校文化分为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四个层面,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学校物质文化或环境文化是体现学校风格和文化特色的校园建筑、教学设施、文化设施、人文景观等。环境文化具有优化环境、调节心态、陶冶情感和寓教于“景”的独特育人功能: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它是国家政策、法规及社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体现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认知法则、行为规范和习惯等,它由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

学校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教育性。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学校中处于中心地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文化也是如此,优秀的学校文化必然反映学校教育的本质,总是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鲜明的育人特点。第二,独特性。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每个学校不同的办学历史、传统、资源以及管理方式和水平基础上的,它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第三,共享性。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成以后必定为学校每一个成员认同、享有,并对学校各方面产生影响。第四,渗透性。学校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其蕴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会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中去,规范和引导他们的言行。

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发展及提高其教育有效性具有关键作用。学校文化的独特性显现着学校的基本组织特征,并使学校这一特殊场域产生一种氛围,它不仅影响着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左右着组织成员对待学校教育工作的价值、信念、规范等,潜移默化地指导着学校组织成员的行为。

二、校长在学校文化构建中的角色

学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校长思想价值观念体系的延伸和拓展,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校长个人价值观念体系被认同和群化的过程。校长的知识、学识、胆识和办学理念往往决定着学校文化品位的高低,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往往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因此,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推动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过程,很难将校长在学校文化的各个层面所扮演的角色截然分开。为便于分析,基于前文对学校文化构成的分析,本文认为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以下几种角色。

1、学校物质文化的设计者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一方面它是学校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其内容包括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划布局、学校建筑、人文景观等。学校物质文化以其特有形式发挥着多重教育功能。学校的“物质”之所以有“文化”,是因为人文色彩蕴含在了自然环境及设施之中,以特有的象征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内学习、工作、生活的人们,传递着一定的理念、规范和价值标准,以此影响学校成员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

因此,校长在决定校园的环境、建筑、装饰、符号和标语等物质形态的时候,既要设计其外显状态,又要把人们对学校的理解和期盼体现在具体的物质环境布置之中去,做到继承、体现、发展、创新。在校园的建设或改造过程中,让人们理解、领悟、认同、内化物质环境之中所隐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充分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

2、学校制度文化的践行者

制度文化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保障体系和措施,除了规范的制度文本以外,还包括学校的组织形式、责任关系、目标落实程序等。学校要把每位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就必须有一整套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矩可蹈。

校长应当成为学校制度文化的践行者。校长的行为代表着一种新的学校文化的示范和榜样,放下鞭子,举起旗子,这是校长应有的风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校长的身上,流淌的是学校文化的脉脉细流,他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校长的人格、品性、价值取向,应起着“学校文化符号”的辐射作用。寓力量于无形。施教化于无声。

3、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承者

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系统,如人才观、管理观、绩效观、发展观、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校训、校风、学风、培养目标、办学宗旨、主体精神、主体价值观、主题理念等。这是一个传承、创造的过程。

成功的校长会探究学校文化的历

史以及过去的重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追踪学校文化发展的历程,寻求学校文化的精神源泉,同时,吸纳时代的主流文化,融进校长个人的个性文化,从而拓宽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让“学校的过去”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校长作为传统学校文化的继承者。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要重建现有的学校文化,不仅要深刻认识原有的学校文化的精髓,还要把握当今的文化潮流,在继承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重建现代学校文化。

4、学校行为文化的引领者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传统及观念的认同在师生员工言行举止上的具体可感的表现。是学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的综合反映。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在培育和创造学校的行为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引领作用。

校长的每一点思考、每一步设计、每一个行动都可能为师生所仿效。因此,校长要用自己的思考、设计和行动去影响师生员工,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随着学校办学历史的向前推进,自然会形成它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这种传统和氛围,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学校一代代教师。一代代学生。这种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有健康进取的,也有颓废落后的。作为校长,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领班子成员、师生员工去甄别、去遴选。在甄别和迷选的基础上,努力张扬那些健康进取的文化,摒弃颓废落后的文化,在张扬和摒弃的同时,形成一定时期的全新而又丰富的校园文化特色,并在这样的文化特色中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可以说,校长的眼界有多高,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就会走多远:校长的心胸有多阔,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思路就有多广;校长的素养有多好,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就会有美;校长的行为有多灵动,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就会有多丰富。

三、校长构建学校文化的路径选择

1、学校物质文化的设计中植入文化元素

优秀的学校文化总是通过学校环境、学校文化设施、学校标志等物质表现形式来体现的。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中,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突出科学精神、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从而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师生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校长要优化学校环境,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都能传情达意,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学校建筑内部也有不少好的空间可以精心设计,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橱窗文化都须一一营造。

学校文化设施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结构层面,是学校教育、科研和生活的载体。校长应该认真设计、精心规划。文化设施一般有图书馆、校园网络、人文景观等。图书馆应成为学校师生的信息中心,满足师生的精神给养。图书资料的使用率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一定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校园网络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工作之一,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网络的有效使用,将大大提升现实的教育空间和教育质量。人文景观能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滋养作用,校长要适当挖掘体现学校精神的人文景观。寓意深刻的雕塑、内涵独特的壁画、童趣盎然的校园景观无不彰显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

学校标志不仅要突出教育的特点,而且要突显本校的特色。校训、校徽、校歌如何确定,学校宣传册、学校活动策划书、学校宣传策划等,这些都是需要校长设计或提出思想建议的。

校长不仅是学校物质文化的设计者,也是物质文化的践行者。校长必须把美好的蓝图设计化解成科学的规划,然后再细化为具体的措施和步骤,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让师生既看到未来的美好蓝图,又意识到现实的差距,从而形成共同的责任感。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着眼于以人为本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在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中既要注意赋予制度以精神文化,又要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并且在制度的执行中要“刚柔相济”。

首先,要以科学管理为前提。没有规距不成方圆,科学的制度能够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科学的制度具有强制性,但又有公平性。它能使学校迅速、有序、高效地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团队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科学管理是校长经营制度文化的初级阶段,也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其次,从学校精神的塑造要求来看待制度,需要赋予制度以精神文化的色彩,尤其应注意在规则条文中突出学校发展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让学校规章制度的影响深入到师生员工的心理层面并发挥作用。

再者,制度执行应刚柔相济,促进“人”的发展。成熟优质的学校制度文化既有刚性又有弹性。做为校长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地坚持通过实践证明是正确而符合校情的思想原则、精神追求,保持刚性制度的持恒性和不可更改性;另一方面必须发挥弹性制度的作用,使学校具有足够的应变力,可以根据各种新观念、新潮流、新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关系。更新制度,以保持弹性制度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使刚性制度闪耀人文的光辉,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的制度文化体系。

3、学校精神文化在传承中实现创新

精神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刻体现。校长要扮演好精神文化的传承者,可行措施者有三:一是“历史溯源”。校长必须认真聆听学校历史的声音,过去永远都不会真正过去,它会隐藏在现在的每一个角落里。溯源是为了理清学校精神文化的历史脉络,可以通过咀嚼历史的记忆,发现今天的价值,创生走向明天的文化。二是“传统扬弃”。校长要透过表面现象敏锐地把握深层次问题,要解码复杂的传统文化,找出其言外之意,敢于向积淀下来的不良的“约定俗成”挑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敢于实现历史的超越。三是“价值观整合”。学校是一个多层面、多要素的复合体系,要使其个体、各要素由游离、分散、独立的状态凝聚为一个组织,亲和为一个集体,近而实现学校目标,这首先需要价值观的整合。通过共同价值观的整合,建立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是人们心中的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共同价值观的整合,来源于学校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学校要以“向前看”为取向,以我们究竟“要什么、追求什么、最终造成和得到什么”为根据,以“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标准,积极主动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凝神聚力,共育精神文化。

站在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校长还需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把时代精神和学校的客观实际及校长的办学理想紧密结合起来,挖掘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文化亮点。形成学校所特有的精神文化,从而确立学校发展的灵魂。因此,校长在学校精神文化方面扮演着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角色。

4、学校行为文化的培育注重健康向上的氛围

健康向上的行为文化需要校长来引领,校长的言行举止,要传递健康的学校文化;校长的激励要洋溢着办学的激情和深刻的思索。在这个层面上,校长要担负起引领者的作用。

首先,校长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应起榜样的作用。以校长为代表的校领导集体带有倾向性的行为示范,将会极大地影响学校文化的发展的方向。校长要做好示范和榜样,需要自身具备优秀的素质和能力。这包括先进的办学理想、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出色的管理能力、有效的工作策略、高效的决策水平、崇高的思想境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等等。

其次。校长要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发挥激励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情感激励、价值激励、目标激励、民主激励、奖惩激励等激励的作用,就会把准学校行为文化的发展方向。避免偏差,少走弯路,引领学校的行为文化朝健康向上的道路前行。

第三,校长要创新管理行为。这里的“管理”不是一般意义的规章制定和结果的考核。而应是校长要敏锐地发现学校运作中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解决或预警。这个过程需要体现校长的经验和视野,同时要体现校长的人文关怀。

总之,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校长,一定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认识到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实践,不断创新学校文化,推动学校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刘丙元.文化重建:有效学校的改革取向[J].教育学术月刊,2009(3).

[3]李金朋.以校长为主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组织文化学校文化角色
高校管理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