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出学习《电子技术基础》兴趣的火花

2009-06-07 11:11陈锦勇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笔者

陈锦勇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要想学好,必须花大力气。对于原本文化基础就较为单薄的技校学生来说,就更困难。如果不在教法上下工夫,学生就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感觉,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根据技校学生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差、喜欢动手、感性认识敏锐的特点,笔者在授课时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有兴趣”这个突破点,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引导他们学习理论知识。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知识系统“乐学”,学得好,关键在于学生对该知识产生兴趣,从而用心去研究它。那么,怎样培养技校学生学习兴趣呢?近几年,笔者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兴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体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形象、直观的事物往往能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技校生一入校,对专业认识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良好机会。根据这一点,笔者从课外辅导入手。首先,在刚开始授课时,笔者先发给每个学生各种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让他们在课堂上反复观察,并要求他们回家后打开家里的收音机、计算机等,查找各种元件,加深认识。然后,要求他们用万用表等测量各种元件技术参数。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并带着很多问题进入课堂,询问老师。经过这样的感性认识,尤如给学生们来了个“热身运动”,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大为增加。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初级电子制作与维修入门》杂志,开拓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浏览电子爱好者网页,通过网络了解电子技术行业发展情况及专业发展的有关知识。第三,向学生讲授生活中的实例,如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路灯的控制电路等等都要用到电子技术,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必须从细处做起,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课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容易描述,某些规律学生又难以捕抓,需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生动、形象、具体的文字、声音等,向学生传递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到第一章“二极管”时,学生对PN结的内部结构及导电分析很难理解,笔者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这一性质,让学生了解二极管性质──单向导电性,同时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如电热毯调温开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接上一只二极管就达到调温的目的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启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又如,以往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描述一个基本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瞬时电流、电压是如何围绕着静态工作点随着输入信号变化而变化时,感到既费时又费力。但是,借助课件制作的动画,就能动态地演示各点的瞬时电流、电压围绕着静态工作点、随着输入信号变化的情况,以及当静态工作点变化时输出波形失真的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对这部分内容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通过教学课件的动感演示,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模拟仿真软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Multisim2001(EWB)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教学,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如同置身于真实幻觉中,会使之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在这种完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仿真结果的演示可以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图像。例如,讲授《直流稳压电源》一课例时,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和稳压后输出的波形是怎么样的呢?以往只能靠讲授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既枯燥又生硬,但是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后,将整流、滤波、稳压的过程一一在电脑屏幕上虚拟出来,每一工作环节波形图像都清晰地显示出来,让学生在大脑中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情绪也调动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四、理论联系实践,巩固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掌握了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少讲抽象繁锁的理论,否则多数学生不但没有接受,反而会影响他们学习电子技术的信心,对多数学生起到得不偿失的作用,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教学难度将增大。教师要开动脑筋,尽可能为学生组织一些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小制作套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小收音机的制作。在开始实训时,笔者仅提出内容的要求,指导学生购买电子元件,启发他们看懂电路图,并把原理图上的元件和实物联系起来安装调试。在制作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放开手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制作的过程,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开动脑筋获取知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巩固学习的兴趣。

五、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笔者在第一学期进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时,采用传统讲授的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整个班的及格率只有50%左右。在第二学期里,笔者教授《电子技术基础》时,采取了以上几方面的措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由“不愿学”而变为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学会了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又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具体表现如下:

1.大大提高了教学成绩

以往考试时,即使把考点告诉给学生,学生还是不愿复习,所以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现在,因为学生激活了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所以考试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及格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

2.学生从模拟仿真实验中得到了锻炼

学到了实验技能,使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普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例如,基本的焊接技能、焊接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对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电路的测试、电路的分析等熟练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3.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以往上课时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甚至搞恶作剧,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采取了以上有效措施后,整个教学局面扭转了,课堂气氛明显好转。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的感觉与知觉也就会更加活跃,观察也会变得异常敏锐,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认真听讲,作好笔记,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师生关系也和谐、融洽。

综上所述,面对技校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辅助课件、创设环境等方法,擦出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乐学气氛,达到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