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农村学生大胆提问的有效措施

2009-09-11 08:25李凤蓉李振强
关键词:农村学生鼓励提问

李凤蓉 李振强

摘 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担负着质疑解惑的重担。挖掘农村学生不敢、不愿提问的根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大胆质疑的积极性。

关键词:鼓励;农村学生;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6-0015-02

经多年对农村中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参与课堂质疑的积极性,初一时大多极高,初二时渐衰,至初三能主动参与质疑的学生则几乎为零。

教师担负着质疑解惑的重任。通过对学生质疑积极性衰减原因的调查,农村教师应从以下十二个方面挖掘根源,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并稳定农村中学生参与课堂质疑的积极性。

第一,挖掘学生得过且过不愿提问的根源。老师应培养学生“有疑必问”的意识,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前人治学的故事。例如: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卡文迪许都从实验中知道通过氢气的燃烧生成水,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进行大胆的质疑、解疑,从而错过了氢的发现。一年后,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重复他们的实验时进行了质疑、解疑,发现了水中含有两种元素,并发现了氢。用这样的故事向学生灌输有疑才能进步,质疑才能前进、才能发明、才能创造的思想,激励他们积极质疑。

第二,挖掘学生不敢提问的根源。老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提问。教师只有创造了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没有顾虑、压力、负担,从而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进行质疑解疑。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给他们自由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凡在本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提交全班通过师生讨论处理。

第三,深入调查自己不积极思考还打击他人质疑积极性的学生根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必须张扬正气。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的同时,还要对那些自己不愿意提问还打击他人质疑积极性的少部分学生进行研究:谈心交流,挖掘根源,对症下药,使他们改掉陋习。从而,营造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勤于思考、奋发进取、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使大家都敢于大胆质疑。

第四,挖掘学生满足现状、不去钻研、不能发现也不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我们不妨采取“引导加强迫”式训练,使学生达到乐问、会问、善问的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引导: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上提出问题,就公式的来历、使用单位、应用范围提出问题,就解题方法、技巧提出问题,从一题多解和一题多问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暂不直接提供答案,而将较简单的问题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处理,有一定难度的复杂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学生确实找不到解题思路和答案的,老师才适时给予点拨。必要的时候,还可斟酌问题难度和学生能力的适应性。将某些问题交给没有提问的同学解答,如果他们不能解答就要求他们解释为什么既不会、也不问,杜绝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懒惰和侥幸心理。

第五,挖掘学生回避提问的侥幸心理根源,即投机和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针对学生的这种回避提问现象,老师应采取抽查的方式破除他们的侥幸心理。例如,在民主和谐开放式的大讨论之后,老师就那些在研究讨论中学生没有问答但又可能不会的问题或内容,设置几个问题,按照学生的层次进行抽查提问,彻底消除他们侥幸过关的心态,促使他们今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勤奋学习。

第六,挖掘学生不会提问的根源。针对学生不会提问的现象,老师应该帮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如果学生提的问题不全面,老师要循循善诱地采用追问、反问挖掘他疑问的内涵,使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不仅弄懂了问题的根源,也学会了提问的方法。

第七,挖掘学生腼腆、胆小,面对全班同学紧张而不能质疑的根源。老师应让他们在人少的时候提问,并且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在人少时敢问、在人多时也敢问的能力。对于为准备提问而怕影响正常听讲的同学,可鼓励他们在发现问题后,把问题写在纸条上,在上课时把问题读给大家或把纸条递给老师或让同学代问以获得解答。从而在别人的示范作用下,帮助他们逐渐消除胆怯心理。

第八,挖掘学生缺乏自信的根源。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体验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因材施教的理念启示我们应承认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简单问题向基础较差的同学提问,例如温习旧知识的问题,关于生活现象的问题等等。从而,使他们在接受提问中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从自己的解答过程中得到收获,体验成功,获得喜悦,树立自信。

第九,挖掘学生似懂非懂、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让别人嘲笑的根源。老师可以让学生把问题放到学习小组中解决,在小组中,合作伙伴关系亲密,地位平等,彼此互不畏惧,在讨论中均可畅所欲言。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提交全班处理,因是以小组代表形式提问,疑难是全小组的,就会消除他们那种怕别人嘲笑的胆怯心理。同时,老师应站到学生的立场去看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轻视的神态;而对于上课故意起哄、嘲笑学习伙伴的学生,老师应特意、有目的地让他回答问题,给以警示,使其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

第十,挖掘对一个问题反复质疑却仍不能理解的根源。有些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虽已反复质疑,但遇到类似的问题仍不能顺利解决。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鼓励他大胆再问,并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让学生把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时地整理在“改错本”上,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及时消化。另外,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她们勇敢正视自己基础差、问题多的正常现实;引导他们多问、勤问,深思、多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鼓励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他们从自己与比自己强的伙伴之间正在缩小的差距中认识自己的进步,以确保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意识不被湮灭。

十一,挖掘成绩中下等学生多次提问而无收获的失望心理根源。这样的学生更容易丧失自信,教师必须对其格外关爱。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考虑、分析问题,讲课时切忌一股脑儿地把答案连锅端给学生,而应根据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视学生接受的反应和理解的程度,调整教学思路和步骤,待学生接受状况良好时才继续组织学生学习后边的内容;也可以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站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把问题讲解明白。当每位学生问有所得之后,必然会增加提问的兴趣和积极性。

十二,挖掘学生怕“穿小鞋”的根源。要打消学生的这种顾虑,只有培养师生情谊,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老师首先应告诉学生要坚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规律,给学生讲述科学发展史上诸如伽俐略、哥白尼等一大群科学家因敢于向传统、向课本、向老师质疑而成就了其辉煌的事业的故事;还要诚恳地告诉学生:老师也不是无所不通的,知识不是停滞不前的,技能不是永不更新的;甚至引导学生帮助老师发现问题,督促老师去钻研、去探索,帮助老师提高自身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若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不妨与学生一块到图书馆、网络教室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仅会增进师生的情谊,还会卸掉学生的思想包袱,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探究、创新。

在这样的实践中,通过挖掘学生不敢、不愿、不会质疑的原因,并进行不到一年时间的针对性训练,我发现学生观察问题认真了,深入了,敢于大胆质疑解疑了,探索、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了,班内也形成了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氛围。

参考文献: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6.

【责任编辑 韩立鹏】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鼓励提问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