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实践的思考

2009-05-11 08:52陈进明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思考

陈进明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笔者将新课改物理教学的创新点归结为以下几点:坚持知识与方法的结合,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的良好结合,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程改革 思考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一线教师大都接受了新课程标准和课改观念的培训,在各级学校就具体学科开展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引发了许多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考。本文通过对新课改方案、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认真分析,旨在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通过对新课改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图寻找最佳的解决途径,以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顺利推进和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1.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传统教育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和逻辑性,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和学习思维,以及他们的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物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目标,能够自我调控,并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用于实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指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教育目标,并着眼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同时,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新课改提倡学习多样化,要求创设物理情境,激发求知欲。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他们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对学生“质疑问题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善于设疑,巧于设疑,并敢于怀疑现有事物。

在课堂教学中,以新教材为依托,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新的课程资源,使知识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在教学中,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规律应做到尽量规范和科学表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发现、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成功。同时,不满足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结论的认识,要启发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感悟、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进程,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

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传播知识时,能给予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空间,强调师生间的平等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重视学生体验成功,并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科,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以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2.新课改实践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改革理念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课程改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课改教学模式指导的不足。在实行新课改之前,虽然组织过新课改教师培训,但是出版者对于出版内容的解释,还谈不上对新课改实践的科学模式进行指导。因此,面对新课改经验几乎为零的现状,教学实践极易进入两个极端:不少老师“穿新鞋走老路”,仍用老模式教新课程;有些老师则把课堂变成了随意“创新”的“天堂”。这样,新课改的优势、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新课程改革是严谨、复杂、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无论何时,都不容许“固步自封”,更不容许“信马由缰”。

(2)新课改的评价体系与实际状况有冲突。从理论上说,新课改对教师的评价较以前增加了许多新指标,但从新课改实践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仍然是评价教师工作的最重要指标。由于教材的权威性和考试的权威性长期存在,因此在新课标减少知识点和降低难度的同时,不少教师都担心是否会因此降低了教学质量,故仍按原教学大纲或教科书的知识要求加以补充。于是,就加大了课时的紧张程度,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可见,形成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创造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改物理教学的创新性思考

1.坚持知识与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物理知识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在使用的人教版课改教材包括两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内容包括经典力学和运动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选修一系列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二系列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选修三系列则较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2)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引入物理教学中,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并有所借鉴。科学的实验思想在物理学的位置也是不可动摇的。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实验,渗透科学思想就成为了最重要的部分。

(3)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丰富的人文背景也是此次课改的一个鲜明特点。比如,在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课程时,笔者提到当时的意大利成为整个欧洲最活跃的学术中心,与当时当地的文化政治背景密不可分,同时也简要提到了学生耳熟能详的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得很多有兴趣的学生积极着手查找了相关资料,相互间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内容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学习,表达了物理学与社会人文的紧密联系,实现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发展,这也是实践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2.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的良好结合。物理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探索和认识物理规律,并尽量把认识到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与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从而体会物理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我们无法否定高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参加高考这一事实,所以学会解题是学生的一项必须掌握的本领。如何使学生减少负担、学得方法,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要从观察开始。实践发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物理模型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还可以使他们丰富自然知识,加深理解。第二步是模仿,由教师带领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方法解决问题,模仿前人的探索经历,并完成科学发现,如万有引力公式的近似推导等,可使学生亲历探索,从而获得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并掌握规律。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为了重复而模仿,而要重在创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针对现有解决方法的不足给予改善,并捕捉每个灵感的火花,最终发动学生投入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探索,达到“乐学”的目的。此外,也可以将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新课程改革中设置的自主实践课程之中。

3.建立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评价学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课上反馈,通过提问回答、组织讨论来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的状态。阶段性的验收也是必不可少的,运用灵活的评价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当今的素质教育提出质性评价的方法,提出以质评价,结合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考查。但是,量化考查是评价学生的最直观方法,也是选拔学生进行下一阶段学习的重要标准。没有量化评价,也容易造成学生的无差别化,使学生忽略课堂学习,不能获得知识。质性评价的优点在于可以多方面考查学生,注重学生综合发展。在实施中,可以采取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口才演讲能力等,结合考试多方评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从学生、从教师,体会新课程改革的人文性、完整性、终身性、可持续发展性,落实到现阶段物理教学之中,以与成绩评价不相谬悖的评价体系作为学生学习的当下目标,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出时代性与基础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科学的发生过程,关注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生动的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有选择地尝试实践。总之,有个性、有发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思考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