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钢琴演奏中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

2009-12-02 10:20赵志永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
关键词:演奏者钢琴演奏心理障碍

赵志永

【摘要】在钢琴艺术的王国里,钢琴舞台演奏艺术是其中的灵魂,是一项无止境的追求。要想在舞台上游刃有余,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奏家,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音乐知识、高超的演奏技巧、敏锐的音乐感受以外,尤其应具有成熟稳定的心理素质。本文仅从“心理障碍”这个角度,试着对钢琴表演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发。

【关键词】心理障碍;钢琴表演

钢琴表演中有三个基本要求,被表演的音乐作品,表演者和用以演奏的钢琴,只有真正彻底掌握这三要素,才能保证进行优秀的艺术表演。但是在实践中,时常可以看到偏重某一方面的情况,从而使三个要素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特别常见的是对表演者进行演出时心理活动的障碍重视不够,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技术方面”,从而造成在表演艺术上的缺陷。经常发生的现象是:舞台上演奏最出色的不一定是平常大家认为技术水平最好的,钢琴比赛中经常爆冷门:名不见经传的摘得桂冠。我认为,这与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越是在关键时侯,越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表现的时间,所以很有必要对舞台钢琴表演中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和找出应对策略。

一、 钢琴表演中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许多登台演奏的人,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 怯场,以至于不能正常恐惧、发挥应有的水平,有的甚至会无法完整的把曲子演奏下来,这不可完全归咎于演奏者技术的失败,因为钢琴演奏者是所有器乐演奏者中最孤独的,只有一架孤零零的钢琴,没有别的乐器互相依靠,没有别的演奏者互相合作,只有靠自己的能力来独自承担。所以大量事实都表明,演奏者的成功与否,除了本身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和演奏技巧,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两者缺一不可。为了保证表演的成功,就必须先了解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同心理障碍:

1.过度紧张

这是演奏者最经常出现的情况,当在舞台上面对众多的观众或在考场上面对严肃的考官时,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会出现头晕,心跳加速,手指发颤,甚至双腿发抖的情况。这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引起全身肌肉紧张,尤其会引起双肩、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指僵硬不灵活。指尖失去敏感度,手指控制不住键,整个手臂和腕部动作不协调,严重影响音乐的表现力和完整性。过度的紧张还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出现忘谱或思想紊乱的现象。

2.受外界情况的影响

其中客观情况为当演奏者全神贯注的弹奏时,精神高度集中,此时突然出现手机的铃声或照相机的闪光灯等,这种外界刺激就会扰乱演奏者的思绪,分散演奏者的注意力。另外一种主观情况为演奏者本身过多注意场内观众的反映,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奏中。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演奏的质量,甚至由于精神的分散而发生严重的错误。

3.怕出错和不能正确对待已经出现的错误

每个演奏者都希望自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不愿出现使自己遗憾的纰漏,如果这种心态太强烈,反而形成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负担压力,突然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生错误。而在演奏中,出现一些小失误也是很正常的,但往往很多人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担心和焦虑,总不停地回想已经发生的错误,以致于不能集中精力在后面的演奏,我的指导老师曾说过:应该用后面更为精彩的表“现让观众忘记你曾经出现的失误。否则,就只会出现更多、更严重的意外。”

4.过于注重细节的技术而忽略了对整体性的把握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艺术是以情感表现为宗旨的,艺术的表现力就是情感的表现力。因此如果在舞台上过于注重曲子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就会失去对乐曲情感的整体把握和发挥的能力,就容易误入歧途,丧失乐曲本质上的美感。所以,在舞台上演奏时,应该去想一想曲子的总体情绪,整个音乐旋律线条的起伏,投入进去感情,就不会为一些小的,技术上的难点所困扰。否则,就会使演奏变得乏味而失去了 “灵气”。

5.缺乏演奏的热情

在完成音乐的因素里,有人把节奏比作音乐的“骨骼”,把旋律比作音乐的“肌肉”,把情感比做音乐的灵魂。如果缺乏演奏的热情,那么音乐作品就缺乏了“灵魂”,观众就会觉得毫无欣赏价值,自己也会觉得“不想弹”。在这样的情绪下是无法进行一场成功演奏的,也是对观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心理障碍的自我调节方法

1.刻苦训练、提高技艺,增强自信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紧张恐惧的关键性问题是信心问题,而信心则在很大 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的实力。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所以,反复刻苦地练习,是一位钢琴演奏者成功的奠基石。台下多一分把握和熟悉,台上

就少一分忐忑和不安。所以,充分的准备是演奏成功的重要保证。

2.经常参加演出实践,把握住每一个锻炼的机会

“习惯成自然” ,在这些演出实践的过程中,会逐渐熟悉舞台的气氛,习惯于灯光的照射,观众的目光。我个人认为,钢琴表演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舞台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演出时的心态才会平和自然一些。然而这种适应也是短暂的,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参加演出,重返舞台时,会发现紧张的情绪又会出现。所以,要把握住每一次上台的机会,经常锻炼自己。这样,在一些关键的演出中才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怯场。只有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艺术的高水平。

3.增强自己的表演欲望

当进行演出时,不要以为是在为评委或观众们演奏每一个音符,是在接受他们挑剔的眼光。应该忘记自身与钢琴之间的距离,仿佛两者已混为一体,在用音乐向台下的观众表达着你的思想,倾诉着你的感受,欢呼着你的快乐,诉说着你心中的故事,燃烧着你的激情。让观众跟着你的情感飞扬,随着你的心灵而颤动。这样,演出就成了一种乐趣,表演也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

4.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

演奏的曲目风格,一定要符合演奏者的个性,技巧一定要使演奏者能够游刃有余的完成,这样才能演奏起来随心所欲,顺畅自然。并且在练习时对演奏曲目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多听一些艺术大师 CD,做到心中有谱,胸有成竹。

5.调整好演出前的精神状态

在演出前有一定的紧张感也是正常的,应该将这种紧张感有效地转化为适当的兴奋感。这种恰到好处的紧张感能给演奏者一种动力,为演奏的乐曲中增添一种新的活力和激情,

(上接第60页)

产生更具美感的效果。正确地演奏心理应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海明威语)。

6.找出自己“特有的”能增强信心的方法

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在上台前就总喜欢在地上找一枚别针,找到后就会感到拥有自信。有的同学在进行舞台演出时,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打扮得体,大方,靓丽,这样也会有助于增添一份自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舞台表演中找出适合自己,能消除心理紧张、增强自信的方法。

综上所述,拥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要想在舞台上游刃有余,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奏家,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音乐知识,高超的演奏技巧,敏锐的音乐感受以外,还应具有成熟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你的演出更为成功,表演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论钢琴表演艺术》[苏] 涅高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音乐美学》王次昭著.高教出版社,1994.6

[3]《国外音乐资料》第26辑.

[4]《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7

[5]《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1

[6]《艺术广角》2003.3

[7]《人民音乐》2000.11

[8]《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猜你喜欢
演奏者钢琴演奏心理障碍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交响曲中小提琴演奏者视奏能力的培养策略
空心病
低到尘埃里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