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激发

2009-09-18 08:50范永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学生

范永春

[摘要]:阅读能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写作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有学者把语文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培养会读书的人”,我深以为是。古今中外,大凡名人,成功的人,大都有着浓厚的读书兴趣、爱好,可以说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读书。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时下,不少中学生庸庸碌碌无大志,稍有闲暇时间,看电视、上网关注歌星、超女,却没有多少人去读书,这些不但严重影响削弱了语文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影响了青年一代健康人的形成。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广大语文老师责任重大。我们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读古代典籍,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好情操的浸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1.好书引读。由于小学生具有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2.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老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收获激情。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来。老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

4.家长配合、必需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二、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老师和家长就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2、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读书习惯就很难说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只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持之以恒,孩子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学生写话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