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本培训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

2009-05-11 08:52胡孟丽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影响因素

胡孟丽

【摘要】校本培训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就校本培训的影响因素,从培训理念、培训制度、培训组织与教师文化等入手进行了浅析,以努力发挥校本培训的积极作用、消除消极影响,从而提升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校本培训 影响因素 协调完善

校本培训是联系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纽带,它的的兴起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合理的途径。目前,校本培训已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对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校本培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的实施及其成效取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深入研究、分析,以更好地促进校本培训的发展。

一、影响校本培训的基本因素

影响校本培训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因素。理念因素是校本培训的首要因素。理念既包括校长的培训理念,也包括教师的培训理念。一方面,校长的培训理念是影响校本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而校长对校本培训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认识,对校本培训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也直接制约着校本培训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培训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人,校本培训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努力程度。因此,培训中要使教师确立积极的培训观念,注意激发他们自身强烈的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探求欲望,并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这种欲望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动力,需要教师以一种主动学习者的姿态出现,否则,培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制度因素。制度是校本培训的保障因素。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校本培训也不例外,必须要有相应的培训制度来规范培训行为,使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而行,以取得较好的成效。校本培训的制度包括校本培训规划、校本培训活动考勤制度、校本培训考核评价制度、校本培训学分登记审核制度、校本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奖惩制度,等等。在校本培训实践中,一些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对校本培训制度的健全及其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其“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校本培训应由教师自由学习和进修,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而没有必要用制度来约束。事实上,有没有妥切的培训制度,特别是这些制度能否严格执行,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制度是教师校本培训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如单纯和过分强调自由而没有一定的制约措施,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效果。

3.组织因素。当前,许多学校从教师管理的便利性出发,把最基层的教师团体“教研组”分解、转变为“ 年级组”,这在客观上确实为学校的行政管理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教研组”和“年级组”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组织,“教研组”是从专业角度来构建的,而“年级组”则可以看成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行使的更多是行政管理权。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应该享有更多专业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说,“教研组”更适合教师团体的互助合作,更有利于教师内部开展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因此,建立学习型(或称为研究型)的教研组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这样的合作小组建立在多样化的学术力量支持之上,淡化了行政色彩,教师更能进行真实的交流,自由地表达情感和见解,便于向他人学习并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他人,从而在改变自己观念的同时也影响他人的观念。

4.文化因素。我国的教师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尽管受到现代西方各种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现代思潮的洗礼,但仍然表现出自己的传统特性,即角色认同的神圣化、价值取向的保守性、文化冲突中的个人主义、社会分层的代理人、行为方式的封闭性,等等。

我们提倡一种平等协作、共同进步的教师文化氛围,但是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一方面,教师文化传统中的局限使教师对合作下意识地保持着一种距离。当前,我国教师文化更多地呈现出“个人主义”和“派别主义”的特点:教师或追求个人的成功,坚守自己在业务和学术上的独立性,而不愿与他人合作互动;或归属于某一派别,与派别内部的教师联系密切,追求共同目标,而与派别之外的成员互不交流,漠不关心。作为中国教师群体中的重要成员,教师的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这些内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和限制,使他们对同伴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发展下意识地保持着一种距离。另一方面,以效率为目标的科层管理机制束缚了教师精诚合作的手脚。学校教育过程是知识、精神的再生产过程,它要求教师劳动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是科学与艺术、情感与技巧的完美统一,其效果难以精确量化,且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那种停留于奖惩性、统一性、量化性,并依靠外部行政压力推进的评估,是难以促进教师合作的。尤其严重的是“奖优罚劣”的评价制度,因为评价结果直接牵涉到教师的晋升和职称评定,在利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强度,强化了教师之间的相互防御。真诚的协作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即目标相同,利益相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活动,相互理解。而以竞争为主导的科层管理机制使教师在合作目的上产生了分歧,不是实现双赢而是战胜对方,原本应休戚与共的同伴反而成了潜在的“敌人”,密切合作也就成了可望而不可求的事情。

二、校本培训影响因素的协调、完善

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好各种影响因素,以从理念、制度、组织和文化上不断完善校本培训,从而促进其深入发展。

在理念上,校长要深刻认识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价值,确定“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的理念,把为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供正确的领导、必要的条件视为己任,并积极主动地推进教师校本培训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教师也要明确在职培训与学习不仅是个人思想业务素质提高的需要,还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要确立积极的培训观念,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从而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并努力实现自主的专业发展。

在制度上,学校要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制度,保障校本培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学校培训制度草案的制定、修改、公布到实施、监督、完善等各个环节,校长都要亲历亲为,主动参与。学校教师在培训制度公布之后,要严格遵守各项制度的规定,积极配合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完善校本培训的监督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校本培训的实施效果。对校本培训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应及时纠正,必要时可实施相应的惩罚,以期达到不断完善校本培训效果的目的。

在组织上,应在保留原有教研组格局的基础上,对教研组加以适当改造,如由教研组长负责建立教研组的课题,合并有相近研究方向的个人小课题,形成合作课题或子课题群,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根据教学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所面临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等建立学习、研究小组,对共同关心的理论与热点问题组织学习、讨论,共同探讨、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要经常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各种学习讨论与课题研究,随时进行信息交换,并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以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

在文化上,我们一方面要保留教师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立精神,同时,还应注重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实践发现,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不仅有利于建设开放、和谐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是校本培训开展的基础。我们期望通过教师文化的发展和转型,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使学校变成一个教师互相学习的场所,成为教育变革的策源地。

三、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

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和长期思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强化校本培训的实施措施:

1.进行规范的理论知识培训,并奠定研究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地区教研总体规划,有选择地配备实用理论书籍,指导学习,并定期组织有关知识考核,促使全体教师强化理论学习,掌握科学、系统、时尚的教研方法。

2.培养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者势在必行。校本培训实体在学校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也有很大的随意性。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学校的教研组织者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开展教研能力的鉴定,培养一批教研骨干,使他们实践校本培训,引领各校的教研工作,使各校校本培训工作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经常化、细微化。

3.开展区域互动,发挥经验效应。农村学校大多规模小、教师少,在教研上很难承担大课题研究,若能以学区为单位优化研究课题,寻求共同的研究支点,并加以多步实施,在区域内形成交流机制,以收到一校经验、多校实用的效果,提升集体智慧,就可节省人力、物力,也宜于促成良好研究氛围的形成。

4.规范研究程序,形成科学体系。校本培训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研究活动,它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特定的方法,在这方面教研主管部门应明确提出要求,并加以引导,使校本培训向良性、科学的方面发展,而不能信马由缰,无度发展,同时,还要避免重复性研究和不科学的研究。

5.建立有效的教研考核机制,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新课程的实施要体现创新精神,教师就必须树立“教”与“研”相结合的意识,做到教中研,研为教。各管理部门和学校必须把教研能力的考核作为一项核心考核,重点指导、检查,阶段考核评价,纳入评优晋级之列,以创设宽松的教研氛围。

总之,校本培训是学校当前科研兴教的有力保障,是实现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用实际行动开展校本培训。只要有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不论条件多恶劣,校本培训就一定会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陆景才,蒋爱菊.影响校本培训效果的校内因素分析[J].广西教育,2002,(24).

[2]冯生尧,李子建.教师文化的表现、成因与意义[J].教育导刊,2002,(4).

[3]张晓瑜.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EB/OL].http://www.pep.com.cn/200503/ca673050.htm 2006-5-30

[4]王芳.论阻碍幼儿教师有效合作的潜在因素及其消除[J].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12).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影响因素
提升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校本培训探析
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合理进行校本培训评价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雏鹰学校校本培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